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成長:危難時刻怎麼求助,大多數人都不會,讓心理學教你1招


現在時不時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譬如, 當大街上有人遇到危難的時候, 向周圍人求救, 但無一人願意伸出援手, 都只是圍在那裡看熱鬧,

而且圍觀的人越多, 這種現象越嚴重。

這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有人認為是, 現代人太冷漠, 也許有人是因為怕被賴住。 但在心理學上還有一種解釋, 那就是責任分散效應, 也叫旁觀者效應。

說的是, 如果某件事情要求單獨的個體完成, 他的責任感就會很強,

會很積極地去完成任務, 但如幾個人或者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 群體中的每個個體, 就會感到自己的責任感很弱, 遇到困難或者需要擔當責任的時候, 往往都會退縮。 這是因為當一個人的時候, 沒有人替你承擔責任, 而人多的時候, 都希望別人去多承擔點責任, 因此自己的責任就減少了。 責任分散, 歸根結底就是指人多不負責, 責任不落實, 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大鍋飯”, 或者一個和尚擔水吃, 兩個和尚抬水吃, 三個和尚沒水吃。


那麼遇到危難時, 怎麼才能讓別人幫助自己呢?

在這裡也要學會用打破“大鍋飯”的做法, 那就是責任到人。 如果在大街上遇到危難, 而旁邊又不止一個人的時候, 向人群求救時, 那必須指定其中的一個人, 比如說, “請戴眼鏡的那位先生, 幫我報警”或者說“請穿紅衣服的那位女士扶我一把”。 這樣明確指定某個人的時候, 相當於把分散的責任又集中起來。 這時被指定的人或許是出於愛面子的心理, 或許是出於不能辜負希望的心理,

也或者出於心理上想助人為樂, 往往會答應救助的幾率更高。

並且因為他是被唯一指定的一個人, 如果他不伸手去救助, 這時候就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與負罪感。 並且人都喜歡跟風, 只要有一個人伸出援手, 周圍的人也會跟著幫忙。 所以這樣就能更好地求救。


責任分散效應或者旁觀者效應, 不僅僅會發生在危難時刻, 日常生活中許多地方, 都會發現它的影子, 工作和生活中都會有這種現象。 比如中國式過馬路, 其實也是責任分散的一種體現。

解決責任分散的最好辦法就是, 責任到人, 職責明確。

最簡單又有效的一招, 你學會了嗎?

你還有什麼好的辦法, 能讓別人幫助自己呢?

一起留言討論吧~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招,也希望您能點贊,收藏和分享。

我是香草珠兒,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歡迎關注哦~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招,也希望您能點贊,收藏和分享。

我是香草珠兒,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歡迎關注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