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封暴露封建官場黑暗的傳世名篇

《報劉一丈書》是明代文學家宗臣給劉一丈寫的一封回信。 宗臣(1525~1560) 字子相, 號方城山人。 興化(今屬江蘇泰州興化)人, 嘉靖二十九年進士,

歷任刑部、吏部主事。 時逢嘉靖年間, 奸臣嚴嵩父子專擅朝綱。 他們結黨營私, 貪污受賄, 排斥異已, 陷害忠良。 一些沒有氣節的官員奴顏婢膝, 想方設法巴結他們, 從而得以青雲直上。 但是宗臣卻始終剛直不阿, 不肯趨炎附勢, 並敢於對時弊進行言語辛辣的揭露和諷刺, 因此為嚴嵩所不容, 被貶為福建參議, 後以禦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 卒於官位, 工文章。

“劉一丈”, 名介, 字國珍, 號墀石。 “一”, 表排行居長, 即老大。 “丈”, 是對男性長輩的尊稱。 劉一丈, 即一個名叫劉介的長者, 排行老大。 也是江蘇興化人, 與宗臣家有世交, 與宗臣父親厚交40餘年。 因宗、劉兩家有這樣親密的關係, 面對朝廷的日益昏庸, 奸黨恣意橫行, 他從不畏於權勢, 敢為天下先而與之針鋒相對。

幼時喜讀莊周、屈原的宗臣,思想深處受到二者的薰陶, 具有了一種嫉惡如仇的精神, 因此創作了諷刺明代官場的傳世傑作《報劉一丈書》, 在《報劉一丈書》中, 他推心置腹地談了自己對世俗的看法, 大膽揭露了相府中的醜事。

《報劉一丈書》手稿(部分)

文言原文:

數千裡外, 得長者時賜一書, 以慰長想, 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 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 即長者之不忘老父, 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 才德稱位”語不才, 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 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 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 何哉?日夕策馬, 候權者之門。 門者故不入, 則甘言媚詞, 作婦人狀, 袖金以私之。 即門者持刺入, 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僕馬之間, 惡氣襲衣袖, 即饑寒毒熱不可忍, 不去也 。 抵暮, 則前所受贈金者, 出報客曰:“相公倦, 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 又不敢不來。 夜披衣坐, 聞雞鳴, 即起盥櫛, 走馬抵門;門者怒曰:“為誰?”則曰 :“昨日之客來。 ”則又怒曰:“何客之勤也?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客心恥之 ,

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矣, 姑容我入!”門者又得所贈金, 則起而入之;又立向 所立廄中。 幸主者出, 南面召見, 則驚走匍匐階下。 主者曰:“進!”則再拜, 故遲不起; 起則上所上壽金。 主者故不受, 則固請。 主者故固不受, 則又固請, 然後命吏納之。 則又再拜, 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 出揖門者曰:“官人幸顧我, 他日來, 幸 無阻我也!”門者答揖。 大喜奔出, 馬上遇所交識, 即揚鞭語曰:“適自相公家來, 相公厚我, 厚我!”且虛言狀。 即所交識, 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語人曰:“某也賢!某也賢!”聞者亦心許交贊之。

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 長者謂僕能之乎?前所謂權門者, 自歲時伏臘, 一刺之外, 即經年不往也。 閑道經其門,

則亦掩耳 閉目, 躍馬疾走過之, 若有所追逐者, 斯則僕之褊衷, 以此長不見怡於長吏, 僕則愈 益不顧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 吾惟有命, 吾惟守分而已。 ”長者聞之, 得無厭其為迂乎?

鄉園多故,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 至於長者之抱才而困, 則又令我愴然有感。 天之與先生者甚厚, 亡論長者不欲輕棄之, 即天意亦不欲長者之輕棄之也, 幸寧心哉!

譯文:

在數千里以外,時常得到您老人家的來信,安慰我的長久想念,這已經十分幸運了。竟然還承蒙您贈送禮物,那麼我更要用什麼來報答呢?您在信中表達的情意十分懇切,說明您沒有忘記我的老父親,從而也可以知道老父親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於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與職位相符合”的話教導我,正是我所親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與職位不相符,本來我就知道的。至於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現得更厲害。

