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學霸組團作弊,德系大佬們的壟斷門究竟為哪般?

大眾、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 每一個單獨拎出來, 就都是響噹噹的德系大佬, 但凡有個風吹草動, 就是整個汽車圈關注的物件。

就像此前當大眾被牽扯進“排放門”醜聞時, 就引起了輿論一片的譁然, 不過在天價罰單開出之後, 排放門的陰影也開始逐漸散去。

然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據德國《明鏡》報導, 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大眾集團及其子公司奧迪和保時捷、寶馬、戴姆勒等德國汽車生產商以不同工作組的形式舉行秘密會議, 就技術、成本、供應商, 甚至最近深陷醜聞的柴油車尾氣處理系統達成一致。

簡單來講, 就是德系車企在二十年前就聯合組建了一個大型卡特爾壟斷組織, 多年來一直壟斷市場以獲取高額利潤。

鏡報援引了大眾向德國聯邦反壟斷局提供的“不當行為坦白信”, 稱總共大概有200名工程師、60余個工作組分別用來討論柴油發動機、制動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 目的就是為了規避反壟斷法規。

這樣的消息, 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鏡, 快評君一直以為像賓士、寶馬、奧迪, 他們的日常畫風應該是像他們的文案廣告一樣, 一邊自賣自誇, 一邊互相使勁懟, 順便讓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也歡脫無比。

卻不想相愛相殺只是表像, 暗地裡, 大家早就抱團取暖, 結成友軍了, 這套路太深, 大概還是英國的前首相邱吉爾看的比較透徹, 沒有永遠的朋友, 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只有永遠的利益, 因勢利導, 一拍即合, 快評君這番腦補, 應該沒毛病。

言歸正傳, 歐盟的反壟斷法一向以嚴苛著稱, 從傳統的汽車製造到新興的互聯網, 各個行業可以說都是吃過罰單的, 像此前, 歐盟委員會就以涉嫌操縱利率, 向花旗、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等6家銀行開出17.1億歐元的罰單, 從而創下歐盟對此類反壟斷罰款的最高紀錄。

明知歐盟的眼裡不容沙, 德系車企們怎麼就偏偏上趕著往槍口上撞呢?講真的, 反壟斷法實行的初衷就是禁止形成市場壟斷, 鼓勵和保護市場競爭, 從而使所有企業都能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發揮潛力。

而德系的口碑和競爭力都不是吹出來的, 憑藉自身實力和正當的競爭, 取得同樣的成績並不算難,可他們偏偏就選擇了依靠這個“聯盟”,獲取壟斷帶來的超額收益,簡直學霸還要組團作弊一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事實上,合法的資訊交流以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促進彼此的提升,而正當的競爭同樣可以化壓力為動力,助力發展,而德系的大佬們卻20年如一日走在一條歪路上,聯手蒙住了一群群消費者,這可真沒法而開脫。

不過,通過不正當的競爭方式牟利的行為,顯然是要付出代價的,目前,涉嫌“壟斷門”對德系汽車的影響已經出現,各大車企的股票已經出現不同跌幅。7月25日,寶馬下跌2.54%,大眾下跌2.40%,戴姆勒下跌2.66%。

而經過接下來的深入調查之後,等待著這些德系大佬們,很可能就是歐洲監管部門與同樣對德系車眼紅許久的美國市場給出的有一張天價罰單了。

取得同樣的成績並不算難,可他們偏偏就選擇了依靠這個“聯盟”,獲取壟斷帶來的超額收益,簡直學霸還要組團作弊一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事實上,合法的資訊交流以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促進彼此的提升,而正當的競爭同樣可以化壓力為動力,助力發展,而德系的大佬們卻20年如一日走在一條歪路上,聯手蒙住了一群群消費者,這可真沒法而開脫。

不過,通過不正當的競爭方式牟利的行為,顯然是要付出代價的,目前,涉嫌“壟斷門”對德系汽車的影響已經出現,各大車企的股票已經出現不同跌幅。7月25日,寶馬下跌2.54%,大眾下跌2.40%,戴姆勒下跌2.66%。

而經過接下來的深入調查之後,等待著這些德系大佬們,很可能就是歐洲監管部門與同樣對德系車眼紅許久的美國市場給出的有一張天價罰單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