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英國為什麼在最新航空母艦上使用一個世紀前被自己淘汰的設計,實在是令人費解

英國外交大臣稱將在南海部署最新航母

英國外交大臣伯里斯詹森週四在澳大利亞發表講話時表示:“我們將在這兩艘新的巨型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上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讓它們在南海航行自由。 ”

伊莉莎白女王號

“伊莉莎白女王號”是英國新一代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首艦, 2007年下達訂單, 2014年下水, 2017年6月試航, 預計今年年底正式交付海軍, 並將在2020年形成作戰能力。 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它的姊妹艦威爾士親王號將成為英國皇家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艦。 它們的目的是多用途的載體, 可適應完成多種角色。 兩艘航母未來的母港都為朴資茅斯海軍基地。

一個世紀前自己淘汰的設計再啟用

“伊莉莎白女王”航空母艦是世界上首艘使用雙艦島的航空母艦, 兩個艦島分別用於作戰指揮和航空調度。 據英國海軍所說,

如此設計有利於航空母艦的電磁相容和增強航母的戰時生還能力, 當一個艦島受到攻擊後, 另外一個艦島仍然能滿足作戰需求。

雙艦島設計

其實雙艦島航母設計並非是首次出現, 第一次出現雙艦島設計也是在英國, 上世紀初世界首艘全通式航空母艦誕生於英國,

它就是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百眼巨人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外型的船艦, 但因為其起初並非作為航空母艦而設計, 百眼巨人號最初為義大利羅亞德·薩包多公司建造的遠洋郵輪“羅梭伯爵號”, 由格拉斯哥的威廉比爾德莫爾公司建造。 於1914年放下龍骨, 然而在它下水前就因一戰停工, 在1916年被英國皇家海軍買下, 並改裝為航空母艦。 而只能說具有現代航艦的雛型(第一艘以航空母艦的設計而建造船隻為日本海軍的鳳翔號航空母艦)。

百眼巨人號

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在設計之初, 就打算在夾板的兩側安裝上層艦島, 1916年11月在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所屬風洞進行模型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這種雙艦島設計不僅會造成氣流紊亂, 船隻整體強度也會出問題, 阻礙飛行, 因而取消了飛行甲板以上所有的上層建築, 形成了無艦島航空母艦。

英國作為使用航母最久的國家, 其擁有整套航母設計、製造、使用的體系, 並且在一個世紀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那麼“伊莉莎白女王號”為什麼還要採用一個世紀前被自己淘汰的設計方案?這一點很難理解。

雙艦島設計弊病多, 艦島小型化是主流

眾所周知知, 當今世界主流的航空母艦, 無論是蘇系航空母艦, 還是美國航空母艦都採用單艦島。 並且最新服役的“福特號”和我國今年剛下水的首艘國產航母, 在設計上都盡力將艦島小型化。 如此設計首先是為了減少雷達反射面, 提升艦艇隱身性能, 其次有利於增大航空母艦的甲板的使用面積。 而“伊莉莎白女王號”在這兩點上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由於兩個艦島的存在, 必將造成航空母艦上氣流紊亂, 加之艦載機在起降過程中所產生的尾流, 這種現象將更加嚴重。 兩個艦島還將打亂航空母艦甲板的佈局,並減小甲板的實際使用面積。在相同噸位下,艦載機的數量將減少,進一步降低其作戰性能。

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

在武器裝備的設計和使用方面,並不是說標新立異和最新技術就是最好的。尤其是像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裝備。必須將可靠性放在首位,然後加入一定比例的技術革新,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沒有採用萬眾期待的電磁彈射或蒸汽彈射,而是依然使用滑躍起將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加大了新技術的應用,其艦島的小型化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航空母艦是一個保衛國家主權和走向遠洋的大國重器,在這裡也衷心祝願祖國的航母事業順利發展。

兩個艦島還將打亂航空母艦甲板的佈局,並減小甲板的實際使用面積。在相同噸位下,艦載機的數量將減少,進一步降低其作戰性能。

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

在武器裝備的設計和使用方面,並不是說標新立異和最新技術就是最好的。尤其是像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裝備。必須將可靠性放在首位,然後加入一定比例的技術革新,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沒有採用萬眾期待的電磁彈射或蒸汽彈射,而是依然使用滑躍起將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加大了新技術的應用,其艦島的小型化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航空母艦是一個保衛國家主權和走向遠洋的大國重器,在這裡也衷心祝願祖國的航母事業順利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