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嫁出去的娘,倒了的牆!兒子如此罵娘,然而雷公燒房,人卻無恙?!

蜀南鄉村, 民風淳樸。 改革開放前, 人們大都生活在山村裡,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當然, 人的生老病死, 也隨著歲月無情的輪回而更替著。

這不, 鄭大芬家那個得了肺癌的老公馬上要出殯了。 前來幫忙的黃牛村人, 三三兩兩穿梭在鄭大芬家, 那個唯一的12兒子張春華, 只知道端著靈牌, 跟著道士打恭叩拜著。 第二天, 在道士們的吹吹打打中, 棺木落坑, 那個人的一生就這樣了結了。

死人去了, 生者還得艱難的生活。 憑公分吃飯的年代, 死了男人的女人, 自然公分不多, 所得糧食自然少, 母子倆經常三天兩頭吃不飽, 何況還有鄭大芬的婆婆, 生活困苦可想而知了。

這時, 也有好心的鄰居給她介紹了一個鄰村的單身漢, 鄭大芬考慮再三, 想那男人身強力壯, 掙工分應該沒有問題, 如果帶上兒子, 母子基本生活應該就有保障了。 至於婆婆, 她可以隨時幫襯她。

圖文無關

算盤如此一打, 鄭大芬就答應了媒人的說合。 誰知, 婆婆是經舊社會過來的人, 那三從四德的古訓牢記心裡, 一聽說媳婦再嫁, 她是撒潑哭鬧, 極力反對鄭大芬再嫁, 更不同意她把自己唯一的孫子帶走。

就這樣, 鄭大芬只好嫁到鄰村去了, 而她的兒子就被婆婆強行留了下來。

時光荏苒, 轉眼鄭大芬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安了家。 但鄭大芬嫁到鄰村單身漢處, 並沒有當初她想像的那樣, 男人除了抽煙喝酒, 懶不做活外, 還打罵她不說, 而此時她已經給那男人生了一大群不大不小的孩子。 這樣一來, 吃飯人多, 做活人少, 自然而然鄭大芬家就成了最窮的貧困戶頭了。

好在她福氣好, 張春華媳婦得知她日子不好過, 時不時背著張春華時常接濟她。

這天, 正是趕集日, 鄭大芬又背著最小的兒子去了媳婦家, 好心的媳婦裝了幾斤大米, 叫她走小路躲一下張春華, 誰知道她偏撿近道走大路, 結果碰上了兒子, 見她神色不對, 兒子一下拽著她背的娃娃背篼, 順手就把那袋大米找了出來,

一下子全倒地上, 不讓她帶回家去。 一邊罵道:“嫁出去的娘, 倒了的牆, 還好意思到我家裡去!?”

他恨母親狠心拋下他, 所以永不讓她進入家門, 更不願意接濟她。 當然回家後, 張春華還給老婆一頓胖揍, 使她再不敢接濟老娘了。

後來媳婦告訴她事情經過,

鄭大芬也不好意思再連累媳婦, 只詛咒兒子定遭天譴。

結果真的一語成讖。

這夜, 天降大雨, 一聲又一聲的驚雷, 就在張春華的床前滾來滾去, 一團團大夥追著他屁股, 他嚇得抓緊被子捂著身子, 直到他喃喃自語:媽呀, 我以後再也不敢了, 再也不敢了!

說來也怪, 經他這麼一說, 驚雷逐漸遠去, 火團也隨之消失了。 不過, 到了第二天, 張春華老婆發現, 他的臥室門窗, 以及張春華睡覺那間屋子裡的傢俱, 全被雷火燒壞, 就連他的床腳也被燒糊一大截。 經歷這一次驚嚇, 張春華再也不敢罵他嫁出去的老娘了, 後來還給她不少接濟, 使她再最困難的日子裡, 再沒有受到過饑餓困頓。

當然, 故事的主人翁現在還健在, 不過他已經是個70多歲的老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