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此方治療積熱上沖而致目赤腫痛,口舌生瘡;或外科瘡瘍,見有心胸煩熱,大便於結者

瀉心湯

【出處】《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10克), 黃連(5克), 黃芩。

【功效】瀉火燥濕。

【主治】邪火內熾, 迫血妄行, 吐血、衄血;或濕熱內蘊而成黃疸, 胸痞煩熱;或積熱上沖而致目赤腫痛, 口舌生瘡;或外科瘡瘍, 見有心胸煩熱, 大便於結者。

【用法】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頓服之。

【原文】《金匱要略•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心氣不足, 吐血、衄血, 瀉心湯主之。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婦人吐涎沫, 醫反下之, 心下即痞, 當先治其吐涎沫, 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 乃治痞, 瀉心湯主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