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詩詞文化:為什麼用“豆蔻”比喻少女?豆蔻年華指多大年齡

詩詞文化中,“豆蔻”一詞, 典出杜牧的《贈別詩二首之一》:“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意思是說十三歲多的女孩就像二月初枝頭的豆蔻花。

可是, 為什麼傳統詩詞文化中常用“豆蔻”來比喻少女?尤其是十三歲的少女。

我們先從“豆蔻”說起, 它是一種植物, 其種類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種。 一般用來專稱白豆蔻。

豆蔻的外形像芭蕉, 葉厚, 果實狀似葡萄, 種子像石榴子, 黃色, 有辛辣香氣, 可入藥。 此外, 豆蔻又作為白豆蔻種子的俗稱, 可作為調味品、芳香劑、芳香興奮劑、驅風劑等。

豆蔻一般科一長到一丈高, 初夏開花, 秋季結成果實和種子。 豆蔻花未大開時就顯的非常豐滿, 故俗稱為“含胎花”, 以其形如含羞處子之身, 因此也就成為少女的象徵。

陸遊 《小園春思》的詩有雲:“小軒愁入丁香結, 幽徑春生豆蔻梢。 ”及許自昌《水滸記‧聯姻》的詩裡又說:“擁鴛衾夢繞巫山, 但豆蔻含胎可憐。 ”所以不論是古代詩人或現在的文人, 往往都喜歡用“豆蔻”來比喻少女。 豆蔻後來就被用來專以形容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 豆蔻, 也可寫作“荳蔻”。

另外, 古人對人生不同階段的年齡都有不同的代稱, 女子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

1、十三、四歲稱為“荳蔻年華”。

2、十五歲稱為“及笄”, 古代女子束髮加笄, 表示成年, 又稱笄年。 典出自《禮記‧曲禮上》載︰“女子許嫁, 笄而字。 ”

3、十六歲稱為“二八年華”、“破瓜”、“瓜字初分”。 “瓜”字在隸書及南北朝的魏碑體中, 可拆成二個八字,

八加八就是十六。

4、女子到了出嫁年齡稱為“摽梅之年”, 取自《詩經‧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 男女及時也。 ”摽梅, 原意是指梅子成熟後從樹上掉落。

5、女子二十歲稱為“雙十年華”、“桃李年華”。 二十歲正如桃花、李花盛開時的豔麗動人。

6、女子二十四歲稱為“花信”, 小寒至穀雨,

四個月共有八氣二十四候, 每氣有三番, 每候有一種花的信風, 故又稱為“二十四番花信風”。 古人認為要吹過“二十四番花信風”才會進入夏季。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 請關注「珣玗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