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比爾·蓋茨北大演講:中國正加速成為全球領導者

3月24日晚間, 北京大學名譽校董、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一行到訪北京大學。 早在20年前比爾·蓋茨以拜訪過這所歷史悠久的中國學府, 10年前則成為北大的榮譽校董。

比爾·蓋茨認為, 在一些國家開始將關注點轉向國內並從國際事務中抽身的時候, 中國正加快步伐成為全球領導者。 “中國業已取得的成就包括讓數億人脫貧、顯著改善國民健康狀況和大力投資清潔能源。 ”他表示在這些成就的基礎上, 中國可以同世界其他國家分享自身的經驗和教訓。

在演講現場, 比爾·蓋茨鼓勵學生們抓住這一機遇,

特別是在抗擊影響最貧困人口的疾病、幫助低收入農民種植出更多的食物、拓展可靠且價格可負擔的清潔能源的來源, 以及使中國極具天賦的電腦科學人才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這四方面。

以下為比爾·蓋茨的演講摘要:

關於消除貧困

隨著中國經濟走向成熟, 在做出一些大膽的, 比如說關於環境和能源的一些抉擇確實很艱難。 在氣侯變化發展的重大議題上中國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是, 全球化給我們有多少好處,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一些質疑, 美國總統大學和英國脫歐的結果也在移民全球發展安全的議題上的一種向內看的形態。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裡頭取得了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的成就,

幫助數億人民擺脫了貧困和疾病,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實現了經濟的現代化。

雖然我們不能期待中國來填補發達國家留下的缺口, 中國承諾對非的援助擴大3倍, 這很明智。 中國很早就認識到説明其他國家減貧, 相當於為其他人民創造一個更穩定和安全的世界, 通過中非發展基金等融資機制創新, 中國在鼓勵對非投資, 這不僅發展了非洲經濟, 同時也為中國的產品走向世界開拓了新的市場。

我們看到習主席承諾, 將在2020年前消除極端貧困我們深受鼓舞, 中國現在在做很多扶貧的工作, 數字看上去還是覺得挑戰比較多, 有4300萬人還是生活在極端貧困中,

我們現在正在跟中國開展一些新的合作, 盡可能把這個數字降到0, 在營養, 農村基本醫療積極通過普惠金融等方式來做扶貧創新, 中國不僅僅在國內問題方面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在用減貧的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應對類似的挑戰。

關於健康

當我太太和我決定在17年前成立基金會的時候, 我們會問自己, 怎麼才能讓我們的財力產生最大的影響, 我們很快意識到健康領域的改善是重中之重。 我和我夫人親眼目睹了中國為自己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也鼓舞我們怎麼更好支持中國的發展, 過去十年裡面我們在國內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減少結核病和吸煙有關的一些疾病,

預防愛滋病病毒的傳播以及改善愛滋病患者的治療關懷等等。

我們看到中國有巨大的引領健康創新的潛力, 沒有人能比屠呦呦教授更好的證明中國在這個領域的能力, 她是北大校友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性, 她發現青蒿素可以有效的治療瘧疾, 青蒿素熱帶病要職方面也是重要的突破之一, 在南亞等地區拯救了十百萬的生命, 她的貢獻得到世界的認可。

中國還有大批才華橫溢的科學家和藥物疫苗研發能力, 所以我們在國內做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選址的時候, 中國是我們的首選, 這個中心有我們基金會和北京市政府、清華大學一起共建, 通過加快藥物研發來應對全球衛生和人類健康的挑戰。

我希望中國如果要選一個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那是能夠選擇消滅瘧疾, 在天花和脊髓灰質炎之後, 我們希望在中國領導下讓瘧疾成為第三個可以根除的疾病。

關於農業

從1975年以來, 中國的農業生產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 是非洲農業年增長率的4倍。 它不僅解決了基數巨大人的溫飽問題, 還促進了國民的營養、健康水準的改善, 收入的增加和貧困人口的下降, 並且能向其他部門提供勞動力, 整體推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當然引發中國綠色革命的因素有很多, 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在農業創新方面的投入, 以及像袁隆平教授等傑出專家的努力, 袁隆平教授是湖南農大的農作物專家, 他研究的雜交水稻將水稻的畝產量平均提高了20%, 中國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的持續的進步能夠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小農戶帶來巨大的好處。

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科學家提出的作物超級光合作用,它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糧食的產量,還能減少灌溉和化肥的需求,我們還在支援中國科學家開展畜情健康水準的研究工作,我們正在和中國商務部合作共同推進非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於能源

中國目前在可再生領域成為了全球的領導者之一,最近還宣佈在2020年前對可再生能源領域增加360億美元的投資,無論從中國國內還是全球商業長遠機遇角度來講都有非常豐厚的回報。中國現在需要找到能源技術的平衡點,比如說智慧電網需要非常複雜的管理,才能保證它的成功,其中有一項環節是下一代的核能技術,下一代的核能技術將會更加的安全、更加的平價,同時幫助我們克服核技術面臨的很多困難,我投資的一家泰拉能源正在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還有其他的中國企業合作,把這樣一個理想變為現實。

我曾經和習主席多次見面,他在一些場合做出的承諾,包括在氣侯大會上做出的一些承諾讓我深受鼓舞,中國和其他21個國家承諾,未來幾年將在清潔創新領域加大投入量,我和馬雲先生和其他投資者共同建立了一支突破能源基金,能夠把實驗室裡最好想法轉化成能源產品。

