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興業銀行攜手內蒙古自治區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前夕, 興業銀行(601166,診股)給內蒙古人民送上了一份“厚禮”。 7月18日, 該行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呼和浩特簽署“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戰略合作協定(以下簡稱“協定”), 根據協定, 興業銀行將在“十三五”期間為內蒙古自治區提供各類綠色融資300億元, 為各類企業提供綠色直接融資承銷服務300億元, 實現綠色資產管理規模1000億元, 並積極助力以和林格爾新區為載體的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申報。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艾麗華與興業銀行副行長薛鶴峰出席了簽約儀式。

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和特色。 當前內蒙古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 以綠色金融推動內蒙古經濟加快向綠色化轉型, 是提升增長品質, 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的必由之路。 據測算,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所需綠色融資規模可達數千億元。 近年來, 內蒙古結合區域特點和產業特色, 在綠色金融領域探索出不少新亮點, 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 以及極富內蒙地方特色的農牧業保險等。

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綠色金融領導者, 2006年以來, 興業銀行秉承“寓義於利”的發展理念, 持續創新, 已形成涵蓋綠色融資、綠色租賃、綠色信託、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等門類和品種的集團化綠色產品服務體系,

並建立起業內領先的綠色金融專業機構與團隊, 綠色金融融資餘額已超過5500億元。

興業銀行始終與內蒙古的綠色發展相伴而行。 該行呼和浩特分行在2014年便設立了環境金融中心, 把綠色金融作為重點業務。 截至目前, 該行在內蒙古累計投放綠色金融融資200多億元, 融資餘額150億元。 全力支持了內蒙電力農網升級改造、蒙能集團熱電聯產、呼市春華水務金橋汙水處理廠等自治區重點專案。 同時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不遺餘力, 通過深化銀政合作, 重點支持了呼和浩特、包頭、赤峰和烏海等地市棚改及“十個全覆蓋”等民生專案。 在服務內蒙古綠色發展過程中, 該行還不斷探索綠色金融新模式, 成功落地內蒙古首單蒙草生態(300355,診股)PPP產業基金,

為“PPP+綠色金融”協作開闢了新道路。

在內蒙古“植綠”七載, 興業銀行已成為當地綠色金融排頭兵, 專業水準和卓有成效的服務得到自治區政府和企業的廣泛認可。 2017年2月,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出臺的《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 推動各地區與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深度合作發展綠色產業。

根據《協定》, 興業銀行將緊密圍繞內蒙古自治區“五化”協同發展、六大基地建設、“七網”同建、“七業”同興的重大戰略目標, 加快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綠色化改造。 重點以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新能源推廣和資源綜合利用、排放權金融領域、和林格爾新區建設等為關鍵抓手,

扎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

興業銀行還將利用11年來自身積累的綠色融資、融智、融商服務經驗, 積極服務內蒙古自治區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建設, 並協助內蒙古自治區構建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發展基金、碳金融等多元服務、互為補充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共同實現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發展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