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英脫歐程式啟動 市場反應緣何平淡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首相特蕾莎·梅將於本月29日宣佈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 正式開啟英國“脫歐”程式。

對於3月29日之後的談判進程, 各方認為, 歐盟將把握初期談判的節奏和主要內容, 同時預計歐盟成員國將利用隨後的4周至6周時間討論歐盟談判方案草案, 並在隨後的歐盟峰會上授權歐盟首席談判代表邁克爾·巴尼爾根據方案與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大衛·大衛斯談判。 有分析稱, 考慮到未來歐盟內部的協調以及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選, 真正的談判有可能在6月份開始。

“脫歐”程式啟動

按照歐盟法律,

英國應於2019年年初完成脫歐談判。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 特雷莎·梅將致信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 告知他們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式決定, 並期待儘早開始同歐盟談判。 該發言人稱, 英國駐歐盟大使已于當天早些時候將這一決定告知歐洲理事會。

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表示, 歐盟在收到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信函後,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將向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分發他草擬的談判指導原則, 之後, 圖斯克還需要籌備27國領導人峰會, 就談判原則達成一致。

按照歐盟法律, 一旦英國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歐”程式, 英國應於2019年年初完成與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的談判;如需延長談判, 必須得到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

英國廣播公司把英國脫歐調侃為是和歐盟間的“離婚”, 那麼分手前雙方需要談些什麼呢?

錢!歐盟可能會向英國索要天價分手費, 英國也已經同意支付先前在歐盟預算中承諾的份額。 英國廣播公司預計分手費將高達500億英鎊。

人!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國家人員以及生活在歐盟的英國人, 在英國脫歐後是否還能生活在對方境內?相應的條款會有怎樣的變化?

關係!分手後的雙方, 會維持怎樣的關係?尤其是在脫歐談判達成之前, 雙方如何相互做生意?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CNBC指出, 在英國宣佈啟動脫歐時間之後, 歐盟的回應也是一切準備就緒。 接下來對於退出條款和貿易談判將會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 其他議題,

比如邊境安全協定, 國際制裁合作、相關機構的遷移、環保責任等以下問題都將成為接下來歐盟和英國之間通過談判來解決的利益關係。

在特雷莎·梅備受關注的演講中表示:“我們尋求新的、對等的夥伴關係, 以獨立自治的英國之姿與我們的朋友以及歐盟的盟友進行來往。 ”

當前, 英歐雙方在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的觀點和態度, 雙方都意識到今後兩年的談判難度將是“前所未有的”。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連用了三個“非常”強調談判的困難程度, 大衛斯也表示, 這將是最為複雜的談判”。

金融行業如何應對

英國“脫歐”的代價或將是失去1/5的外國投資。

據彭博報導, 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的高管表示, 根據英國首相特裡莎·梅設定脫歐時間表,

他們正在準備將員工和業務從倫敦轉移到歐盟其他地方。

高盛投資銀行聯席主管理查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在英國脫離歐盟之後, 該行初步將遷走數百名倫敦雇員, 並擴充其他地方的辦公室。 理查還表示, 如果英國與歐盟分手使得各銀行不能再容易地為整個地區的消費者和公司服務, 那麼英國脫歐對金融業的破壞就可能大於其他行業。 美國的銀行目前從倫敦的總部為整個歐盟地區服務, 而一旦英國脫離歐盟, 所謂的“護照權”就使得當前的這種模式不太可能持續下去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 高盛正在考慮把法蘭克福定為其歐盟中心, 並可能遷過去至多1000名員工, 其中包括交易員和高級管理人員。

當德國法蘭克福和法國巴黎在吸引眾多投行和高端人才到那裡謀求職位的時候, 波蘭則將目光瞄向了金融和技術人才。 雖然波蘭金融職位所能提供的薪水不能與提供高端金融職位的天文數字相比, 但是其可提供的職位數量卻非常巨大。

預計波蘭今年將會提供25000至30000個商業服務業的就業機會, 就職於瑞銀集團、高盛集團以及法國巴黎銀行等金融企業在波蘭的分支機搆。

2004年加入歐盟後, 很多波蘭人就紛紛前往英國工作, 而且許多人已經在那裡工作多年。 現在, 波蘭政府希望借英國脫歐的機會吸引這些人回國就業。 波蘭相關機構正在與七家大型金融公司合作制定計劃, 將更多工作機會轉移至波蘭, 這些職位主要來源於中層職能部門,比如風險管理和資訊技術部門。

