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培育“紅蓮”的農田院士朱英國逝世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 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 ”這是朱英國專注於水稻科研從未改變的信念。

“紅蓮”, 一個美麗的名字。 這是朱英國培育的雜交稻系列之一。

在雜交水稻領域, 袁隆平的“野敗型”與朱英國的“紅蓮型”、日本的“包台型”, 被國際育種界公認為三大細胞質雄性不育類型。 而且只有“野敗型”和“紅蓮型”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種植, 被冠以“東方魔稻”的美稱。

“紅蓮”的問世, 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 1972年, 朱英國和科研人員用海南島的“紅芒”野生稻作母本, 與幾十個常規稻種雜交, 歷經反復試驗篩選, 發現其與常規稻種“蓮塘早”雜交多次的後代種質非常好, 於是, “紅蓮”的名稱及其第一代誕生。 這項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1964年, 25歲的朱英國從武漢大學畢業, 留校任教, 即投身於糧食大國最緊迫的課題——水稻雄性不育與雜交水稻的研究。

1971年11月, 朱英國和他的同事用1000多個套袋帶上全部種子材料奔赴海南。

1972年4月, 等到上千個組合收割分類後, 他們再摘下一粒粒稻穀, 剝去穀殼, 帶回湖北轉育。

當初在海南的日子充滿艱辛。 朱英國和助手們住在當地農民家裡, 連電燈都沒有。 科研小組不僅要在實驗田裡忙, 還要自己種菜, 砍柴做飯。 由於他們的供應關係不在當地, 糧油等許多必需品無法買到, 至於豬肉更是難得吃到一次。

一個春天, 這樣的日子有兩個月。 待到4月收割時, 個個稻穗去秕撿實, 粒粒穀子剝殼入袋, 成千上萬個組合都得分類整理, 帶回武漢趕季播種。

身體所受的苦是其次, 最苦的是對種子的擔心。 1975年4月中旬, 海南島氣候反常, 稻子晚熟。 為趕上湖北的育種期, 朱英國他們收下稻種, 來不及曬乾, 就匆忙啟程。 但是, 倉促間忘了帶《病蟲害檢疫證》, 湛江站禁止他們通行。

稻種已發熱, 如再耽擱半天, 幾年的心血就將付之東流。 又累又餓又急又氣, 朱英國竟昏倒過去。 此情此景, 令車站負責人大為感動, 破例放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

幾十年來, “紅蓮”家族中多個優質高產的雜交水稻品種“紅蓮優6”“珞優8號”“珞優10號”陸續誕生。 如今, “紅蓮型”雜交稻在全國及東南亞等地區推廣種植面積累計超過1億畝, 不僅惠及5億中國農民, 還走出國門, 香飄天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