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品牌心經》——把行銷當作信仰是危害極大的本末倒置!

沒有品牌戰略指導的行銷策略, 行銷就缺失了靈魂和依據, 就會迷失方向。 行銷是從屬於品牌的經營工具, 把工具當成信仰, 不是滑入拜物教的陷阱, 就是陷入拜金主義的泥潭。 ——頂尖印象品牌行銷策劃機構

在許多大學及其商學院中, 都專門開設行銷專業, 並設有行銷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而有關品牌戰略和管理的課程, 則從屬於行銷專業, 給人一種品牌是行銷的一個部分的錯覺。 實際上, 商學院的教授們也是這樣教學的, 以致許多著名的行銷大師和教授們不遺餘力地鼓吹, “讓行銷成為一種信仰”。

頂尖印象品牌行銷策劃機構

專家和精英們都認為, 行銷是一種信仰而非工具, 更何況普通從業人員呢?

沒有品牌戰略指導的行銷策略, 行銷就缺失了靈魂和依據, 就會迷失方向。 行銷是從屬於品牌的經營工具, 把工具當成信仰, 不是滑入拜物教的陷阱, 就是陷入拜金主義的泥潭。 無數的企業實踐, 都無情地證明了在這個錯誤理念和價值觀引導下造成的惡果。 特別是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 由於沒有品牌信義和道德的靈魂, 行銷成了個別企業的機巧之道, 成了赤裸裸的賺錢工具, 以致孩子們吃奶粉, 還要從香港或國外購買, 他們認為國際品牌奶粉才能讓寶寶吃得放心;因為他們讓近年來的, 地溝油、毒大米、毒奶粉、染色饅頭,

瘦肉精、塑化劑、注水肉、蘇丹紅、三聚氰胺、致癌火鍋底料等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故事給搞怕了。 這僅僅是食品行業, 其他行業的造假, 制假、虛假宣傳, 假冒洋品牌、霸王條款以及肆意排汙所致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等, 種種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銷經營行為可謂比比皆是, 觸目驚心。

有時候經營者為品牌而採取的措施, 卻是對品牌最大的威脅, 行銷過度既是如此。 經營者們興奮地將行銷當做企業的頭等大事, 並且老闆親自抓行銷, 甚至全員行銷, 連人事行政財務, 生產工人等部門也要號召起來, 背上行銷考核指標, 行銷似乎成了企業生死存亡的一切。

當工具成了信仰, 當行銷失去了品牌的信念、道德、理性思維和精神價值,

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它可恐怖的讓消費者戰戰兢兢, 如履薄冰——人們沒有了消費安全感, 企業失去了信用, 不知道誰是真的, 誰是假的。 而比這些看得見的假冒偽劣商品及其經營行為, 更可怕的是, 社會因此失去了誠信體系, 嚴重影響了危害國家的形象及國際聲譽, 極大地損害了民族自尊。

所以, 把行銷當作信仰是危害極大的本末倒置。

作者:任 立

頂尖印象聯合創始人

品牌思想家、實踐家

五穀道場品牌創始人

《破解定位》和《品牌心經》作者

受邀央視2套《對話》欄目曾對話PK定位大師特勞特

頂尖印象品牌行銷策劃機構

專注于中國原創品牌的行銷策劃服務公司

公司以戰略高瞻及策略洞悉見長於業界,

為企業提供品牌戰略、產品策劃、傳播推廣為主的三大類服務, 同時更以實效為服務宗旨, 提供5大配套落地工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