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寰行中國2:風從西邊來》自序

《風從西邊來》自序

風從西邊來, 吹走了往昔, 吹來了記憶, 夾雜著一絲痛楚;風從西邊來, 讓這裡刀光劍影、胡馬飛天;風從西邊來,

讓這裡星羅邊陲、殘陽似血;風從西邊來, 讓這裡大漠流沙、車轍無痕⋯⋯無論是睜眼看西方, 還是西學東漸, 及至西仿洋務, 西方是近世中國繞不過去的一段灰色往事和迷人嚮往。

與近世中國不同, 在更早的中國, 探尋家們, 看到的是帝國的威嚴和佛祖的召喚;詩人們,

看到的是吊古悲懷之地;將士們, 則看到了刀光劍影的邊塞陣地。

而現在, 絲綢之路[1]告別了神祇、軍士和商賈, 更多的是遊客足跡和殘存古跡。

文化從來不應該被遺忘。 它在任何文明時期都殊途同歸, 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 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不同的區域文化創造了諸如進取、敢為、融合、包容、大同的文化精髓, 但是不同的文化帶之間相互牽扯和融合, 甚至會有衝突。 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 即下一代也認同、共用上一代的文化, 不同地區尊重不同局域的文化, 那麼, 文化就有了傳續和共用的功能。

絲綢之路就是這樣一個允許文化往來和交融的地帶, 尤其是西域, 遠離各大帝國的核心, 作為各地文化交會的邊緣地帶, 他們通過絲綢、佛像、文書和戰馬, 讓文化在貿易和佔領中融會、衍化。

它以西漢時期長安[2]為起點, 經河西走廊到敦煌。 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3]、於闐[4]、莎車[5], 穿越蔥嶺[6]到大月氏、安息[7],

往西到達條支[8]、大秦[9];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10]、疏勒[11], 穿越蔥嶺到大宛[12], 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 不可否認, 古絲綢之路讓中國的黃河文化、恒河文化與古希臘文化、波斯文化產生了化學反應。

位於絲綢之路幹線上的一些地域, 如狹義的西域——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吐魯番盆地,

一些西域綠洲王國, 它們的命運與絲綢之路通暢息息相關。 絲綢之路的中轉貿易是這些綠洲王國的重要收入, 文化的繁榮依賴于東西方文明的傳播與滲透。 因此, 這些綠洲王國都要極力維護絲綢之路的通暢。 在絲綢之路沿線有許多這樣的城鎮:西域絲路南道的于闐、樓蘭, 北道的龜茲、焉耆、高昌[13], 河西的敦煌、武威, 以及中原地區的固原、長安。

文化交流所能達到的深遠程度常常依賴於個人背後的國家意志。我們在慨歎漢代張騫、明代鄭和的非凡之舉的時候,不要忘記,類似的探險家不勝枚舉。唐代楊良瑤,在德宗貞元元年(785年)受命出使阿拉伯半島的黑衣大食,他從廣州出發,走海上絲路,經過3年多的時間,完成聯絡大食、夾擊吐蕃的政治使命,返回大唐。楊良瑤從海路出使大食是因吐蕃乘安史之亂,攻佔了河西,並向西域推進。

戰爭不僅讓兩國來使舍近取遠,也讓文化交流蒙上了悲劇色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兵敗黑衣大食。許多中國工匠從戰爭地怛羅斯[14]被掠到阿拔斯王朝治下的阿拉伯領土,中國的造紙術、陶瓷技術也可能隨之傳入兩河流域。傳奇的寰行者杜環也在俘虜之列,他在海外飄零11年,曾遊歷西亞、北非,成為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這位《通典》著者杜佑的族子最後返航之地是衣索比亞馬薩瓦港,終於在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搭乘波斯船舶返回中土廣州。

