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三從四德,有多遠滾多遠

01

同事關關是個風風火火的女孩, 外表文靜, 看上去很淑女, 但一張嘴, 能把人活活氣死。 當然, 人家有理說理, 絕不胡攪蠻纏, 但是如果你要雞蛋裡挑骨頭,

故意找茬, 保證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大家開玩笑的說, 這麼潑辣的主, 不知道誰能娶回家, 誰能鎮得住。

關關結婚很順利, 兩邊老人湊了首付, 接下來小倆口還貸, 和婆家離的比較遠, 暫時相安無事。

然而,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這不, 關關也遇到麻煩了。

周日早上, 小倆口還在睡懶覺, 就被門外的敲門聲驚醒了。 原來公婆不打招呼就來了, 美其名曰, 看看他們, 然而空著兩隻手什麼都沒帶。 關關也沒在意, 就出門給他們買早飯去了。

中午, 大家都想在家吃, 關關和老公大包小包的買了菜, 就開始忙碌起來。 關關掌勺, 她老公打下手。 婆婆就湊在門口看, 酸酸的說, 養兒子二十多年都捨不得讓他幹活, 現在倒是幹的起勁。

關關聽了, 呵呵, 想來給我立規矩, 沒門。 立馬回到:我以前在家也是嬌身慣養什麼都不幹啊, 這不結婚了, 都得學起來啊。 大家都是工作的, 家務當然要分擔。

一句話堵著公婆沒有話, 後來安靜了幾天, 沒出什麼么蛾子。

關關心情舒暢, 網上血拼了好幾千, 快遞陸續的寄到家, 晚上回到家, 公公開始發話了:買了那麼多, 都是亂花兒子的錢, 沒錢交月供了怎麼辦。

關關毫不示弱, 首先我也賺錢, 賺得不比你兒子少, 花的都是自己的錢。 再說現在我爸媽都不管我。 言下之意是輪不上你來對我指手畫腳。

公婆不樂意, 直嚷嚷, 你有嫁人的自覺嗎?知道怎麼做別人媳婦的嗎?三從四德你父母沒教你嗎?對老人就是這麼一句頂一句的嗎?

關關冷笑, 都什麼年代了, 用這一套來壓制我, “我覺得自己做的很好, 你兒子也沒有離婚的打算, 父母教我, 對自己不好的人, 你也不用對他好臉色。 ”說完, 扭頭就走, 跟自己三觀不一致的人, 抬杠都抬不下去。

她老公如何安撫父母的, 她不關心, 反正第二天公婆就回老家去了。

我們聽了齊齊為她叫好, 就得這樣反擊, 讓公公婆婆知道現在的時代不再是以前那樣, 婦女也頂半邊天, 也有經濟基礎, 和男人平起平坐。

02

傳統社會中, 男主外, 女主內, 男性是家裡的經濟基礎, 女性負責相夫教子, 女性沒有什麼經濟地位, 為了適應家庭穩定、維護父權—夫權家庭利益需要, 社會對婦女的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的提出了很多要求。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

女性也能工作, 也能有收入, 也能為家庭做貢獻, 有些女性的收入甚至比男性還高, 在家庭中起得作用也慢慢在加大。 這時, 很多人還沒有及時調整過來, 或者說, 根本不願面對這樣的現實:很多女性不用依靠男性, 自己就能活得很好。

很多老人, 尤其是公公婆婆, 會自覺的找到封建社會的各種“精華”, 揮舞著道德大棒, 對著別人指手畫腳, 妄圖用嘴、用看不見的舊思想、舊觀念綁住女性的手腳, 並且要按照他們口中“賢妻”的標準來做。

諸如“孝敬公婆、侍奉公婆”、“要以小家為重, 以夫家為重, 娘家就不用管了”、“嫁到老某家, 就得一輩子為老某家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等等。 好像只有他們的兒子是父母含辛茹苦地養大,

兒媳婦就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最可憐可恨的是, 婆婆往往也被洗腦了, 心甘情願的維護這種思想。 她們往往家務全包, 飯菜全包, 是個自帶薪水的保姆, 把老公兒子慣得四體不勤, 五穀不分, 還希望以後的兒媳婦能夠接過她的旗幟, 繼續她未竟的事業。

這些老人普遍認為, 兒子是男的, 都是做大事的, 賺大錢, 所以家裡的一切小事都應該是媳婦來做。 媳婦雖然工作, 雖然賺錢, 雖然賺的可能比他們兒子還多, 並不妨礙她得做媳婦該做的一切。 說到底, 就是自私自利, 不是自家孩子不心疼, 指使起媳婦來毫不心軟。

他們一廂情願的認為, 不管年輕時對於兒媳婦怎麼折磨, 她都應該不敢有半點怨言。 以後年紀大了, 身體不好需要照顧時, 兒媳婦都應該衣不解帶的守在身邊,精心服侍。而當他們握著兒媳婦的手說:以前是我不好,你做到了三從四德,作為老某家的媳婦是稱職的。

這一句話可不一般,分量相當足,完全可以抵消幾十年對媳婦的折磨,而且兒媳婦應該感激涕零,痛苦不已。這才是他們心中理想的劇本。

當他們意識到媳婦有經濟地位,有離婚的底氣,離開他們的兒子會活得更加精彩時,這些老人又認為:自己可以犯錯,但是小輩們不應該跟他們斤斤計較,應該不計前嫌,寬宏大量,否則就是心胸狹隘,小肚雞腸。

我只想對這些人說:您老哪涼快呆哪兒去吧。

兒媳婦都應該衣不解帶的守在身邊,精心服侍。而當他們握著兒媳婦的手說:以前是我不好,你做到了三從四德,作為老某家的媳婦是稱職的。

這一句話可不一般,分量相當足,完全可以抵消幾十年對媳婦的折磨,而且兒媳婦應該感激涕零,痛苦不已。這才是他們心中理想的劇本。

當他們意識到媳婦有經濟地位,有離婚的底氣,離開他們的兒子會活得更加精彩時,這些老人又認為:自己可以犯錯,但是小輩們不應該跟他們斤斤計較,應該不計前嫌,寬宏大量,否則就是心胸狹隘,小肚雞腸。

我只想對這些人說:您老哪涼快呆哪兒去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