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戶外背包的使用裝包技巧 再也不用說我不會裝包!

背包裝包的觀念很重要, 沒有觀念, 再好的背包背起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但就算觀念正確, 要迅速、確實的裝包完畢還是一件讓人困擾的事情, 裝備百百種, 要整理起來實在心煩。

由於登山時使用的物品都有必要性, 完善的利用背包空間即為一大學問, 要為物品安排理想的位置必須考慮到四個重點:容易找到特定物品的易取性、物品不混亂的整齊性、能將物品保護完善的保護性、走路時的平衡。 在此試著整理出實際裝包時所能運用的小技巧與訣竅, 配合裝包的觀念, 讓你可以有效率且精確地完成裝包任務。

每一個背包都有不同的設計, 容量, 若能滿足你的需求就是適合你的背包(左:22L / 中:50L / 右: 35L)

想像使用場景來放置物品

就算背包口袋夾層再多, 它始終是一個背包, 而不是一面大書櫃。 打包必然會有上層的裝備與下層的裝備, 有相對好拿取與相對難拿取的位置。

想像登山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場景來放置物品是一個方法, 例如這一天要先吃的是午餐, 如果放在背包下層, 要拿的時候就會很麻煩, 一頓午餐還沒吃就把整個背包的東西掏的亂七八糟。 依據裝備使用的頻繁度與使用時間來打包是一個小訣竅, 使用越頻繁、使用時間越長的物品就放在越容易取得的位置, 這樣能夠有效減少中途取物的困擾, 如果順序安排的妥當, 背包就算只有一個主袋空間也可以用得很自在。

善用背包本身特性

瞭解自己的背包, 是每一個主人的首要任務, 這跟千里馬也需要伯樂, 不然也只能跟一般馬一樣在草地上癡癡的吃草是一樣道理, 打包的方式如果能與背包設計理念相符,

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個背包都有不同設計, 像是頂袋、側袋或是腰帶上的小口袋, 這些配置都有其意義, 像是側袋通常適合放置水壺, 方便隨時的飲水;腰帶上的小口袋則適合收納隨時會取用的小型物品, 例如行動糧或地圖;頂袋或網袋屬於相對容易拿取的空間, 可以收納雨具這類臨時會需要使用的裝備, 此外, 大多數的背包都有織帶, 善加使用將物品外掛有時候也是很有用的。

左:通常升數較大的背包, 在腰帶上都有小口袋可以放行進中常用的小東西如隨身糧等。

右:背包側袋通常適合放置水壺, 方便隨時取用飲水。

左:有些背包在正面有一個大口袋, 就可以把雨衣、雨褲等在行進中可能因為下雨需要快速取用的物品收在此處、而不一定要放在頂袋。

右:背包的織帶也可善加利用, 外扣一個鉤環就可以外掛些東西, 也可以拉緊織帶將物品綁在裡面, 但要注意物品可能會被樹木或岩石鉤到或撞到。

用收納袋來整理小物

看看過夜的裝備清單, 一定有人會被複雜的裝備搞的頭暈腦脹, 寢具、炊具、藥品、雨具… 一堆專案, 每種專案裡面又有各種不同的東西, 一起塞進背包是一種困難, 屆時要從包包找出他們又是另一種困難。

這時收納袋就派上用場了, 單獨來看不顯眼, 可是搭配打包背包非常實用。 除了可購買專門為戶外活動設計的收納袋外, 平日可多多收集酒店、飛機上的洗漱包, 這些收納袋通常非常輕薄,

在重量不會帶來背負上的負擔, 卻可以讓零散的小物得到妥當的分類, 不僅收納方便, 取物的時候也容易辨認。

當然也可以使用塑膠袋來分類整理物品, 但使用收納袋最大好處是在收拾東西時, 不會發出如塑膠袋的聲音, 而吵到其他人。 收納袋的種類有拉鍊的、束口的、輕量化的, 防水的, 可依自己的使用習慣去使用, 也可將類似的品項放在一個收納袋中, 就能達到輕鬆分類的效果。

使用輕薄收納袋,可以讓眾多物品在被找尋時容易找到,打包起來也很整齊

有效利用各種空間

胡亂將裝備塞進大背包,就算一百升的背包也未必裝得下,但如果能有效利用各種空間,將會使一切很不同。有許多的裝備在打包前都需要簡單整理,才能讓背包收納空間運用更有效率,尤其是需要折疊、或可以壓縮的品項。

如將蓬鬆的睡袋儘量壓縮、將衣物塞在物品與物品間的空隙處、選擇可以收納折疊的沖頂包,甚至在本身就可以有收納空間的物品中再裝入其他物品等。有效利用空間後,會發現背包不僅打包的結實、不會歪來歪去的,而且可以為背包省下許多空間。

將小型爐具、小刀等小東西放入鍋具內以節省空間

選擇可以收納的沖頂包,以此包為例,可以將背包背板抽出、折疊並收納,讓它體積縮小方便收進大背包內。不爬高山時可當郊山背包使用。

防水處理

在戶外,背包裡的東西就是我們所有的家當,因此一定要妥善保護,能讓物品保持乾燥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打包工作。

