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保險股集體下跌:屬短暫回檔,仍存向上空間

文/夏雨菲

受熱點輪動、政策面等因素的影響, A股市場上今年的明星板塊保險股, 今日出現集體回檔,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的跌幅均超過2%。

消息面上, 保監會對保險公司股權管理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投資人自成為控制類股東之日起5年內不得轉讓所持股權;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傳言被整治, 但隨後陸金所聲明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市場人士指出, “消息面的影響偏中性, 陸金所的利潤貢獻對平安的體量來說顯得微不足道, 拿陸金所的事情看下跌原因顯然屬於借題發揮, 主要原因是保險股,

尤其是中國平安前期漲幅較大, 籌碼有所鬆動,有短線投機客借此機會獲利了結。 從中長期而言, 保險股仍存在繼續向上的空間。 ”

記者統計資料發現, 在A股四大上市險企中, 中國平安年內漲幅接近50%, 新華保險的漲幅也接近40%。 對於保險股的大漲邏輯, 有觀點認為, 一方面保險市場未來的空間龐大, 保險股業績水漲船高, 資料都非常漂亮, 另一方面則是監管層強調“保險姓保”, 堅守保險保障作用的四大上市險企搭上了政策東風。

而對於今日的集體回檔, 有分析指出, 主要是受消息面的刺激, 部分資金借機兌現。 尤其是中國平安, 早盤低開後一路低位運行。 昨日, 有傳言稱該公司旗下陸金所平臺將接受監管整治, 且部分產品已經下架。

但據記者瞭解, 陸金所昨日已在第一時間發佈公告進行澄清, 明確指出陸金所的經營正常且承諾投資者權益不會受任何損失, 謠言破滅。

值得一提的是, 中國平安近期利好不斷, 2017年的財富500強最新排名出爐, 中國平安首次進入前40強位列39, 蟬聯中國保險業第一。 此外, 在上周舉行的科技開放日中, 中國平安還首次對外全面披露了五大創新科技, 管理層還稱平安已逐漸建立起科技驅動發展的業務模式。

平安此舉備受分析師關注, 大摩在研報中指出, “隨著平安公佈更多的金融科技方面的業務, 我們看到更多提高其估值的潛在因素。 平安逐步從資本密集型公司向技術密集型公司轉變, 將有助於提升其PE水準。

”麥格裡認為, 平安的科技能力能夠增加其在保險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出售給協力廠商的技術服務將會成為潛在的利潤來源。

今年上半年的保費資料顯示, 四大上市險企壽險板塊保費實現22%的增長, 產險則同比增長17%, 增速均維持在較高水準。 其中, 平安壽險前6月原保費收入2265.2億元, 同比增長38.7%, 漲幅居首。 多份券商研報分析稱, 在壽險回歸姓保、產險考驗服務和佈局的市場下, 大型險企優勢明顯, 保險業進入“強者恒強”時代。

安信證券分析師趙湘懷還指出, 中國平安2016年互聯網板塊扭虧為盈, 利潤貢獻達到53億元, 占比7%。 作為互聯網板塊的重要支柱之一, 陸金所橫跨財富管理、機構間金融資產交易和消費金融三大領域,

未來陸金所上市有助於提升集團更大的價值。 預計平安2017-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達18%、25%、22%, 6個月目標價為70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