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新川創新科技園將打造啥樣的社區?三個方案已出爐

由四川省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成都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四川省建設科技協會主辦, 新川創新科技園承辦的“新川杯”四川省第二屆綠色建築創意競賽已經進入最後的評審階段, 現在全部的評委已經完成評分, 諸多獎項也已經塵埃落定。

鄰里中心又稱街坊中心, 是源於新加坡的新型社區服務概念, 其實質是集合了多種生活服務設施的綜合性市場。 鄰里中心作為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於一體的“居住區商業中心”, 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以下是新川科技園鄰里中心的方案設計前三名

參賽團隊:NO.26 成都惟尚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參賽人員:沈茂良、李良驥、周紅軍、盧乙淨、楊進洪

主題:夢花園

設計理念/特色:

我們想為深居鋼筋水泥叢林的人們創造一個更開闊、更舒適的交往空間, 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 尋回人們在城市裡,

在社區裡的情感歸屬地。

集約用地, 最大化提供鄰里間交流的平臺:

採用 “漂浮式設計”, 將鄰里中心的建築主體置於“空中”, 而將主體之下的空間讓給城市公園, 從而使得城市公園的面積得以成倍的延伸, 將節約的土地反哺給城市, 提供給市民最大化的活動空間。

找尋情感歸屬地, 營造人性化的空間:

站起來的城市開放空間:將用地輕輕拎起, 形成一個緩和的拱形曲線, 創造出一個新的有坡度的城市公園, 環境及參與其中的人都成了站起來的風景。

承載本地氣候特徵的成都院落文化:院落的記憶植根于成都人的血脈的深處, 我們將6個大小各異的院落分散設置於建築中各個不同的角落。 同時, 精心佈置的 “花園式景觀步道”將各個院落巧妙的串聯起,

形成一個更大範圍的立體的院落式空間, 在吻合本地氣候特徵的同時, 為市民找到腦海深處的生活烙印。

這裡有沒有牆的農貿市場, 這裡有陽光、清幽的養老中心, 這裡有可延展的社區活動中心, 這裡更有可延續的、面向未來的綠色。

(2名, 排名不分先後)

參賽團隊:NO.28 中維國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V2工作室

參賽人員:羅旭、蘭濱 、彭馨 、陳健、劉江

參賽團隊:NO.65 成都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參賽人員:陳佩佩、芮光鈺、黃雯婧、石玉磊、帥慶源

(3名, 排名不分先後)

參賽團隊:NO.10 四川洲宇華洲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參賽人員:柴玲、聶雋、喻鵬、胡暐昱、徐建兵、付曉濤、張傑

參賽團隊:NO.47 四川成都瑞康建築設計院

參賽人員:易立、陳其剛、陳民、蔣德海

參賽團隊:NO.97 廣西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參賽人員:駱燕文、李一剛、黃南雄、蒙泳君、何玉婷、倪軼蘭、何江

《四川觀察》編輯 紀元

參賽人員:易立、陳其剛、陳民、蔣德海

參賽團隊:NO.97 廣西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參賽人員:駱燕文、李一剛、黃南雄、蒙泳君、何玉婷、倪軼蘭、何江

《四川觀察》編輯 紀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