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簡道眾創廖述斌:跨市場投資、趨勢投資是最穩健和最有效的投資

【新三板+】7月24日訊, 時光飛逝, 轉眼間2017年已過半, 一季度一波Pre-IPO大好行情未能堅持到4月中便跌跌不休, 成交量也一直處於10億上下的萎靡狀態,

做市指數更是在6月創了26個月新低, 行情何時能“破冰”?年初熱捧的“IPO集郵”策略隨著邁奇化學的股價大跌而引爆了第一顆雷, IPO全面放緩, 隨著三類股東對市場影響的發酵, pre-IPO集郵進入下半場, 接下來, 哪裡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新三板+”延續年初“預見方能遇見——2017年度投資策略展望”, 為市場帶來“逆水行舟——2017年中機構策略展望”, 邀您一起聽市場參與者的真知灼見。 本期主講嘉賓是簡道眾創總裁廖述斌。

新三板作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 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 新三板已成為股權投資的主戰場, 相比沒上新三板的PE項目, 在新三板上的專案從法人治理結構、財務規範、資訊透明、合理的估值等優勢於非三板PE項目,

這對投資機構講新三板是很好的專案池。

那麼投資的目標在哪裡?通過對比A股主機板及中小創板塊, 3000家公司, 30-100倍的高估值, 除中小創成長性還可以外, 主機板成長性一般, 每天數千億的高流動性, 可結果卻是“一賺二平七虧損”的局面。 而新三板10000多家企業, 雖然只有5-15倍的低估值, 但在成長性方面, 新三板創新層數千家企業整體要優於創業板數百家企業。

新三板每天數億的低成交量, 因流動性差, 投資者被牢牢套住, 整個市場只進不出, 但是相信隨著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及融通, 新三板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將有很大的可能性, 其流動性會隨著政策的改善有所提高, 企業估值必然上行。

新三板市場目前看是比較低迷, 但從另一方面看, 恰恰是投資機構佈局的最好時期。

跨市場投資、趨勢投資是最穩健和最有效的投資

目前新三板市場比預期的還要低迷, 做市指數持續下跌, 成交量萎靡。 雖然市場一度偏冷, 但簡道眾創始終堅持跨市場投資、趨勢投資這種最穩健和最有效的投資理念。

一是堅持趨勢投資, 所謂的趨勢投資, 就是把握企業的成長特性、行業發展的前景狀況以及不同市場價值的體現, 根據以上邏輯來投資佈局, 把握新三板市場溢價模式, 就能分享新三板紅利, 新三板未來一定能發展起來;跨市場投資, 主要關注擬掛牌到掛牌, 基礎層到創新層, 新三板到IPO, 這種跨市場的價值就一定能體現,

從低層次市場培養進入高層次市場, 實現高收益。

二是堅持經驗投資, 複製不同的投資案例。 案例可以幫助投資者少走彎路, 提高成功概率;再就是專案要求有IPO貨轉板實力, 能實現5-10倍的溢價, 這就完全能覆蓋投資風險;最後需要投資管理人也具有豐富的經驗。

三是保證投資策略的進行。 簡道眾創對每個專案對賭業績, 要求是不少於2年, 年利潤增長率不低於30%, 如果企業達不到承諾的, 要求控股股東回購股份。

四是精准和分散投資相結合, 作為投資機構要具備一定的議價能力, 市盈率在10倍-15倍的企業, 其成本低但收益大。 不只投錢, 還有幫企業融資、策劃以及市值管理, 創造更大的溢價空間。

對於如何選擇有潛力的企業,

廖述斌認為, 一是看企業能不能上創新層或者已經在創新層;二是企業估值不高, 市盈率一般在10倍左右, 但不會超過15倍;三是企業成長的空間大, 業績增長在未來2-3年內有IPO預期;四是企業能夠接受對賭條件。 而哪些企業最具發展的潛力呢?可以從以下四個條件判斷:

1、有盈利模式, 但缺錢, 像這類企業如果資金到位, 將會有一個爆發式增長;

2、有些企業成立1-2年並不能看出它的潛力, 但5年以上的企業在所在的行業領域就有地位, 有壁壘;

3、能使投資者容易退出的企業, 比如未來2-3年內有IPO預期;

4、企業是否有團隊, 且控制股東等的資本思維也是關鍵節點。

新三板投資已到最佳投資時期 打鐵還需自身硬

就目前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 廖述斌表示,中國經濟呈現向好的發展態勢,新三板也是,有資本的投資者可以找到好的項目把錢投出去,還是應該堅信目前是新三板投資的最佳投資時期,希望大家把我這次投資機會。

