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專家挖到這座“黑墓”都愣住了,最後一首古詩破解了神秘墓主之謎

盜墓賊可恨的地方實在太多, 隨便就可以說三點:1、踐踏人類的道德底線;2、為個人私利盜竊屬於國家和民族的陵墓中的財物;3:讓考古學家的科考工作進行不下去。

有讀者不僅會問, 盜墓賊是絕對可恨, 但他們真的能阻礙考古學家的工作麼?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三國魏蜀吳, 小編今天單獨說一下東吳, 因為今天的這座“黑”墓, 就與三國東吳的一位皇帝有關。 東吳是三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52年), 共有四位皇帝, 第一位皇帝就是孫權, 孫權在229年(黃龍元年)建國, 脫離了曹魏集團, 建都吳郡(今江蘇蘇州), 後遷都到了建業(今南京)。

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名叫會稽王孫亮, 吳國的第三位皇帝是吳景帝孫休, 第四位皇帝就是歸命侯孫皓。

在歷史的典籍中, 孫權葬蔣山(鐘山為蔣陵), 孫亮葬在賴鄉(江蘇江甯縣)孫皓葬河南縣界, 唯獨沒有孫休定陵的葬地。

那麼孫休究竟葬在了什麼地方?

1987年, 一夥盜墓賊在(南京)馬鞍山西南方的宋山方向盜墓, 被當地的居民舉報後, 公安局趕到時, 這夥盜墓賊聽到警笛聲, 早就逃得沒有影子了。 專家們經過發掘, 這座結構複雜的大墓終於摘下了他神秘的面紗。

這座大墓盜洞累累, 很顯然早就被歷代的盜墓賊光顧多次, 專家們經過仔細發掘, 一共出土了30餘件青瓷器, 其中一件虎首罐, 兩件雞首罐, 都是精美的越窯瓷器。 這三件瓷器, 不僅造型優美, 而且形狀碩大, 非王公貴族不能使用。

再看這座陵墓, 由一條甬道.一個前室、耳室兩個、橫室和一個單後室組成,

長有18米, 其結構複雜, 規模龐大, 特別是墓內的牆壁, 竟全部用煙熏成了黑色——這就是傳說中的黑墓。

黑墓不僅看著更加莊嚴和肅穆, 而且在傳說中, 還有辟邪、納福等等的作用。 墓中還出土了不少塊龍紋大方磚, 更證明了墓主人的不平凡。

三國時代, 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 龍是帝王的圖騰, 龍紋磚的出現, 說明該墓應該是帝王的陵墓。

可是拿出墓主人的一塊不會說話骨頭, 恐怕誰也認不出白骨主人的名字叫什麼?想要斷定黑墓內的埋葬的主人是誰, 必須要找到兩樣東西, 一個是墓誌銘, 另外一個就是亡人的印綬或者是帶有文字記錄的器具。

因為盜墓賊的掠奪和破壞, 那些能證明棺木中白骨身份的器物, 已經一件沒有一件了, 考古專家面對古墓中的一丁點文物, 束手無策, 可是文學家和詩人們卻用“曲線救國”的辦法, 破解了這座古墓的秘密!

南宋史學家、考據學家胡三省曾經這樣說過:陵口“在牛渚東北邊戍守處, 今考吳景帝陵, 在當塗縣西北採石山, 此雲亡陵口,當以此為名也。”

根據胡三省的記載,可以判定這座結構複雜的地下宮殿,應該就是孫休的景陵。

接下來,明代詩人楊傑登小黃山時,他寫下了一首詩:“六龍一去杳無跡,山花野烏空相憶;翠羽嘯鞭來不來,景陵芳草年年碧”

不管是誰,只要他站在小黃山上,用詩人的眼光往下一望,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景陵”指的是景皇帝孫休的定陵。

景陵雖然疑似找到,可是基本和空墓也差不多,為了斬斷盜墓賊的黑手,只有加強對古墓的保護,不給盜墓賊以任何可乘之機!

此雲亡陵口,當以此為名也。”

根據胡三省的記載,可以判定這座結構複雜的地下宮殿,應該就是孫休的景陵。

接下來,明代詩人楊傑登小黃山時,他寫下了一首詩:“六龍一去杳無跡,山花野烏空相憶;翠羽嘯鞭來不來,景陵芳草年年碧”

不管是誰,只要他站在小黃山上,用詩人的眼光往下一望,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景陵”指的是景皇帝孫休的定陵。

景陵雖然疑似找到,可是基本和空墓也差不多,為了斬斷盜墓賊的黑手,只有加強對古墓的保護,不給盜墓賊以任何可乘之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