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間傳說:善舉改命

五代十國時期, 後晉薊州人竇禹鈞很鬱悶, 三十好幾了還沒孩子。 這在流行早婚的五代十國時期, 竇禹鈞這個年齡沒有子嗣, 是很被人瞧不起的。

一天夜裡, 竇禹鈞做了一個夢, 他死去多年的爺爺對他說:孫兒啊, 只因你前世惡業很重, 今生上天不僅罰你沒有子嗣, 而且命也活不長。 唯有多做善事, 或許能改命。

儘管他爺爺說的是“或許能改命”, 但竇禹鈞也猶如絕望中發現了救命稻草, 從此“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

不久, 一個僕人偷盜了竇禹鈞二萬銀錢逃了。 這賊偷很是荒唐, 怕主人發覺報官, 竟然留下自己的小女兒作抵押,

在女孩手臂上綁了一張條子說:永賣此女, 償所負錢。

很汗顏, 小編不知道五代十國時期二萬銀錢換算成現在值多少錢, 但敢肯定二萬銀錢絕對不止買一個女孩子。 換做一般人, 也許會把這個女孩賣到妓院去, 換幾個錢算幾個錢,

減少一點損失, 或者留作做女僕, 更或者將她養大姿色好的留著做妾。 但丟了錢竇禹鈞一點也沒生氣, 將那張條子燒了, 把女孩養大, 還給她準備嫁妝, 嫁了一個好人家。

上蒼似乎一直在考驗竇禹鈞。 不久, 他去寺廟燒香, 竟然撿到一個包袱, 裡面是白銀二百兩, 黃金三十兩。 竇禹鈞的善心又戰勝了私欲, 在寺廟裡等著失主來認領。 等了大半天, 果然有一個人哭哭啼啼慌忙跑進廟裡, 東張西望像是找東西。 竇禹鈞上前問詢, 那人說:我爹被綁架了, 我好不容易東拼西借湊到綁匪索要的二百兩銀子, 三十兩黃金, 因為惦念爹安慰, 拜完佛忘了拿走裝金銀的包袱……綁匪收不到贖金, 我爹活不了了。

金銀數量都對得上, 竇禹鈞再詢問了那人包袱的花色後,

確定是失主, 趕忙把藏在佛像後的裝著金銀的包袱拿出來物歸原主, 還自己掏腰包給了那人一些銀兩做作盤纏。

關於竇禹鈞做的好人好事, 五代十國時期和宋朝初期的文人記錄了很多。 比如親友中有人死了, 家屬買不起棺材, 他資助。 又比如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 他出資助其婚嫁。 再比如貧困得無法生活的人, 他借錢給他們去做生意……他還建了四十間書院, 聚書數千卷, 禮聘品學兼優的老師免費讓貧困學子上學……透過這些後漢和宋朝文人的渲染, 也從側面反映出, 竇禹鈞家裡非常有錢, 他的這些善舉, 不是一般人有能力做的。

後晉滅亡, 劉知遠在太原自封皇帝建立後漢政權後, 已經四十六歲的竇禹鈞又夢到他爺爺了, 他爺爺在夢裡說:上天因你這些年做了大量善事, 特給你延壽三紀(一紀為十二年), 並賜給你五個兒子, 將來都將顯貴……

像不像明朝和清朝時期流行的因果報應文?反正竇禹鈞後來真的陸續有了五個兒子, 而且五個兒子都陸續在北宋初期中了進士,

大兒子竇儀, 官至尚書, 次兒竇儼, 位至翰林學士, 三兒竇偁, 官參知政事, 四兒竇侃, 任起居郎, 五兒竇僖, 位左補闕, 還有八個孫子, 也都很有出息。 竇禹鈞本人, 後來也當了諫議大夫的官, 最後以八十二歲高齡去世。

竇禹鈞的做善事, 教子有方的事蹟, 不僅廣泛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和北宋初期的文學作品中, 後來更是被北宋宋理宗淳祐元年進士王應麟編入蒙學名著《三字經》:“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因為竇禹鈞老家薊州所處燕山, 所以, 人們也稱呼竇禹鈞為竇燕山。 )

做善事,做出五子登科,還延年益壽,竇禹鈞的福報,如今的款爺們難道不想學學?

做善事,做出五子登科,還延年益壽,竇禹鈞的福報,如今的款爺們難道不想學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