一個市場如果流動性很差,說明資本市場很不成熟,目前新三板就存在這一問題。流動性問題影響新三板企業的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三板企業的的發展,但是新三板10000多家企業中有1000-2000家發展很是好,其盈利能力在2-3千萬以上,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流動性是企業發展的難點。

如今新三板一些企業是較難融資,但流動性不能成為其發展的難點或是藉口,廖述斌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已經掛牌的企業來說,搞清楚自身的盈利模式以及業務方向最關鍵,先練好內功,只有項目做好才有融資的基礎。並且利用新三板政策優勢發展自己,而不應該因為新三板市場的不成熟,就把責任歸咎於市場發展的問題,這是沒有邏輯關係的。

他也指出,找好融資團隊也是關鍵之一,企業要不自己組建優秀團隊,要不就找來團隊幫忙,千萬不要不作為;從2016年的融資資料看,2600多家企業融到1400多億,平均每家5000多萬,所以,在新三板還是能融到資金的。

加速解決流動性問題 放開私募做市制度

對於新三板近期的預期,首先,希望把新三板創新層政策儘快落地,讓創新層流動性率先得到改善,既然分層了,就先做好創新層,然後再去考慮精選層和轉板的問題。去年分層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但並沒有看到創新層更優惠的政策出臺,所以,儘快出臺改善創新層流動性的制度是當務之急。

其次,現在出臺的限制私募加入做市的制度是不合理的,應該在創新層完全放開,讓所有私募機構無條件參與做市,這樣會對創新層流動性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當然在這裡只是舉個例子,其實改善流動性的方法有很多,關鍵是政府或者是股轉中心他們願不願做,作為市場中的一員也就是只能呼籲一下。

最後,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很重要,企業未來會不會升值,投資者是很看重的,還有就是,企業不管IPO還是並購,要能為投資者提供退出的管道最關鍵。而且企業估值要合理,超估也很難融到資金,除個別外。估值高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企業因此而錯失融資機會。

“新三板+”2017中期機構投資策略展望:簡道眾創廖述斌 直播連結:

http://m.neeqm.cn/live/content/L201707140935265417.html

廖述斌表示,中國經濟呈現向好的發展態勢,新三板也是,有資本的投資者可以找到好的項目把錢投出去,還是應該堅信目前是新三板投資的最佳投資時期,希望大家把我這次投資機會。

一個市場如果流動性很差,說明資本市場很不成熟,目前新三板就存在這一問題。流動性問題影響新三板企業的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三板企業的的發展,但是新三板10000多家企業中有1000-2000家發展很是好,其盈利能力在2-3千萬以上,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流動性是企業發展的難點。

如今新三板一些企業是較難融資,但流動性不能成為其發展的難點或是藉口,廖述斌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已經掛牌的企業來說,搞清楚自身的盈利模式以及業務方向最關鍵,先練好內功,只有項目做好才有融資的基礎。並且利用新三板政策優勢發展自己,而不應該因為新三板市場的不成熟,就把責任歸咎於市場發展的問題,這是沒有邏輯關係的。

他也指出,找好融資團隊也是關鍵之一,企業要不自己組建優秀團隊,要不就找來團隊幫忙,千萬不要不作為;從2016年的融資資料看,2600多家企業融到1400多億,平均每家5000多萬,所以,在新三板還是能融到資金的。

加速解決流動性問題 放開私募做市制度

對於新三板近期的預期,首先,希望把新三板創新層政策儘快落地,讓創新層流動性率先得到改善,既然分層了,就先做好創新層,然後再去考慮精選層和轉板的問題。去年分層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但並沒有看到創新層更優惠的政策出臺,所以,儘快出臺改善創新層流動性的制度是當務之急。

其次,現在出臺的限制私募加入做市的制度是不合理的,應該在創新層完全放開,讓所有私募機構無條件參與做市,這樣會對創新層流動性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當然在這裡只是舉個例子,其實改善流動性的方法有很多,關鍵是政府或者是股轉中心他們願不願做,作為市場中的一員也就是只能呼籲一下。

最後,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很重要,企業未來會不會升值,投資者是很看重的,還有就是,企業不管IPO還是並購,要能為投資者提供退出的管道最關鍵。而且企業估值要合理,超估也很難融到資金,除個別外。估值高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企業因此而錯失融資機會。

“新三板+”2017中期機構投資策略展望:簡道眾創廖述斌 直播連結:

http://m.neeqm.cn/live/content/L201707140935265417.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