任何背包就算使用防水布料,一定還是會有縫線,只要在雨中走久了,水氣仍然會沿著縫線進入到背包中。要做好萬全的防水準備,打包前在背包中套一個大塑膠袋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內部做好防水措施後,外部套上一個背包套就更萬無一失了。

將物品放置到背包前先在背包內部套一個大塑膠袋

背包罩也別忘了

打包重心的掌握

人包合一的重要關鍵,就是背包重心的掌握,為了讓人與背包的重心儘量一致,要儘量將重物集中在人體的軀幹背部,與背部越接近力臂就越短,所造成的力矩自然就越小,背負時自然就不需要為平衡付出多餘的力量。

除了密度高的重物集中在人體軀幹外,物品前後左右的收納配置的時候也要同時注意重心,假設你在左邊側袋放了一瓶兩升的水,右邊就要想辦法放一樣重量且體積相當的物品,掌握好重心,戶外徒步登山起來就像如魚得水,掌握不好重心,不僅走起來痛不欲生,更增加不少跌倒摔跤的危險性。

維持背包背部的平整性

讓背包的背部保持平順,這是背包背起來好背的一個重點,但因為直覺到好像背包背部原本就應該很平順,所以常常有人不小心忽略這一點。背包與人體的接觸面除了肩膀與腰帶,最大的面積就是背部,背部的感受直接就影響到舒適性。

儘管背包的背部都會有放置泡沫、塑膠片等等支撐系統,不過若打包時沒注意,往往背上背包後會覺得這邊凸一塊那邊凸一塊,因而造成背負時的困擾;相反的若在打包時就將背部整理得平順並符合自己的背部形狀,背負起來不僅較舒適,也有虛擬背負系統的加乘效應。

讓背包背部平整可以背起來更舒適

以上七招聰明裝包祕訣重新歸納後,想像使用場景來放置物、善用背包本身特性符合一開始所提的易取性,用收納袋來整理小物、有效利用各種空間符合整齊性、防水處理符合保護性,而打包重心的掌握、維持背包背部的平整性則為平衡性,掌握這些原則,下次打包就不混亂、也更能聰明裝包啦!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你們的支援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使用輕薄收納袋,可以讓眾多物品在被找尋時容易找到,打包起來也很整齊

有效利用各種空間

胡亂將裝備塞進大背包,就算一百升的背包也未必裝得下,但如果能有效利用各種空間,將會使一切很不同。有許多的裝備在打包前都需要簡單整理,才能讓背包收納空間運用更有效率,尤其是需要折疊、或可以壓縮的品項。

如將蓬鬆的睡袋儘量壓縮、將衣物塞在物品與物品間的空隙處、選擇可以收納折疊的沖頂包,甚至在本身就可以有收納空間的物品中再裝入其他物品等。有效利用空間後,會發現背包不僅打包的結實、不會歪來歪去的,而且可以為背包省下許多空間。

將小型爐具、小刀等小東西放入鍋具內以節省空間

選擇可以收納的沖頂包,以此包為例,可以將背包背板抽出、折疊並收納,讓它體積縮小方便收進大背包內。不爬高山時可當郊山背包使用。

防水處理

在戶外,背包裡的東西就是我們所有的家當,因此一定要妥善保護,能讓物品保持乾燥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打包工作。

任何背包就算使用防水布料,一定還是會有縫線,只要在雨中走久了,水氣仍然會沿著縫線進入到背包中。要做好萬全的防水準備,打包前在背包中套一個大塑膠袋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內部做好防水措施後,外部套上一個背包套就更萬無一失了。

將物品放置到背包前先在背包內部套一個大塑膠袋

背包罩也別忘了

打包重心的掌握

人包合一的重要關鍵,就是背包重心的掌握,為了讓人與背包的重心儘量一致,要儘量將重物集中在人體的軀幹背部,與背部越接近力臂就越短,所造成的力矩自然就越小,背負時自然就不需要為平衡付出多餘的力量。

除了密度高的重物集中在人體軀幹外,物品前後左右的收納配置的時候也要同時注意重心,假設你在左邊側袋放了一瓶兩升的水,右邊就要想辦法放一樣重量且體積相當的物品,掌握好重心,戶外徒步登山起來就像如魚得水,掌握不好重心,不僅走起來痛不欲生,更增加不少跌倒摔跤的危險性。

維持背包背部的平整性

讓背包的背部保持平順,這是背包背起來好背的一個重點,但因為直覺到好像背包背部原本就應該很平順,所以常常有人不小心忽略這一點。背包與人體的接觸面除了肩膀與腰帶,最大的面積就是背部,背部的感受直接就影響到舒適性。

儘管背包的背部都會有放置泡沫、塑膠片等等支撐系統,不過若打包時沒注意,往往背上背包後會覺得這邊凸一塊那邊凸一塊,因而造成背負時的困擾;相反的若在打包時就將背部整理得平順並符合自己的背部形狀,背負起來不僅較舒適,也有虛擬背負系統的加乘效應。

讓背包背部平整可以背起來更舒適

以上七招聰明裝包祕訣重新歸納後,想像使用場景來放置物、善用背包本身特性符合一開始所提的易取性,用收納袋來整理小物、有效利用各種空間符合整齊性、防水處理符合保護性,而打包重心的掌握、維持背包背部的平整性則為平衡性,掌握這些原則,下次打包就不混亂、也更能聰明裝包啦!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你們的支援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