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房撲動這種病嚴重的表現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AF)是指快速、規則的心房電活動。 在心電圖上表現為大小相等、頻率快而規則(心房率一般在240~340次/min)、無等電位線的心房撲動波。

1.器質性心臟病 心房撲動幾乎總是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 很少見於正常人。 最常見於風濕性心臟病, 以二尖瓣狹窄或左心房增大伴心力衰竭者最為多見。 其次是冠心病心肌硬化型, 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房撲動者占0.8%~5.3%。 此外, 也可見於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壓性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尤其是房間隔缺損)、肺栓塞、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等。

2.預激綜合征 當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患者合併預激綜合征時, 很易發生心房撲動。

3.其他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胸外科手術後、心臟手術、心導管檢查、糖尿病性酸中毒、低血鉀、低溫、缺氧、急性膽囊炎、膽石症、燒傷、全身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

尤其是原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更易發生。 精神過度緊張、激動、過度疲勞等均可誘發心房撲動。

4.藥物 藥物引起者較少見, 但可見於洋地黃中毒。

5.正常人 偶見於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正常人。

症狀

1.發作特點 心房撲動大多數為陣發性, 常突然發作、突然終止, 每次發作可持續數秒、數小時、數天。 若持續時間超過2周即為持續性發作, 又稱慢性心房撲動。 個別病例有達數年者。 心房撲動也可由心房顫動轉變而來。 心房撲動如為持續性者, 則大多變為慢性(永久性)心房顫動。 陣發性心房撲動也有部分可轉為慢性心房顫動。

2.症狀 有無症狀取決於是否存在基礎心臟病和心室率的變化。 心室率的快慢與心房撲動的房室傳導比例有關,

當房室傳導為3∶1與4∶1時, 心房撲動的心室率接近正常值, 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 症狀可無或輕, 僅有輕微的心悸、胸悶等;當房室傳導為2∶1甚至達1∶1時, 心室率可超過150~300次/min, 血流動力學可明顯受累, 患者可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眩暈、精神不安、恐懼、呼吸困難等, 並可誘發心絞痛或腦動脈供血不足。 特別是老年患者, 尤其是在初發時以及原有心臟病較嚴重者心室率增快更明顯, 並可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

3.體格檢查

(1)心室率常在150次/min左右(2∶1房室傳導), 心律齊;當呈1∶1傳導時心室率更快, 心律齊;當呈3∶1或4∶1傳導, 心室率正常, 心律齊;但當呈3∶1、4∶1又5∶1、6∶1等傳導交替出現時, 則心率雖不快, 但節律不齊。 此時聽診第1心音強弱不等、間隔不一, 應與心房顫動鑒別。

(2)頸靜脈搏動快而淺, 其頻率與心室率不一致, 超過心室率。

(3)運動可加速心房撲動的房室傳導比例, 如由4∶1變為2∶1傳導, 心室率可增快並可成倍增加。 當停止運動後, 心室率又可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心率值。

(4)壓迫頸動脈竇可抑制心房撲動的房室傳導比例, 使2∶1變為3∶1或4∶1等, 心室率變慢。 當出現房室傳導不同比例時, 心律可不齊。 停止壓迫頸動脈竇後即可恢復原來的心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