關於軟體發展

我還在微軟的時候,我們對中國的各個科研人員以及電腦的科學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20年前在北京成立了亞洲微軟研究院,現在亞洲研究院還是微軟除美國本土以外最大大研發機構,彙集了200多全球領先的科研研發人員和300多名實習生,在工程院最大的優點是科研人員可以自由的探索他們最感興趣的領域。因此才會實現像微軟小冰這樣的突破。

過去兩年裡頭,從微軟加速器項目畢業的有125家公司,大部分都獲得了最佳的投資,而且有一些已經成功的上市。亞洲研究院還在支持軟體發展人員的培育,比如說已經招募了5000多名的實習生,過去3年從北大招募的實習生比清華多,大家聽到這個已經很開心。當然,這個差距並不是很大,所以在做電腦各位同學你們需要加把勁才能保持領先。

技術也在推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這個行業有巨大的潛力還在不斷的發展,2015年公眾通過各個平捐助的善款達到了9.66億人民幣,幾年前由騰訊公益基金髮啟的99公益日取得了巨大成功,證明了人們如果有便捷的途徑參與公益他們都會付出行動。

去年3天時間裡面600萬公眾募集高達3.05億人民幣的善款,為3600個項目提供了支援,這只是公益慈善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一個例子。像馬雲、馬化騰、陳一丹、牛根生等一批成功的企業家,已經讓中國個人財富的一個總值躍居直接第二,他們現在正在積極採取各種行動參與公益回饋社會,中國去年的慈善法為人們參與公益慈善活動開闢了更多管道。

對於我來講在微軟工作的每一刻都非常珍貴,如果我再選擇一次我也會再來一次。當然,後來我從事慈善的過程中,我又遇到了其他的方式,可以來奉獻我的熱情,去回饋社會,他們跟我一樣都是樂天行動派,他們堅信能夠去做出改變的這種可能性,同時願意去付出行動。

你可能希望在每一個貧困環境下中長大的孩子都能獲得足夠的影響,都能取得最好的教育,能夠保證不受瘧疾影響或者相關的免疫,或者說是想設計一款電池,能夠在夜晚照亮他們的書桌,或者是一項移動技術幫助他們開辦自己的公司,這如果是你想做的就去放手做吧,因為現在時機是最好的,我也期待著看看大家的一個成績單。

中國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的持續的進步能夠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小農戶帶來巨大的好處。

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科學家提出的作物超級光合作用,它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糧食的產量,還能減少灌溉和化肥的需求,我們還在支援中國科學家開展畜情健康水準的研究工作,我們正在和中國商務部合作共同推進非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於能源

中國目前在可再生領域成為了全球的領導者之一,最近還宣佈在2020年前對可再生能源領域增加360億美元的投資,無論從中國國內還是全球商業長遠機遇角度來講都有非常豐厚的回報。中國現在需要找到能源技術的平衡點,比如說智慧電網需要非常複雜的管理,才能保證它的成功,其中有一項環節是下一代的核能技術,下一代的核能技術將會更加的安全、更加的平價,同時幫助我們克服核技術面臨的很多困難,我投資的一家泰拉能源正在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還有其他的中國企業合作,把這樣一個理想變為現實。

我曾經和習主席多次見面,他在一些場合做出的承諾,包括在氣侯大會上做出的一些承諾讓我深受鼓舞,中國和其他21個國家承諾,未來幾年將在清潔創新領域加大投入量,我和馬雲先生和其他投資者共同建立了一支突破能源基金,能夠把實驗室裡最好想法轉化成能源產品。

關於軟體發展

我還在微軟的時候,我們對中國的各個科研人員以及電腦的科學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20年前在北京成立了亞洲微軟研究院,現在亞洲研究院還是微軟除美國本土以外最大大研發機構,彙集了200多全球領先的科研研發人員和300多名實習生,在工程院最大的優點是科研人員可以自由的探索他們最感興趣的領域。因此才會實現像微軟小冰這樣的突破。

過去兩年裡頭,從微軟加速器項目畢業的有125家公司,大部分都獲得了最佳的投資,而且有一些已經成功的上市。亞洲研究院還在支持軟體發展人員的培育,比如說已經招募了5000多名的實習生,過去3年從北大招募的實習生比清華多,大家聽到這個已經很開心。當然,這個差距並不是很大,所以在做電腦各位同學你們需要加把勁才能保持領先。

技術也在推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這個行業有巨大的潛力還在不斷的發展,2015年公眾通過各個平捐助的善款達到了9.66億人民幣,幾年前由騰訊公益基金髮啟的99公益日取得了巨大成功,證明了人們如果有便捷的途徑參與公益他們都會付出行動。

去年3天時間裡面600萬公眾募集高達3.05億人民幣的善款,為3600個項目提供了支援,這只是公益慈善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一個例子。像馬雲、馬化騰、陳一丹、牛根生等一批成功的企業家,已經讓中國個人財富的一個總值躍居直接第二,他們現在正在積極採取各種行動參與公益回饋社會,中國去年的慈善法為人們參與公益慈善活動開闢了更多管道。

對於我來講在微軟工作的每一刻都非常珍貴,如果我再選擇一次我也會再來一次。當然,後來我從事慈善的過程中,我又遇到了其他的方式,可以來奉獻我的熱情,去回饋社會,他們跟我一樣都是樂天行動派,他們堅信能夠去做出改變的這種可能性,同時願意去付出行動。

你可能希望在每一個貧困環境下中長大的孩子都能獲得足夠的影響,都能取得最好的教育,能夠保證不受瘧疾影響或者相關的免疫,或者說是想設計一款電池,能夠在夜晚照亮他們的書桌,或者是一項移動技術幫助他們開辦自己的公司,這如果是你想做的就去放手做吧,因為現在時機是最好的,我也期待著看看大家的一個成績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