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今日立秋」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

(第13個節氣 8.7-8.22)

立秋由來

立秋,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 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意味著秋天的開始。

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從文字角度來看, “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 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

立秋, 七月節。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 揪也, 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預示秋天即將來臨, 草木開始結果孕子, 收穫季節到了。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刮的風不同於暑天的熱風, 已經是涼風;

二候白露生: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開始鳴叫。

“秋老虎”是什麼意思?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後短期回熱的天氣, 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 持續天數約為7-15天。

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的副熱帶高壓再次控制了南方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的暑熱天氣。從氣象學的角度說,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22°C時才認定為秋天。

立秋習俗

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秋收互助:

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三五成群去田間,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看誰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時,又能顆粒歸倉。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諺語

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不涼,籽不黃

立秋十天遍地黃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響雷,百日見霜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鬥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

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的副熱帶高壓再次控制了南方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的暑熱天氣。從氣象學的角度說,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22°C時才認定為秋天。

立秋習俗

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秋收互助:

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三五成群去田間,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看誰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時,又能顆粒歸倉。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諺語

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不涼,籽不黃

立秋十天遍地黃

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響雷,百日見霜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鬥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