除了金融行業,英國《衛報》指出,脫歐對英國醫療體系的衝擊表現得尤為明顯,在脫歐公投之後,由於缺乏在英國的工作保障承諾,願意留在英國服務的歐盟護士減少將近92%。根據英國皇家護理學院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脫歐公投結束後,願意加入英國國民健保系統服務的歐盟護士還有1304人,但到了12月份,僅剩96人。目前英國約有2.4萬個護士崗位缺口,加上未來10年約有三分之一的護士即將退休,醫療體系將面臨的嚴重的人才缺乏。

其次,是對英國科技企業的影響。英國科技界一向高產,全世界頂尖論文中16%源於英國。雖然該國沒有美國那麼多知名科技公司,卻培養出了ARM、勞斯萊斯和DeepMind等響噹噹的企業。作為繼德國之後世界第二大科研資金接收國,英國的公共研究基金有四分之一源于歐盟,而且這一比例近年來持續上升,但退歐後這一資金來源將被切斷。如今上百名科學家發出警告稱,脫歐將給科學界和大學院校帶來災難,不僅會嚴重影響英國的科學預算與科技創新,還會限制年輕科學家在歐洲的學術交流。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還擔心將來外國投資的流失。報導稱,去年歐盟在英國的投資超過7410億英鎊,股市融資超過1萬億歐元。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最新報告稱,英國“脫歐”的代價或將是失去1/5的外國投資。

市場反應平淡

市場如今已經或多或少消化了英國即將脫歐的事實。

歐洲即將啟動脫歐,這對市場來說有意味著什麼?

CNBC表示,不出意外的話,本月29日將標誌著開啟英國和歐盟之間長達兩年的脫歐博弈戰。《金融時報》評論稱,英國方面提前公佈啟動脫歐程式日期,部分原因在於希望金融市場能夠為持續至少兩年時間的談判做好準備,因為有關脫歐的重大聲明將無可避免地伴隨著英鎊的貶值。

德銀貨幣策略師喬治認為:“英國和歐盟在兩年內達成一份完整且雙方都十分滿意的協定是十分困難的,一旦存在這樣的風險,市場幾乎都會選擇拋售英鎊。很明顯,脫歐肯定會對經濟資料和消費者收入產生負面影響。”

在消息宣佈之後,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下跌0.6%,隨後又出現小幅反彈。股市方面,歐洲股指漲跌不一,英國富時100指數以微弱漲幅收盤。這說明市場已經或多或少消化了英國即將脫歐的事實。

如今,距離脫歐公投已經過去了九個月,從這個意料之外的公投結果出臺到這一進程最終確定再到正式啟動,全球市場在此期間已經經歷了反復波動。當前觸發脫歐條令最終時間的確定,反而讓投資者能夠專注于接下來的談判進程。

但有分析師警告稱接下來的進展以及其他歐盟國家是否會效仿英國啟動脫歐,都將是市場存在的風險因素。

美國羅素投資公司高級投資組合經理道格·戈登表示,脫歐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隨之而來的將會是風險的上升。包括法國、義大利以及其它歐洲國家的政權更迭都會存在不確定的因素,畢竟兩年之後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

綜合BBC、CNN等多家外媒的報導,雖然英國啟動脫歐程式也是歐洲風險的內容之一,但對於避險情緒的刺激可能並不會帶來明顯的效果。

首先,全球市場對於風險事件的韌性已然增強,其次,脫歐公投後,匯率貶值令英國經濟反受提振。去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及硬脫歐預期令英鎊雖然累計下挫了20.4%,但此間英國經濟非但未受衝擊,反而在製造業、零售業和旅遊業等方面獲得相對優勢。以脫歐公投為拐點,2016年三季度起英國經濟增速、製造業及服務業PMI乃至通脹水平均觸底回升。第三,英國脫歐公投至今市場早已經度過了該事件的短期影響。長期影響也未必悲觀: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3月8日的報告顯示脫歐後英國經濟仍將穩定增長,且到2021-2022財年英財政赤字有望降至0.7%,而2016財年為3.8%。

所以綜合以上三點來看,英國啟動脫歐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並不會給市場帶來太大的風險衝擊。

英國啟動脫歐程式之後,英國國內的發展前景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其中來自海外市場對英國的投資,特別是來自中國市場的投資趨勢是否會減緩亦引發了一些市場人士的擔憂。

其實英國脫歐的影響早在去年公投成功之後就已經出現了,隨後的時間不論是英國本身還是市場都在消化脫歐帶來的影響,而這一次正式脫歐,僅僅是完成一個收尾的工作,最壞的情況已在去年過去了,目前對於英國來說,更重要的反而是和歐盟完全脫離後的處境問題,勢必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或許這能給中英關係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年雙渡)

