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初唐四傑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筆法解析,學習褚體輕鬆入手

初唐四傑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筆法解析(第一期)

唐• 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

《雁塔聖教序》亦稱《慈恩寺聖教序》, 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

為褚遂良五十八歲時書, 是褚體楷書楷書代表作;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 此碑最有褚家之法, 結字較歐、虞舒展, 筆法變化亦多。 明• 盛時泰《蒼潤軒碑跋》:《三藏聖教序》, 世傳二本, 餘賞評之, 以為王書如幹狐聚裘, 痕跡俱無, 褚書如孤蠶吐絲, 文章具在。 然今藏書之家, 右軍之刻多有, 而中書之搨僅見。 簡翁此帙, 紙墨兩精, 原溥可以保矣。

褚遂良像

褚遂良(596年—659年), 字登善, 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 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博學多才, 精通文史。 隋末時, 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 歸順唐朝後, 任諫議大夫, 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 貞觀二十三年(西元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 升尚書右僕射, 封河南郡公, 因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 貶為潭州(長沙)都督。 武后掌權後, 遷桂州(桂林)都督, 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 顯慶三年(658年), 卒;天寶六年, 配享高宗廟庭。 褚遂良工于書法, 初學虞世南, 後取法王羲之, 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傳世墨蹟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河南《聖教序記》其書右行, 從左玩至右, 則字字相迎;從右看至左, 則筆筆相背。 噫!知此斯可與言書矣。

褚體楷書《雁塔聖教序》, 字體清麗剛勁, 筆法嫺熟老成。 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 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範。 成為後世書家臨摹楷書的必臨之作。

為便於廣大書法愛好者臨摹快速入手, 講解筆法供學習。

第一講:大、唐、三、藏、聖、教、序。

1. 大

“大”字作為統領全篇的第一個字, 相當精彩。 整體粗細變化較大, 橫劃上揚強烈;撇劃簡潔, 收筆向上, 增強與捺劃的關係;尤其注意, 三線切勿交於一點;為保證結構穩定, 捺劃加粗並壓低, 整字動態十足且不失平衡。

2. 唐

“唐”字有六個橫劃, 在書寫過程中尤其注意起收筆的形態(直切、尖入、順勢藏鋒、順勢搭鋒)、角度的變化, 6個橫劃線上方向上也清晰的展現了平、仰、俯的關係;兩個橫鉤注意上面為轉折(有轉的動作), 下者為折;結構上下兩部軸線挪位。

3. 三

“三”字筆劃較少,但並不簡單,起筆方圓兼備,為增強筆勢連貫,第一筆收筆弧線向上,第二筆弧線入筆承接前者;長橫則順勢入筆,行筆過程自然提按波動,不必刻意描形,收筆下壓;三筆的收筆角度更是巧妙變化。

4. 藏

“藏”字整體為梯形,體勢開張,氣象極大。用筆上變化豐富,短筆劃輕鬆靈動、戈鉤挺拔,形成節奏上的對比;結構上注意貼近戈鉤處緊密,左部留白較為疏朗;上下兩部軸線錯位,製造險絕之勢。

聖(聖)

5. 聖

“聖”字上下動靜結合,上部靈活,下部穩健,對比清晰;最為精彩的橫鉤,注意用腕,順勢發力,借勢側鋒彈起;下部“王”字線條方向變化明顯,起筆角度也各有不同,注意觀察;豎劃落在中軸線上,最後一筆凝重的橫劃壓住整體。

6. 教

“教”字開張靈動,姿態瀟灑,而且筆劃之間承接關係較強。撇劃使用上翻的方式,注意靈活提筆;“子”字的提劃採用彈跳筆法,使其動態十足;整個左部上下錯位,製造險態;“反文”緊貼左部,形成空間咬合關係。

7. 序

“序”字神韻十足,僅“廣”部的筆劃變化就極其豐富,撇劃舒展靈動,長橫連續提按波動;上下兩部形成繁簡對比,下部筆劃相對簡潔,豎鉤沉穩扎實,鉤處不必提筆,直接向外推出;結構上,上下兩部軸線錯位。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

男人要想成大器,一定要學曾國藩這六點,無論是為人還是立業,都將百事百成!

李嘉誠:我之所以不失敗,全因為左宗棠這句話,你也可以做到!馬雲倍加推崇!

千年前的一位禪師,將人生寫成的一首詩,影響了無數中國人!

曾國藩的處世之道:記住了這五個字,你的人生將一片坦途!

3. 三

“三”字筆劃較少,但並不簡單,起筆方圓兼備,為增強筆勢連貫,第一筆收筆弧線向上,第二筆弧線入筆承接前者;長橫則順勢入筆,行筆過程自然提按波動,不必刻意描形,收筆下壓;三筆的收筆角度更是巧妙變化。

4. 藏

“藏”字整體為梯形,體勢開張,氣象極大。用筆上變化豐富,短筆劃輕鬆靈動、戈鉤挺拔,形成節奏上的對比;結構上注意貼近戈鉤處緊密,左部留白較為疏朗;上下兩部軸線錯位,製造險絕之勢。

聖(聖)

5. 聖

“聖”字上下動靜結合,上部靈活,下部穩健,對比清晰;最為精彩的橫鉤,注意用腕,順勢發力,借勢側鋒彈起;下部“王”字線條方向變化明顯,起筆角度也各有不同,注意觀察;豎劃落在中軸線上,最後一筆凝重的橫劃壓住整體。

6. 教

“教”字開張靈動,姿態瀟灑,而且筆劃之間承接關係較強。撇劃使用上翻的方式,注意靈活提筆;“子”字的提劃採用彈跳筆法,使其動態十足;整個左部上下錯位,製造險態;“反文”緊貼左部,形成空間咬合關係。

7. 序

“序”字神韻十足,僅“廣”部的筆劃變化就極其豐富,撇劃舒展靈動,長橫連續提按波動;上下兩部形成繁簡對比,下部筆劃相對簡潔,豎鉤沉穩扎實,鉤處不必提筆,直接向外推出;結構上,上下兩部軸線錯位。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

男人要想成大器,一定要學曾國藩這六點,無論是為人還是立業,都將百事百成!

李嘉誠:我之所以不失敗,全因為左宗棠這句話,你也可以做到!馬雲倍加推崇!

千年前的一位禪師,將人生寫成的一首詩,影響了無數中國人!

曾國藩的處世之道:記住了這五個字,你的人生將一片坦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