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花10.60億買了家A股公司 大生農業金融(01103)離上漲僅隔個“上交所”

前有萬達“賣賣賣”的新聞刷屏, 後有新晉“首富”許家印的消息轟炸, 大生農業金融(01103)掌門人蘭華升似乎也不甘人後, 接連造出巨大聲響:

先是商討分拆大生農業金融的路橋建設業務在港交所主機板獨立上市的可行性, 緊接著抽空遠赴山東接A股公司江泉實業(600212)的盤。

智通財經APP獲悉, 7月27日, 江泉實業在上交所發佈公告, 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寧波順辰通知, 寧波順辰當日與深圳市大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定》, 將以10.60億(單位下同)的代價將手中的6840.32萬股A股無限售流通股股票全部“甩”給深圳市大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若股份轉讓落實, 江泉實業的實際控制人將變為蘭華升。

如此大的代價, A股頓時“吵翻天”:一方面覺得一個殼股能火速以溢價67%的價格找到接盤俠的確厲害, 另一方認為大生農業借殼的目的極有可能是嫁接部分業務, 做只安靜的“H+A股”, 與大生農業金融形成協同效應, 但也不排除回A股的可能。

縱然猜測不斷, 但A股的“吵鬧”絲毫未傳到港股, 截至7月28日, 大生農業金融盤面多個時段跌破1.4%, 最終收盤時才得到回升, 報價與上一個交易日持平, 為0.71港元, 成交量4827.65萬股, 成交額3398.67萬港元。

“娶”了燙手山芋?

分拆業務獨立上市, 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 都是難得的重磅利好。 奈何港股市場並不買此類“消息”的賬, 一經公告, 大生農業金融便開始下挫, 並蔓延至今。 截至7月27日, 該股區間跌幅接近6個點, 市值蒸發了約3.5億港元。

或許看到這樣結局, 大生農業金融的母公司大生農業看不過去了, 立即與A股公司江泉實業做了一筆大買賣:

7月27日, 江泉實業表示, 收到控股股東寧波順辰通知, 寧波順辰當日與深圳市大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定》。 寧波順辰擬將其持有的江泉實業6840.32萬股A股無限售流通股股票轉讓給深圳市大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轉讓價格為15.50元/股(轉讓價比股票二級市場交易價溢價了67%), 總價款為10.60億。

上述股權占江泉實業股份總數的13.37%。

如本次股份轉讓最終實施完成後, 寧波順辰則不再持有江泉實業的股份。 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深圳市大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 實際控制人將由鄭永剛變更為蘭華升。

只不過, 易主公告發佈不到兩小時, 江泉實業便被上交所盯住了, 向其問詢包括如本次股權轉讓事項後續是否存在可能終止的重大風險;本次股權轉讓價格對比公司股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有較高溢價, 溢價幅度超過60%;讓大生農業詳細披露其股權結構、主營業務情況、主要財務資料, 說明受讓公司股份的資金來源和具體安排等問題。

面對多重質疑, 江泉實業“如坐針氈”, 在7月28日趕緊宣佈短暫“停牌”, 積極準備材料去了。

同時, 因涉及讓大生農業“交代”自己家底, 原本的利好也沒有讓港股的大生農業金融“沾光”, 反而是跌跌撞撞, 僅在最後收盤階段, 股價才勉強與上一個交易日持平。

大生農業火速接盤

事實上, 公司易主並不少見, 為何上交所單對大生農業看中的公司如此“上心”?這還得從江泉實業實際控制人寧波順辰“神乎其神”的賣殼藝術說起。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 在接觸大生農業的前一日, 江泉實業其實一直在與上海超聚接觸。 6月8日, 寧波順辰與上海超聚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書》, 寧波順辰擬將其持有的江泉實業6840.3萬股A股無限售流通股股票(占江泉實業股份總數的13.37%)轉讓給上海超聚。

按協議, 股權轉讓價格為15.5元/股, 而本次交易停牌前一交易日, 江泉實業的收盤價為7.42元/股,溢價109%。預計代價為10.6億。要知道,這6840.3萬股是寧波順辰以8.67元/股的價格格購買的,兩年的時間就讓其價值上漲近2億,寧波順辰確會做生意。

同樣,因溢價太多,上交所立即發函調查,要求江泉實業說明股權轉讓定價的依據、合理性,以及高溢價的主要考慮,並充分揭示相關風險。對此,江泉實業於6月12日晚間回復稱,本次交易對價系由上海超聚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業務發展前景等情況做出判斷,並與寧波順辰協商一致後確定的。

有理有據,江泉實業多日觸及“漲停板”,股價區間漲幅超21個點,大小股東“爽歪歪”。

看到股價向好,雙方轉讓協定進程了逐步加快,6月15日,上海超聚支付了寧波順臣誠意金3000萬元,並聘請財務顧問和律師對上市公司進行了全面的盡職調查。

就在業內猜測轉讓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偏偏上海超聚突然按下“暫停鍵”,認為雙方在股份轉讓款支付時間、支付方式上無法達成一致。7月26日,江泉實業收到控股股東寧波順辰通知,已與上海超聚簽署了《關於終止的協議》。

不到一天,寧波順辰便拉來了大生農業接盤,速度快的令人害怕。你急著套利究竟在搞什麼玩意?於是,上交所連夜再次發函詢問,老老實實說明此次交易的可行性及高溢價的合理性。

