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兩年可是‘底兒朝天’地在改變"――貴州台江"十戶一體"搭建基層脫貧治理新載體

新華社貴陽3月25日電 題:“這兩年可是‘底兒朝天’地在改變”――貴州台江“十戶一體”搭建基層脫貧治理新載體

新華社記者 王麗、李黔渝、楊洪濤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 貴州省台江縣長灘村今年開春就挖到了“第一桶金”。 村裡4畝秋荷地賣出的荷花苗、蓮蓬和魚收入達50余萬元。

這場豐收要歸功於已實施兩年的“十戶一體”村級治理模式。

長灘村是坐落在黔東南州巴拉河畔一個依山傍水的苗寨。 “十戶一體”將長灘村308戶村民按照10戶左右劃分主體, 聯產業、聯管理。 通過長灘村產業發展合作社, 成立蓮藕養魚、刺繡、農家樂、山羊、精品水果5個產業;全村劃分出19個主體參與党建、衛生、公益、監督等村級管理,

村民共同抱團發展。

蓮藕養魚產業有60畝地, 其中有10畝秋荷, 由合作社按照每畝每年1000元流轉村民土地, 參與農戶有32戶, 分成3組, 每組設1個戶長進行管理。 一組戶長郭玉明說, 過去只種一季水稻的水田, 每畝年收入最多1000元。 現在秋冬種蓮藕、春種稻穀、夏秋種蔬菜, 將土地效益發揮到了極致, 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和投工投勞管理增收。 合作社的盈利歸村集體經濟所有, 幫助村民擴大再生產。

刺繡產業將繡娘指尖上的奇巧技藝變成經濟效益。 村裡將全村105個繡娘組織起來, 通過接公司訂單的方式將任務分配到各家。 繡娘由公司統一組織培訓,

並提供絲線和樣式, 婦女們在農閒時做刺繡, 不耽擱做農活。

“村裡的產業搞得有聲有色, 回流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 ”35歲的繡娘張迎花說, 刺繡產業今年增加了20多個人, 張迎花常年在外開挖掘機的丈夫去年也回到村裡, 夫妻倆一起創業搞起了農家樂, 還加入蓮藕養魚, 種了30畝地的蜂糖李。

“長灘這兩年可是‘底兒朝天’地在改變。 ”村民們告訴記者, 兩年前的長灘村是出了名的窮村、差村。 一些村民貸了款不還錢, 等靠要思想嚴重。 村裡“髒亂差”, 豬圈就在路邊, 路上到處是豬糞、牛糞, 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十戶一體”最開始就是從打掃衛生開始的。 2015年4月, 村委將全村居住相鄰的10戶左右農戶劃分成19個衛生責任主體, 每個主體選出1人作為“戶長”,

帶領群眾承擔自家房前屋後和村裡公共區域的衛生保潔, 村裡對衛生進行督查, 評比。 3個月後,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於是, “十戶一體”模式被逐步拓展到組織群眾發展生產、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

如今走在長灘村, 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產業體的“身影”。 村裡辟出7塊田10畝地, 投入210萬元扶貧產業資金建設畜牧養殖社區, 散養的豬圈將全部拆掉。

長灘村是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獨木龍舟賽遠近聞名, 苗族風俗文化濃厚, 貴廣高鐵從村頭穿過。 村裡規劃的將農業、民族文化、旅遊相結合打造美麗鄉村的設想正在變成現實。

村主任熊慶來是農家樂的牽頭人。 他說, 村裡有35戶人家搞起了農家樂, 能承接千人長桌宴, 為遊客打造“體驗游”“深度游”,

村民生產的農產品也有了產業鏈不愁銷。

在熊慶來等村民看來, “十戶一體”就是黨支部把農民組織起來, 對人力資源進行重新分配, 激發村民自身能動性, “把發動機下移, 大家才能跑得又快又穩”。

如今, “十戶一體”村級自治模式在台江縣逐漸鋪開。

“‘十戶一體’是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理念在農村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有效運用, 可以成為推動脫貧攻堅的一種新模式, 有利於持續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推動村民走上抱團發展的共同致富路。 ”台江縣委副書記趙凱明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