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的女裝真的很開放麼?其實她們已經領先時尚界1300年

在我們一般人的慣性思維裡,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無論是人們的思想, 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 而唐朝婦女們更是喜歡穿暴露“事業線”的低胸裝。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

唐朝的服飾其實最初是有漢服與胡服之分的。 由於唐朝採取開放政策, 對西域、吐蕃的服飾兼收並蓄, 因而兩者相互融合, “渾脫帽”、“時世妝”在當時非常流行。 至於女裝, 則以“裙、衫、帔”三件套為主。 而且按照年代, 初唐(武則天時代)、盛唐(楊貴妃時代)與晚唐(崔鶯鶯時代)婦女服飾也各有不同。

章懷太子墓壁畫, 前甬道東壁, 侍女圖

我們現在印象中唐朝婦女的“袒胸裝”主要由之前的傳統襦裙演變而來。 所謂襦裙服是指唐代女子上身穿著短襦或衫, 下身著長裙, 加半臂, 以披帛與肩上做裝飾的封建社會女子傳統裝束。 其最突出的特點是袒領的出現。 領口開的非常低且大,

可以看到女性的乳溝這種服飾形態通常不著內衣, 將胸部坦露以此展示女性豐滿的胸部, 據考證這種服飾只有在盛唐時期, 且只有貴族女性才能穿開胸衫, 嬪妃公主允許袒露胸部, 歌舞妓女也可以半裸胸以取悅人, 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

此外, 唐朝婦女也喜著西域裝, 也就是所謂的胡服。 羃籬、幃帽、回鶻裝、胡帽和靴。 幕籬和帷帽都是為婦女出行時, 為了遮蔽臉容, 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帽子。 回鶻裝的特點是翻折領連衣窄袖長裙, 衣身寬大, 下長曳地, 腰際束帶。 回鶻裝的造型, 與現代西方某些大翻領寬鬆式連衣裙款式相似, 是古代綜合希臘、波斯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產物。

當時還有一種流行的穿著方式是在長衣外面罩一件半袖短外褂, 稱為“半臂”。 其實也就是這短袖在外長袖在裡, 仔細想來, 這不就是現代很流行的仿棒球服麼。 原來, 我們流行的東西早在1300多年前古人就玩過了。 當然了, 究其根本, 所有衣服再怎麼變也無非是領子袖子而已,

人類歷史幾千年, 能動的花樣早都嘗試過了, 實在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