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五個末代帝王,只有他的下場好點!

唐哀帝李柷(zhù)(892年-908年), 唐昭宗李曄第九子, 唐朝末代皇帝。 乾寧四年(897年), 封輝王。 天複三年(903年), 授任開府儀同三司、充諸道兵馬元帥。 天祐元年(904年), 唐昭宗遇害後, 蔣玄暉假傳遺詔擁立李柷即位。 李柷在位3年後被廢, 次年被鴆殺, 年僅17歲。

宋懷宗趙昺(1272年-1279年), 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 宋朝最後一位皇帝, 宋末三帝之一。 趙昺是宋度宗第三子, 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 1278年4月在岡州即皇帝位, 改元祥興。 1279年3月19日, 南宋朝與蒙元在崖山展開決戰(史稱“崖山海戰”), 宋軍被元軍擊敗, 左丞相陸秀夫和時年8歲的趙昺在廣東崖山(今新會崖門)跳海而死, 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 宋王朝覆亡。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20年—1370年), 元朝第十一位皇帝, 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 親政初期, 他勤於政事, 任用脫脫等人, 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 史稱“至正新政”, 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 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閏七月, 明軍進攻大都, 妥懽帖睦爾出逃, 蒙古退出中原, 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 而他也下落不明。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1644年), 漢族,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 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 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 改元崇禎(1628年—1644年), 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党, 勤於政事, 生活節儉, 曾六下罪己詔, 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但也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

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 內憂外患。 1644年, 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 於煤山自縊身亡, 終年34歲, 在位17年。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 清朝末代皇帝, 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溥儀一生四次結婚,

娶過五個女人, 最後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與李淑賢結婚。 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 於1964年4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 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 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其中電影《末代皇帝》, 曾榮獲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等眾多獎項。 1967年10月17日, 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 享年61歲。

小編感覺也只有清宣統帝晚年好點!

小編感覺也只有清宣統帝晚年好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