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懂咖啡店,你就不算在新加坡生活過

在新加坡提起咖啡店(Coffee Shop), 你要以為是這樣滴, 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新加坡, 咖啡店幾乎就是市井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某種程度上,

它於新加坡人, 比起茶館之於成就了一部偉大話劇的北京人、愛擺龍門陣的四川人, 被各式精緻點心養大的廣東人, 都更重要!

咖啡店不單能吃東西喝茶(本地人一般不說“喝咖啡”而說“喝水”), 也是重要的社交場所。 敘交情、談生意、傳八卦……, 更可以點瓶啤酒看美女, 輕易就能Kill大把寂寞時光。

▲曾有啤酒妹自爆裙越短生意越好潛規則

新加坡的咖啡店, 原本都是沒有冷氣的, 後來慢慢有了冷氣的, 並陸續進駐了遍佈全島的各個shopping mall, 就稱為食閣(Food Court)了。 無論哪一種, 都親民得很, 無論你穿T恤夾腳拖鞋, 還是襯衫配領帶(只要你不嫌熱), 都可以登堂入室, 包容性極強。

有沒有發現~走遍全島, 一般有從幾個到幾十個攤位不等的咖啡店, 不但是當地人解決一日三餐並街坊鄰居聯絡感情的場所, 而且看起來都有些熟口熟臉, 來去就那麼幾家?

你有這個感覺就對了!在大小Mall裡能看見的, 幾乎都是:咖啡店(Kopitam)、福將坊(Foodjunction)、口福(Kou Fu)和大食代(Food Republic)。

名字, 就要取得這麼直白!你在Jurong Point 1、Paya Lebar Square和Bukit Panjang Plaza, 都能看到這一家!

咖啡店集團成立於1988年, 林姓老闆在1962年出道做工時, 就是個Kopi Kia(咖啡仔)。

1995年, 他買下了新加坡的地標之一, 老巴刹美食廣場後, 逐漸發展成本地最大的咖啡店經營商, 旗下分店足有80家, 就成了名副其實的Kopitam King。

▲咖啡店集團創始人Lim Bee Huat

也就在今年4月, 老巴刹還爆發過烏龍帳單事件, 食客點了3罐烏龍茶, 價格差了約40%。

▲很快Koptiam澄清, 絕沒有欺騙客戶的意圖, 在發現錯誤後, 立刻退還了2.10元的差價。

另外, Kopitam大概是全新加坡第一家推出使用預付卡消費的咖啡店。 拿著那張卡在制定分店內買食物, 可以享受10%的折扣!

福將坊是新加坡最大的連鎖美食廣場之一,在武起士Bugis Junction和實龍崗Nex裡的食閣,都是他家的。

第一間福將坊,開在1993年,就是位於碧山Junction 8四樓的那家。2015年重新裝修過,現在是這樣的~

福將集團已經上市,老闆傅哲彥仍在低調積極拓展經營版圖,不僅有高檔日本餐廳和精美食品禮品店,還在馬來西亞、中國都開設了福將分店。在北京金融街曾經看過它的小夥伴,可以舉個手!

福將坊也有推出購物享優惠的會員卡。在福將坊的飲料攤位處可以買到這種卡,消費時出示,就能獲得10%折扣或者在飲料攤位換取可口可樂飲料。

口福集團由龐琳在2002年創辦,你能在大巴窯中心二樓、或者聯邦地鐵站附近(就在昇菘超市對面)看到。

短短十幾年內,就把口福從鄰里咖啡店,延伸進了購物商場,還把店開到了澳門,擁有五十多家咖啡店和食閣,包括創意店、商場等多個項目。

大家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廣場看到的這家裝潢典雅、時尚的“忠食館”,也是口福的。

近年來一直以“光頭”形象示人的龐琳,是不是很霸氣?

事實上,他早在1995年,就號稱“咖啡店大王”了!那時他所有的裕華飲食集團,已有50多家咖啡店和食閣,只不過在2001年全數賣給了前面提到的咖啡店集團。一年之後再戰咖啡店江湖的他,以“口福,福至我心,但我心依舊”的理念,再次創業成功。

▲在Vivocity三樓的這家大食代,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它也開進了新達城(Suntec City)和威士馬廣場(Wisma Atria)。

創辦於1997年的大食代,和麵包店Breaktalk、蛋糕店Icing Room、土司工坊(Toast Box)以及拉麵店(Ramenplay)以及大名鼎鼎的鼎泰豐,都在新加坡麵包物語集團(BreadTalk Group Limited)旗下。

“麵包物語”在中國稱“麵包新語”,創辦人郭明忠曾在臺灣留學,創業後就順理成章申請了米其林餐廳鼎泰豐在新加坡的特許經營權,一直經營到現在。現任八邑會館會長的他,2005年曾因酒後駕車,被罰4000新幣並吊銷駕照30個月。

目前,大食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大陸、香港以及臺灣,經營了超過33間店面。

▲臺灣台中大遠百內以上世紀50年代臺灣老街為場景的大食代

以下這幾個咖啡店集團,主要轉戰組屋區~

創始人洪鼎良,是金山嶺美食中心集團的董事經理,也是新加坡老闆聯誼會的發起人,同樣享有“咖啡店大王”的美譽。

▲“咖啡店大王”洪鼎良(左)和他的得力助手,大兒子洪啟強和小兒子洪啟煒。兩兄弟相隔4年,娶了一對林姓姐妹花,你說是不是緣分太深?

