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主犯陳文輝緣何被判無期徒刑?臨沂中院負責人詳解

法制網臨沂(山東)7月19日電 記者徐鵬 通訊員紀雲慧

今天上午,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致死案”在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 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陳文輝無期徒刑,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 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決定執行無期徒刑, 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為使社會公眾全面瞭解案件的有關情況及一審判決理由, 《法制日報》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臨沂中院負責人。

詐騙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

庭審的一個重點內容是調查被告人的詐騙行為與徐玉玉的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臨沂中院負責人介紹, 相關證人證言及書證等證據證實, 被害人徐玉玉平時身體狀況良好, 在高考體檢中, 亦沒有發現其他疾病或遺傳病史。 案發當天下午, 徐玉玉被騙後, 回到家中一直哭泣, 情緒低落。 當晚到當地派出所報案後回家途中突然不省人事, 失去呼吸和心跳, 經搶救無效死亡。

“公安機關出具的徐玉玉死亡原因分析意見書及法庭審理中出庭的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均認為, 可以排除徐玉玉因機械性損傷、機械性窒息、電擊及高低溫損傷、中毒、腦源性疾病、正常的心臟疾病所導致的死亡;徐玉玉在被騙後出現憂傷、焦慮、情緒壓抑等不良精神和心理因素的情況下,

可能會發生心源性休克而直接導致死亡, 也可能引起潛在的極為罕見的心臟病發作, 進而導致死亡。 ”該負責人表示。

“無論上述何種情形, 都能夠證實徐玉玉的死亡結果與被告人的詐騙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本院對此依法予以認定。 ”該負責人說。

主犯陳文輝被判無期依據

該負責人表示, 根據刑法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對被告人陳文輝量刑時, 充分考慮了以下因素:

第一、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

嚴重干擾電信網路秩序, 嚴重破壞社會誠信, 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和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危害性極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去年發佈的《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對審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提出了依法從嚴懲處的總體要求, 這也是我們審理此類案件的一個基本原則。

第二、本案中, 被告人陳文輝撥打詐騙電話共計1.3萬餘次, 依法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應當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幅度內判處刑罰。 陳文輝在共同詐騙犯罪活動中起組織、指揮作用, 系主犯。 陳文輝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詐騙, 嚴重損害國家機關形象;其還以家庭經濟困難、亟待救助的在校學生等弱勢群體為詐騙對象,

社會影響惡劣。

第三、在詐騙被害人徐玉玉的犯罪過程中, 陳文輝不僅糾集、指揮他人撥打“一線”電話, 誘使徐玉玉上當, 其本人還作為“二線”人員親自接聽徐玉玉電話, 直接騙取徐玉玉錢款, 其行為不僅侵犯了徐玉玉的財產權益, 更造成徐玉玉死亡的嚴重後果, 情節特別惡劣, 系罪責最為嚴重的主犯, 依法應予嚴懲。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 臨沂中院依法對被告人陳文輝以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 既貫徹了從嚴懲處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方針, 又體現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 有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定罪量刑依據

據瞭解,

為強化公民個人資訊的保護, 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發佈了《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於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 對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的定罪量刑及有關法律適用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根據該司法解釋的規定, 通過購買、收受、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資訊, 達到5千條以上的, 即構成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

“本案中, 被告人陳文輝非法購買高考學生資訊10萬餘條, 用於實施電信詐騙犯罪, 屬於法律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情形, 依法應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並處罰金。 根據陳文輝犯罪事實及情節, 我院依法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 判處陳文輝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三萬元。”該負責表示。

到公安機關投案但不認定自首

被告人陳文輝、陳寶生、鄭賢聰三人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臨沂中院認定陳寶生、鄭賢聰構成自首,而沒有認定陳文輝具有自首情節。

該負責人表示,根據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外,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被告人陳文輝在案發後雖然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其僅供述了在江西省九江市實施詐騙時的部分同案犯,對在九江市的主要詐騙犯罪事實、在網上大量購買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事實、在江西省新餘市實施的詐騙犯罪事實,均未如實供述。

偵查人員通過審訊其他同案犯,在掌握陳文輝的全部犯罪事實後,陳文輝才陸續供述在九江市實施詐騙的同案犯及具體犯罪事實,但對在新餘市實施詐騙的其餘同案犯和作案地點仍未如實供述,直至陳寶生歸案後,陳文輝才如實供述全部犯罪事實。

被告人陳文輝作為本案犯意的提起者和共同犯罪的糾集者,雖能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未能如實供述所知的同案犯和全部犯罪事實,依法不能認定為自首。

加強防範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此案的涉案被告人終於受到正義的審判,但是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的鬥爭並沒有結束。隨著科技的發展,電信網路詐騙手段和方式不斷翻新,危害突出。”該負責人介紹。

今後,對於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人民法院將繼續堅持依法從嚴懲處的方針,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通過公開宣判等方式,以案說法,震懾犯罪,教育群眾,努力將法律效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同時,提醒社會公眾也要加強防範意識,提高自身防範能力,避免徐玉玉的悲劇再次上演。

“我們也建議有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監管水準,加強源頭治理,不斷創新方法,積極預防,切實防範此類惡行蔓延。我們相信,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有效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該負責人表示。

判處陳文輝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三萬元。”該負責表示。

到公安機關投案但不認定自首

被告人陳文輝、陳寶生、鄭賢聰三人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臨沂中院認定陳寶生、鄭賢聰構成自首,而沒有認定陳文輝具有自首情節。

該負責人表示,根據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外,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被告人陳文輝在案發後雖然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其僅供述了在江西省九江市實施詐騙時的部分同案犯,對在九江市的主要詐騙犯罪事實、在網上大量購買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事實、在江西省新餘市實施的詐騙犯罪事實,均未如實供述。

偵查人員通過審訊其他同案犯,在掌握陳文輝的全部犯罪事實後,陳文輝才陸續供述在九江市實施詐騙的同案犯及具體犯罪事實,但對在新餘市實施詐騙的其餘同案犯和作案地點仍未如實供述,直至陳寶生歸案後,陳文輝才如實供述全部犯罪事實。

被告人陳文輝作為本案犯意的提起者和共同犯罪的糾集者,雖能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未能如實供述所知的同案犯和全部犯罪事實,依法不能認定為自首。

加強防範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此案的涉案被告人終於受到正義的審判,但是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的鬥爭並沒有結束。隨著科技的發展,電信網路詐騙手段和方式不斷翻新,危害突出。”該負責人介紹。

今後,對於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人民法院將繼續堅持依法從嚴懲處的方針,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通過公開宣判等方式,以案說法,震懾犯罪,教育群眾,努力將法律效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同時,提醒社會公眾也要加強防範意識,提高自身防範能力,避免徐玉玉的悲劇再次上演。

“我們也建議有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監管水準,加強源頭治理,不斷創新方法,積極預防,切實防範此類惡行蔓延。我們相信,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有效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該負責人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