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A股“流感”概念股集體吃肉 東陽光藥(01558)等H股竟無緣喝湯

“有什麼都好, 但千萬別有病。 ”話雖這麼說, 可在流感季節, 仍不時有人中招, 比如近期的香港居民。 截至目前, 香港因流感造成的死亡人達到了327人, 這一數字已超過了2003年“非典”時期的死亡人數。

而因靠近香港, 深圳衛計委也發佈消息, 稱深圳流感連續3周最高級預警, 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處於較高水準。

港、深兩地流感病例增多, A股醫藥板塊明顯按耐不住, 在8月7月早盤便掀起了一場“抗流感大戰”, 包括魯抗醫藥、萊茵生物、長生生物在內的多隻個股走勢強勁, 並延續至8月8日。

相比A股“抗流感”概念股紛紛向漲停板靠攏的大勢,

作為“疫情區”的香港市場, 相關個股卻表現的不溫不火, 甚至讓人一度懷疑“香港是否有流感”。

流感讓A股神采奕奕

智通財經APP獲悉,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最新資料顯示, 自5月5日至8月6日, 與流感相關的嚴重個案累積已達475宗, 其中456宗為成人嚴重個案, 19宗兒童嚴重個案。 造成的死亡人數達327人, 其中成人(65歲或以上長者占多數)324例, 兒童3例。 其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003年“非典”時期造成的死亡數299人。

針對死亡人數, 香港衛生署表示, 不同疾病的死亡人數不宜直接比較, 以死亡率參考則較科學和客觀。 本次季節流感的大部分病人會于2至7日內自行痊癒, 只有小部分病人需入院接受治療, 因此整體死亡率相信大幅低於2.1%, 並且死亡低於2015年冬季流感季節同期,

更遠低於SARS時期17%的死亡率。

同樣, 香港“疫情”也牽掛著內地。 深圳衛計委趕緊在第一時間對外公佈了近兩周該市的流感情況, 稱監測哨點醫院中流感樣病例占門診病例的百分比分別為4.98%和4.64%, 已呈下降趨勢, 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為41.7%和42.9%。

病原學監測顯示, 深圳2017年1-7月份流感監測病例中, 甲型H3流感占75.7%, 甲型H1流感占16.8%, 乙型占7.5%, 顯示深圳主要為季節性甲型H3流感病毒流行。 截止目前, 深圳並未報告流感死亡病例。

雖然並無監測資料顯示流感大規模爆發了, 但向來愛熱鬧的A股瞬間“炸開了鍋”。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 8月7日, 上午10時30分, 魯抗醫藥、萊茵生物、長生生物漲幅位列醫藥板塊前三。 其中, 魯抗醫藥更是觸及漲停, 截至當日收盤,

萊茵生物、長生生物也分別上漲9.96%、6.84%。

而嘗到甜蜜後, 8月8日, 上述“抗流感”概念股仍在上漲。 以魯抗醫藥為例, 截至收盤, 該股報9.39元人民幣, 漲3.3%, 成交額飆至9.363億元人民幣。

H股概念股不溫不火

不過, A股的紅火並未帶動港股市場中的“抗流感”概念股。 智通財經APP看到, 8月7日-8日, 港股整個醫藥板塊區間漲幅僅為1.21%, 成交量總計2.78億股, 涉及金額14.73億港元。 漲幅與金額次於上一個連續兩日陽線(7月21日-24日)的表現。

而作為港股中最純正的抗流感標的——東陽光藥(01558)2個交易日也只是累計漲了2.19%, 成交量89.28萬股, 涉及金額1738.81萬港元。 從盤面來看, 並未因流感疫情得到明顯放量。

事實上, 相比A股的“抗流感”概念股, 東陽光藥的鹽酸奧司他韋(可威)是流感疑似病人最常被處方的抗病毒類產品。 按道理說, 股價應該“風光無限”。 因為從流感病程方面, 奧司他韋可使其縮短約30%(約24-35.8小時)。 病情嚴重程度方面, 奧司他韋可使其減輕約38%, 與未使用者相比, 死亡風險降低約19%, 若在發病48小時內使用則病死率可降低約50%。 同時, 奧司他韋可以有效降低流感併發症的發生幾率,

降幅約為50%。

可能會有投資者認為, 奧司他韋雖然是抗病毒類常用化學藥產品, 但其競爭對手紮那米韋表現也並不差, 所以此次流感並未帶動東陽光藥的股價上漲。 但智通財經APP分析到, 西藥領域, 紮那米韋相比奧司他韋, 前者在醫保、中標區域等環節上均弱於後者(市場份額達到 95%)。 因此, 這並不能構成其沒有上漲的理由。

此外, 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銷售地主要集中在廣東和福建等地, 而恰好廣東又屬於流感高發地區, 所以該公司完全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從而有望進一步提升奧司他韋的銷量, 利好于公司業績。

多重利好, 東陽光藥股價卻因“香港每年都有流感高峰期, 本地人已‘見慣不慣’(比如2015年冬季, 共有122宗流感病例,其中64人死亡。)”而未實現“瘋長”,無疑再次證明了“港股不吃‘概念’這一套。”

同樣,另一隻“抗流感”概念股上海醫藥(02607)的盤面表現也是十分“穩當”,2個交易日漲幅為2.4%,成交量340.82萬股,總額約7183.01萬港元。

為何說上海醫藥也是“抗流感”概念股,主要是該公司子公司的“奧爾菲”膠囊與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同屬“一脈”,是流感專用化學藥。可由於製劑上差異,市場佔有率在逐漸下降。

以≤15kg的嬰幼兒為例,一次服用劑量為30mg,而“奧爾菲”的劑量為75mg,屬於成年膠囊劑型,應用在嬰幼兒上並不方便,所以從臨床使用上,兒科醫生更喜歡15mg、25mg/袋的奧司他韋。也正因種種原因,2015年,“奧爾菲”市場份額只有7.47%。而此次流感疫情再度讓該產品嘗到了“沒落的貴族”的滋味。

共有122宗流感病例,其中64人死亡。)”而未實現“瘋長”,無疑再次證明了“港股不吃‘概念’這一套。”

同樣,另一隻“抗流感”概念股上海醫藥(02607)的盤面表現也是十分“穩當”,2個交易日漲幅為2.4%,成交量340.82萬股,總額約7183.01萬港元。

為何說上海醫藥也是“抗流感”概念股,主要是該公司子公司的“奧爾菲”膠囊與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同屬“一脈”,是流感專用化學藥。可由於製劑上差異,市場佔有率在逐漸下降。

以≤15kg的嬰幼兒為例,一次服用劑量為30mg,而“奧爾菲”的劑量為75mg,屬於成年膠囊劑型,應用在嬰幼兒上並不方便,所以從臨床使用上,兒科醫生更喜歡15mg、25mg/袋的奧司他韋。也正因種種原因,2015年,“奧爾菲”市場份額只有7.47%。而此次流感疫情再度讓該產品嘗到了“沒落的貴族”的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