借殼或為做“H+A”股

看完了故事,再來說說大生農業接盤的目的。

據業界討論,認為大生農業借殼的目的極有可能是嫁接部分業務,做只安靜的“H+A股”,最終與大生農業金融形成協同效應,但也不排除回A股的可能。

智通財經APP分析認為,回A股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大生農業金融剛剛才宣佈將分拆路橋業務獨立IPO。財報顯示,2016年,該公司路橋建設業務營業額約為12.40億(2015年:約為12.63億),占總營業額約8.6%。毛利約為2.32億(2015年:約2.05億),同比上升約13.0%。受益期內開工的多為建設週期較長的項目,毛利率水準也由2015年的約16.3%上升期內約18.8%。

因為營收占該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較大,分拆的確會影響總體收入表現,但因為有母公司的資產扶持以及供應鏈服務業務、農業金融業務的增長趨於穩定,長遠來看,並不會讓大生農業金融陷入“顆粒無收”的窘境。那麼,從這方面就沒有回過A股的必要。

既然不回A,那“H+A”顯然是大概率的事情了。大生農業金融目前市值61億港元,日平均成交量約700萬股,無論市值還是流動性都存在提升的需求。

而借助“H+A”的優勢,勢必能發揮協同作用。由於大生農業的H股發行在前,借殼來的江泉實業就成了該股公司後來的資產,根據流動性歸來,A股股價一般都會高於H股,因此,A股的發行只會增厚H股股東的權益,而不會損害H股股東的利益。如此一來,“H+A”就是H股股東也會積極支持。

另外,儘管江泉實業從事的是發電、鐵路專用線運輸、建築陶瓷、木材貿易等業務,但不要忘了,大生農業金融前身也是做石化產品貿易、路橋建設的,所以,一旦“官宣”交割,業務融合應該不成問題。

綜上所述,花10億取得一家A股公司,對當前的大生農業並不見得是“虧本買賣”。而結合大生農業金融目前的跌勢來看,該公司或會因“A股”的曝光量帶來利好。只不過,這一憧憬得先過上交所的關。(田宇軒/文)

江泉實業的收盤價為7.42元/股,溢價109%。預計代價為10.6億。要知道,這6840.3萬股是寧波順辰以8.67元/股的價格格購買的,兩年的時間就讓其價值上漲近2億,寧波順辰確會做生意。

同樣,因溢價太多,上交所立即發函調查,要求江泉實業說明股權轉讓定價的依據、合理性,以及高溢價的主要考慮,並充分揭示相關風險。對此,江泉實業於6月12日晚間回復稱,本次交易對價系由上海超聚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業務發展前景等情況做出判斷,並與寧波順辰協商一致後確定的。

有理有據,江泉實業多日觸及“漲停板”,股價區間漲幅超21個點,大小股東“爽歪歪”。

看到股價向好,雙方轉讓協定進程了逐步加快,6月15日,上海超聚支付了寧波順臣誠意金3000萬元,並聘請財務顧問和律師對上市公司進行了全面的盡職調查。

就在業內猜測轉讓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偏偏上海超聚突然按下“暫停鍵”,認為雙方在股份轉讓款支付時間、支付方式上無法達成一致。7月26日,江泉實業收到控股股東寧波順辰通知,已與上海超聚簽署了《關於終止的協議》。

不到一天,寧波順辰便拉來了大生農業接盤,速度快的令人害怕。你急著套利究竟在搞什麼玩意?於是,上交所連夜再次發函詢問,老老實實說明此次交易的可行性及高溢價的合理性。

借殼或為做“H+A”股

看完了故事,再來說說大生農業接盤的目的。

據業界討論,認為大生農業借殼的目的極有可能是嫁接部分業務,做只安靜的“H+A股”,最終與大生農業金融形成協同效應,但也不排除回A股的可能。

智通財經APP分析認為,回A股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大生農業金融剛剛才宣佈將分拆路橋業務獨立IPO。財報顯示,2016年,該公司路橋建設業務營業額約為12.40億(2015年:約為12.63億),占總營業額約8.6%。毛利約為2.32億(2015年:約2.05億),同比上升約13.0%。受益期內開工的多為建設週期較長的項目,毛利率水準也由2015年的約16.3%上升期內約18.8%。

因為營收占該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較大,分拆的確會影響總體收入表現,但因為有母公司的資產扶持以及供應鏈服務業務、農業金融業務的增長趨於穩定,長遠來看,並不會讓大生農業金融陷入“顆粒無收”的窘境。那麼,從這方面就沒有回過A股的必要。

既然不回A,那“H+A”顯然是大概率的事情了。大生農業金融目前市值61億港元,日平均成交量約700萬股,無論市值還是流動性都存在提升的需求。

而借助“H+A”的優勢,勢必能發揮協同作用。由於大生農業的H股發行在前,借殼來的江泉實業就成了該股公司後來的資產,根據流動性歸來,A股股價一般都會高於H股,因此,A股的發行只會增厚H股股東的權益,而不會損害H股股東的利益。如此一來,“H+A”就是H股股東也會積極支持。

另外,儘管江泉實業從事的是發電、鐵路專用線運輸、建築陶瓷、木材貿易等業務,但不要忘了,大生農業金融前身也是做石化產品貿易、路橋建設的,所以,一旦“官宣”交割,業務融合應該不成問題。

綜上所述,花10億取得一家A股公司,對當前的大生農業並不見得是“虧本買賣”。而結合大生農業金融目前的跌勢來看,該公司或會因“A股”的曝光量帶來利好。只不過,這一憧憬得先過上交所的關。(田宇軒/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