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繞過遊學團的坑?(延伸閱讀)

慎選機構,查資質證件

遊學項目層出不窮,家長在選擇時務必擦亮眼睛。 很多遊學機構辯稱自己有“留學”資質,但是“留學”不等於“遊學”“研學”,只要涉及旅遊業務,就必須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 所以,家長們要審核遊學機構是否具有營業執照、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出境旅遊業務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資質證件,為孩子出行把好關。

家長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學習階段選擇遊學、研學內容及目的地,關注孩子的需求,結合自身經濟條件,尤其要注意師資配備與課程規劃。 理想的遊學產品應該能深入當地社區和普通居民的生活,在一個遊學目的地至少停留兩星期以上,和當地人同吃同住,深入體驗當地的文化、教育、習俗,鍛煉不同的思維模式,真正融入異國環境,而不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

當心低價,看條款細節

短短數日費用過萬的遊學專案,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家長們在挑選時,要貨比三家,量力而行。 應該仔細研究和比較遊學活動專案表,注意價格中包含的內容細節和表述,比如是否包含住宿、交通、景點門票和一日三餐等費用。 不同學校的課程、不同標準的餐食等都會產生價格差異,特別是在美國、英國等熱門國家,路過與去過,“隨便看看”與“導遊講解”,價格差別很大。 但正常情況下,因機票、食宿等主要費用波動不大,正規機構的報價之間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如果一家機構在價格上有明顯優勢,家長們需格外警惕,不排除該遊學機構在某些方面打了“埋伏”。 畢竟,品質才是遊學的保證,打著優惠的幌子提供低端的遊學服務,會使原本美好的遊學失去真正意義,消費者得不償失。

留存合同,要正式發票

魚龍混雜的遊學市場,維權難的問題一直存在。 現行全國指導性《出境旅遊合同》中沒有涉及關於“學”的約定。 學生短期出國遊學,一般屬因私出境的個人行為,如遇到問題,很多不規範的遊學機構並不能提供相應的保障措施。 家長需要提前與旅行社或培訓機構溝通好,包括參觀學校、上課內容、時間地點、師資情況、寄宿家庭標準等,都應作為補充條款寫進合同。

家長們要與遊學機構簽訂正規的旅遊合同。 在簽合同時,要明確細節和雙方權利義務,對於模糊不清、表述不明的條款,在補充約定中注明其真實意思。 遊學費用要匯入機構的公賬,並索要正式發票,儘量避免匯入個人帳戶。 如果發生意外事件或糾紛,留存的合同、發票等憑證將是維權的有力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