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分享戶外登山上坡的技巧 你都掌握了嗎?

只要是雙腳正常的人, 誰不會走路呢?從小到大活了幾十年, 走路也走了幾十年, 雖然天天都在走路, 卻不見得走的正確、走的輕鬆、走的健康;對於登山的人, 瞭解正確的上下山坡步行技巧, 是避免長途登山運動傷害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只要掌握正確的登山步行技術, 你將會深刻體驗到, 大部分登山的朋友, 「不是因為變老而不能走, 是不走路而變老!」

上坡步行技巧

1.“O”全腳掌著地 vs “X”墊腳走路

每次上登提起腳步前, 必須讓另一腳的整個腳掌著地後, 才可進行往上登行的活動;如果墊起腳跟來走路, 小腿肌肉會無法放鬆休息, 造成容易有小腿肌肉易疲累, 而發生抽筋的問題。 古有明訓, 司馬光先生說「登山有道, 徐行則不困, 措足於實地則不危」。

2.“O”外八字腳 vs “X” 直線前進

坡度較陡時, 可以採用前腳掌略開, 呈外八字形態的方式前進, 如此後腳小腿肌肉比較容易放鬆,

也會比較好施力上登。

3.“O”小步緩行 vs “X”大步快登

上坡時應該配合坡度的陡峭程度, 調整步伐的大小;當遇到愈陡峭的路段, 應該以愈小的步伐前進, 讓步伐的大小隨著坡度的斜率而調整。 如果遇到陡坡時, 採用大步快登的方式, 只會讓大腿肌肉迅速疲勞。

4.“O”單腳用力 vs “X”雙腳用力

登山人士可以行走多時而不疲累的秘密, 主要就是「休息步」的應用, 行走時每次只有一隻腳用力, 另一隻腳則保持完全放鬆的狀態, 如此剛好可以讓肌肉短暫休息;如果雙腳同時用力, 只會讓體力與腳部肌肉的力量迅速感到疲憊。

5.“O”均勻步速 vs “X” 走走停停

人體的肌肉在均勻收縮與放鬆的頻率下, 正如運轉良好, 在高速公路順暢賓士的引擎, 可以發揮出最大的省油效率與效能;如果走走停停,

已經熱身的肌肉不斷被冷卻, 恰似在市區低速檔行駛, 油耗量大的車輛引擎, 不但容易疲勞, 身體的動力也無法更經濟及有效率的使用。

6.“O”調勻呼吸 vs “X” 呼吸混亂

人體由呼吸得到熱能燃燒所需要的氧氣, 所以充分的氧量補充, 是身體熱能有效運用、肌肉效能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素;保持勻稱的呼吸, 會讓身體氧量的補充更為充分, 運動器官的使用更有效率, 是久行不疲的重要因素。

7.“O”上身正直 vs “X” 彎腰駝背

當我們在放鬆的狀況下, 保持脊椎的合理曲度, 身體維持與水平面近乎垂直的狀態, 則胸腔可以保持不受到壓迫的最大空間, 如此自然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 彎腰駝背會讓胸腔受到壓迫,

呼吸也會難以保持順暢。

8.“O”全身放鬆 vs “X” 肌肉僵硬

各區域不當的肌肉使用, 不但會造成過度的浪費, 還會造成身體的疲累;當在上坡時, 除了專注於腳部肌肉的使用, 此時也應該要注意, 避免全身其他部位肌肉的不當使力, 以免造成肌肉力量的過度浪費。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你們的支援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