這些職位主要來源於中層職能部門,比如風險管理和資訊技術部門。

除了金融行業,英國《衛報》指出,脫歐對英國醫療體系的衝擊表現得尤為明顯,在脫歐公投之後,由於缺乏在英國的工作保障承諾,願意留在英國服務的歐盟護士減少將近92%。根據英國皇家護理學院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脫歐公投結束後,願意加入英國國民健保系統服務的歐盟護士還有1304人,但到了12月份,僅剩96人。目前英國約有2.4萬個護士崗位缺口,加上未來10年約有三分之一的護士即將退休,醫療體系將面臨的嚴重的人才缺乏。

其次,是對英國科技企業的影響。英國科技界一向高產,全世界頂尖論文中16%源於英國。雖然該國沒有美國那麼多知名科技公司,卻培養出了ARM、勞斯萊斯和DeepMind等響噹噹的企業。作為繼德國之後世界第二大科研資金接收國,英國的公共研究基金有四分之一源于歐盟,而且這一比例近年來持續上升,但退歐後這一資金來源將被切斷。如今上百名科學家發出警告稱,脫歐將給科學界和大學院校帶來災難,不僅會嚴重影響英國的科學預算與科技創新,還會限制年輕科學家在歐洲的學術交流。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還擔心將來外國投資的流失。報導稱,去年歐盟在英國的投資超過7410億英鎊,股市融資超過1萬億歐元。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最新報告稱,英國“脫歐”的代價或將是失去1/5的外國投資。

市場反應平淡

市場如今已經或多或少消化了英國即將脫歐的事實。

歐洲即將啟動脫歐,這對市場來說有意味著什麼?

CNBC表示,不出意外的話,本月29日將標誌著開啟英國和歐盟之間長達兩年的脫歐博弈戰。《金融時報》評論稱,英國方面提前公佈啟動脫歐程式日期,部分原因在於希望金融市場能夠為持續至少兩年時間的談判做好準備,因為有關脫歐的重大聲明將無可避免地伴隨著英鎊的貶值。

德銀貨幣策略師喬治認為:“英國和歐盟在兩年內達成一份完整且雙方都十分滿意的協定是十分困難的,一旦存在這樣的風險,市場幾乎都會選擇拋售英鎊。很明顯,脫歐肯定會對經濟資料和消費者收入產生負面影響。”

在消息宣佈之後,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下跌0.6%,隨後又出現小幅反彈。股市方面,歐洲股指漲跌不一,英國富時100指數以微弱漲幅收盤。這說明市場已經或多或少消化了英國即將脫歐的事實。

如今,距離脫歐公投已經過去了九個月,從這個意料之外的公投結果出臺到這一進程最終確定再到正式啟動,全球市場在此期間已經經歷了反復波動。當前觸發脫歐條令最終時間的確定,反而讓投資者能夠專注于接下來的談判進程。

但有分析師警告稱接下來的進展以及其他歐盟國家是否會效仿英國啟動脫歐,都將是市場存在的風險因素。

美國羅素投資公司高級投資組合經理道格·戈登表示,脫歐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隨之而來的將會是風險的上升。包括法國、義大利以及其它歐洲國家的政權更迭都會存在不確定的因素,畢竟兩年之後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

綜合BBC、CNN等多家外媒的報導,雖然英國啟動脫歐程式也是歐洲風險的內容之一,但對於避險情緒的刺激可能並不會帶來明顯的效果。

首先,全球市場對於風險事件的韌性已然增強,其次,脫歐公投後,匯率貶值令英國經濟反受提振。去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及硬脫歐預期令英鎊雖然累計下挫了20.4%,但此間英國經濟非但未受衝擊,反而在製造業、零售業和旅遊業等方面獲得相對優勢。以脫歐公投為拐點,2016年三季度起英國經濟增速、製造業及服務業PMI乃至通脹水平均觸底回升。第三,英國脫歐公投至今市場早已經度過了該事件的短期影響。長期影響也未必悲觀: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3月8日的報告顯示脫歐後英國經濟仍將穩定增長,且到2021-2022財年英財政赤字有望降至0.7%,而2016財年為3.8%。

所以綜合以上三點來看,英國啟動脫歐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並不會給市場帶來太大的風險衝擊。

英國啟動脫歐程式之後,英國國內的發展前景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其中來自海外市場對英國的投資,特別是來自中國市場的投資趨勢是否會減緩亦引發了一些市場人士的擔憂。

其實英國脫歐的影響早在去年公投成功之後就已經出現了,隨後的時間不論是英國本身還是市場都在消化脫歐帶來的影響,而這一次正式脫歐,僅僅是完成一個收尾的工作,最壞的情況已在去年過去了,目前對於英國來說,更重要的反而是和歐盟完全脫離後的處境問題,勢必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或許這能給中英關係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年雙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