且看當今社會上所說的上下信任是怎麼一回事呢?當他從早到晚騎馬去權貴人家的門口恭候的時候,守門的人故意為難不肯讓他進去,他就用甜言媚語裝作婦人的姿態,把袖裡藏著的金錢偷偷地塞給守門人。守門人拿著名帖進去之後,而主人又不立即出來接見,他就站在馬棚裡,與僕人和馬匹相處,臭氣熏著衣服,即使是饑餓寒冷或悶熱得無法忍受,也不肯離去。一直到傍晚,那個先前曾經接受金錢的守門人出來對他說:“相公疲勞了,謝絕會客,客人請明天再來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來。晚上他披衣坐等,一聽到雞叫就起來洗臉梳頭,騎著馬跑到相府門口,守門人發怒地說:“是誰?”他便回答說:“昨天的客人又來了。”守門人又怒氣衝衝地說:“你這個客人倒來得這樣勤!難道相公能在這個時候出來會客嗎?”客人心裡感到受恥辱,只有勉強忍耐著對守門人說:“沒有辦法啦!姑且讓我進去吧!”守門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筆錢,才起身放他進去。他又站在原來站過的馬棚裡。幸好主人出來了,在客廳上朝南坐著,召他進去見面,他就慌慌張張地跑上去,拜伏在臺階下。主人說:“進來!”他便拜了又拜,故意遲遲不起來,起來後就獻上進見的金銀。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請求收下;主人故意堅決不接受,他就再三請求。然後主人叫手下人把東西收起來,他便拜了又拜,故意遲遲不起,起來後又作了五六個揖才出來。出來他就對守門人作揖說:“多虧老爺關照我!下次再來,希望不要阻攔我。”守門人向他回禮,他就十分高興地跑出來。他騎在馬上碰到相識的朋友,就揚起馬鞭得意洋洋地對人說:“我剛從相府出來,相公待我很好,很好!”並且虛假地敘述受到接待的情況。因此與他相識的朋友,也從心裡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優待。相公又偶爾對別人說:“某人好,某人好。”聽到這些話的人也都在心裡盤算著並且一齊稱讚他。這就是所說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說我能這樣做嗎?

對於前面所說的權貴人家,我除了過年過節例如伏日、臘日投一個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時經過他的門前,我也是捂著耳朵,閉著眼睛,鞭策著馬匹飛快地跑過去,就象後面有人追逐似的。這就是我狹隘的心懷,因此經常不受長官歡迎(不被長官賞識),而我則更加不顧這一切了。我常常發表高談闊論:“人生遭際都是由命運決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罷了!”您老人家聽了我的這番話,或許(恐怕)不會嫌我過於迂腐吧!

家鄉多次遭遇災禍,不能不觸動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於您老人家的懷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傷而有所感觸。上天賦於您的才德是很優厚的,不要說您老人家不願輕易拋棄它,就是天意也不願讓您輕易地拋棄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譯文:

在數千里以外,時常得到您老人家的來信,安慰我的長久想念,這已經十分幸運了。竟然還承蒙您贈送禮物,那麼我更要用什麼來報答呢?您在信中表達的情意十分懇切,說明您沒有忘記我的老父親,從而也可以知道老父親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於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與職位相符合”的話教導我,正是我所親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與職位不相符,本來我就知道的。至於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現得更厲害。

且看當今社會上所說的上下信任是怎麼一回事呢?當他從早到晚騎馬去權貴人家的門口恭候的時候,守門的人故意為難不肯讓他進去,他就用甜言媚語裝作婦人的姿態,把袖裡藏著的金錢偷偷地塞給守門人。守門人拿著名帖進去之後,而主人又不立即出來接見,他就站在馬棚裡,與僕人和馬匹相處,臭氣熏著衣服,即使是饑餓寒冷或悶熱得無法忍受,也不肯離去。一直到傍晚,那個先前曾經接受金錢的守門人出來對他說:“相公疲勞了,謝絕會客,客人請明天再來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來。晚上他披衣坐等,一聽到雞叫就起來洗臉梳頭,騎著馬跑到相府門口,守門人發怒地說:“是誰?”他便回答說:“昨天的客人又來了。”守門人又怒氣衝衝地說:“你這個客人倒來得這樣勤!難道相公能在這個時候出來會客嗎?”客人心裡感到受恥辱,只有勉強忍耐著對守門人說:“沒有辦法啦!姑且讓我進去吧!”守門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筆錢,才起身放他進去。他又站在原來站過的馬棚裡。幸好主人出來了,在客廳上朝南坐著,召他進去見面,他就慌慌張張地跑上去,拜伏在臺階下。主人說:“進來!”他便拜了又拜,故意遲遲不起來,起來後就獻上進見的金銀。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請求收下;主人故意堅決不接受,他就再三請求。然後主人叫手下人把東西收起來,他便拜了又拜,故意遲遲不起,起來後又作了五六個揖才出來。出來他就對守門人作揖說:“多虧老爺關照我!下次再來,希望不要阻攔我。”守門人向他回禮,他就十分高興地跑出來。他騎在馬上碰到相識的朋友,就揚起馬鞭得意洋洋地對人說:“我剛從相府出來,相公待我很好,很好!”並且虛假地敘述受到接待的情況。因此與他相識的朋友,也從心裡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優待。相公又偶爾對別人說:“某人好,某人好。”聽到這些話的人也都在心裡盤算著並且一齊稱讚他。這就是所說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說我能這樣做嗎?

對於前面所說的權貴人家,我除了過年過節例如伏日、臘日投一個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時經過他的門前,我也是捂著耳朵,閉著眼睛,鞭策著馬匹飛快地跑過去,就象後面有人追逐似的。這就是我狹隘的心懷,因此經常不受長官歡迎(不被長官賞識),而我則更加不顧這一切了。我常常發表高談闊論:“人生遭際都是由命運決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罷了!”您老人家聽了我的這番話,或許(恐怕)不會嫌我過於迂腐吧!

家鄉多次遭遇災禍,不能不觸動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於您老人家的懷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傷而有所感觸。上天賦於您的才德是很優厚的,不要說您老人家不願輕易拋棄它,就是天意也不願讓您輕易地拋棄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