每一個人在絲綢之路上的踟躕前行,都是一次非凡的文化之旅,鑿空與點亮了天各一方的荒漠和燈塔。

每一個人在絲綢之路上的重新遊歷,都是一次思我的心靈旅途,沉澱與頓悟了歸去來兮的絕響和傳奇。

在我們重走絲綢之路的每一天,面對窗外閃過的不同風景,感受著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壯麗、磅礴、旖旎、溫潤⋯⋯各種中國之態,紛至遝來。

讓我們一起出發,心向而往之。

周海濱

2016年1月17日

[1]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 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國》裡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絲綢之路)一名。他對絲綢之路的經典定義是:“西元前114年至西元127年間,連接中國與河中(指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以及中國與印度,以絲綢之路貿易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線。”這個說法很快得到東西方眾多學者的贊同。英國人稱“SilkRoads”;法國人稱“La Route de la Soie”;日本人則稱“絹の道”或音譯為“シルクロ一ド”。

[2]東漢時為洛陽。

[3]樓蘭,今新疆羅布泊。

[4]於闐,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

[5]莎車,今天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緣。

[6]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

[7]安息,西元前247年至西元224年為帕提亞帝國。今伊朗境內。

[8]條支,今伊拉克境內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

[9]大秦,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

[10]龜茲,今新疆庫車。

[11]疏勒,今新疆喀什。

[12]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

[13]高昌,今新疆吐魯番。

[14]怛羅斯,今哈薩克塔拉茲附近。

文化交流所能達到的深遠程度常常依賴於個人背後的國家意志。我們在慨歎漢代張騫、明代鄭和的非凡之舉的時候,不要忘記,類似的探險家不勝枚舉。唐代楊良瑤,在德宗貞元元年(785年)受命出使阿拉伯半島的黑衣大食,他從廣州出發,走海上絲路,經過3年多的時間,完成聯絡大食、夾擊吐蕃的政治使命,返回大唐。楊良瑤從海路出使大食是因吐蕃乘安史之亂,攻佔了河西,並向西域推進。

戰爭不僅讓兩國來使舍近取遠,也讓文化交流蒙上了悲劇色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兵敗黑衣大食。許多中國工匠從戰爭地怛羅斯[14]被掠到阿拔斯王朝治下的阿拉伯領土,中國的造紙術、陶瓷技術也可能隨之傳入兩河流域。傳奇的寰行者杜環也在俘虜之列,他在海外飄零11年,曾遊歷西亞、北非,成為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這位《通典》著者杜佑的族子最後返航之地是衣索比亞馬薩瓦港,終於在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搭乘波斯船舶返回中土廣州。

每一個人在絲綢之路上的踟躕前行,都是一次非凡的文化之旅,鑿空與點亮了天各一方的荒漠和燈塔。

每一個人在絲綢之路上的重新遊歷,都是一次思我的心靈旅途,沉澱與頓悟了歸去來兮的絕響和傳奇。

在我們重走絲綢之路的每一天,面對窗外閃過的不同風景,感受著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壯麗、磅礴、旖旎、溫潤⋯⋯各種中國之態,紛至遝來。

讓我們一起出發,心向而往之。

周海濱

2016年1月17日

[1]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 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國》裡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絲綢之路)一名。他對絲綢之路的經典定義是:“西元前114年至西元127年間,連接中國與河中(指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以及中國與印度,以絲綢之路貿易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線。”這個說法很快得到東西方眾多學者的贊同。英國人稱“SilkRoads”;法國人稱“La Route de la Soie”;日本人則稱“絹の道”或音譯為“シルクロ一ド”。

[2]東漢時為洛陽。

[3]樓蘭,今新疆羅布泊。

[4]於闐,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

[5]莎車,今天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緣。

[6]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

[7]安息,西元前247年至西元224年為帕提亞帝國。今伊朗境內。

[8]條支,今伊拉克境內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

[9]大秦,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

[10]龜茲,今新疆庫車。

[11]疏勒,今新疆喀什。

[12]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

[13]高昌,今新疆吐魯番。

[14]怛羅斯,今哈薩克塔拉茲附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