洪鼎良最令人津津樂道之處,是他在1990年,以352萬元標下了碧山地鐵站附近的一家僅有10個左右攤位的咖啡店,幾乎讓所有人跌破眼鏡。但事實勝於雄辯,金山嶺現在已是有30家咖啡店,資產上億的美食集團。

▲這就是碧山金山嶺咖啡店了!今年1月,因鼠患被令停業一天,洪鼎良索性花一萬元,進行了24小時的清洗、裝修及粉刷工程,簡直是網紅的節奏。

創辦人兼董事主席,48歲的郭觀華,小小年紀就從馬來西亞芙蓉南下新加坡打工。21歲那年,原本想存些錢趁中元節假期回家鄉看父母,不曾想為生計奔波的父母卻在節前1星期慘遭車禍,雙雙去世。

1994年5月1日,他以1萬2000元頂下大巴窯1巷第126座的一個雜菜飯攤位,開啟了創業之路。從一個個攤位到一間間咖啡店,逐漸開創出一片事業天,成為擁有220飲食營業處和30間咖啡店的大集團,包括榮記燒臘、名廚海鮮餐館,也都是它家的!

▲郭觀華(中)在他的長城集團總部裡

新加坡眼讀者第一次看到“郭觀華”這個名字,應該是在去年一篇新加坡土豪3小時"揮霍"500萬,這樣的炫富我們喜歡。在那次善濟籌款晚宴中,他以8萬元標得著名書法家林子平的作品《鴻福》。

目前,長城美華咖啡店在全島鄰里。念舊的郭觀華說了~第一個雜菜飯攤名叫“長成”,我把它改成“長城”,第一間咖啡店叫作“美華”,就把後來的咖啡店一律叫成“長城美華”了。

宏茂橋地鐵站附近,至少就有2家S11。S11是由郭書明、王朝生、王明星(是把F1帶進新加坡、去年又和大舅子吵得不可開交那位大佬嗎?)、郭燕娥在1993年共同創立的事業。第一家咖啡店開在碧山11街,華文名字“食藝”,和“11”諧音,是不是很有“墨水”?

在過去24年裡,S11在新加坡開了約20家咖啡店,生意都還挺不錯滴。

近年來屢屢傳出要脫售業務的消息,特別這幾個月,幾乎已是鐵板釘釘!有知情人爆料,目前出價最高的是大路美食集團,要以3億元收購食藝的業務及咖啡店!前面提到的金山嶺老闆洪鼎良就說了~如果收購成功,將創下咖啡店史上的先例!

終於輪到神秘大佬大路(Broadway)出場,就前面所說要收購S11的那家!關於出價3億元的傳言,老闆陳圖茂曾表示“不否認,也不承認”,很會賣關子啊!

早在2013年,大路就創造了組屋區咖啡店歷來收購的最高紀錄,2000萬買了個店,財大氣粗得一時震驚業內!不過卻因把“後港”翻譯成“歐陽康”而惹來笑話!

▲曾經坊間議論紛紛的“歐陽康”大路咖啡店

2015年12月,位於森林商業中心(Sim Lim Square)底層的大路,也曾趁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的12個地鐵站在27日通車(“森林”就在梧槽地鐵站旁),特別舉辦過6天促銷~5毛錢的咖啡或茶、1塊錢的汽水,著實吸引了不少食客光顧。

新加坡眼,帶你看新加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kanxinjiapo

福將坊是新加坡最大的連鎖美食廣場之一,在武起士Bugis Junction和實龍崗Nex裡的食閣,都是他家的。

第一間福將坊,開在1993年,就是位於碧山Junction 8四樓的那家。2015年重新裝修過,現在是這樣的~

福將集團已經上市,老闆傅哲彥仍在低調積極拓展經營版圖,不僅有高檔日本餐廳和精美食品禮品店,還在馬來西亞、中國都開設了福將分店。在北京金融街曾經看過它的小夥伴,可以舉個手!

福將坊也有推出購物享優惠的會員卡。在福將坊的飲料攤位處可以買到這種卡,消費時出示,就能獲得10%折扣或者在飲料攤位換取可口可樂飲料。

口福集團由龐琳在2002年創辦,你能在大巴窯中心二樓、或者聯邦地鐵站附近(就在昇菘超市對面)看到。

短短十幾年內,就把口福從鄰里咖啡店,延伸進了購物商場,還把店開到了澳門,擁有五十多家咖啡店和食閣,包括創意店、商場等多個項目。

大家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廣場看到的這家裝潢典雅、時尚的“忠食館”,也是口福的。

近年來一直以“光頭”形象示人的龐琳,是不是很霸氣?

事實上,他早在1995年,就號稱“咖啡店大王”了!那時他所有的裕華飲食集團,已有50多家咖啡店和食閣,只不過在2001年全數賣給了前面提到的咖啡店集團。一年之後再戰咖啡店江湖的他,以“口福,福至我心,但我心依舊”的理念,再次創業成功。

▲在Vivocity三樓的這家大食代,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它也開進了新達城(Suntec City)和威士馬廣場(Wisma Atria)。

創辦於1997年的大食代,和麵包店Breaktalk、蛋糕店Icing Room、土司工坊(Toast Box)以及拉麵店(Ramenplay)以及大名鼎鼎的鼎泰豐,都在新加坡麵包物語集團(BreadTalk Group Limited)旗下。

“麵包物語”在中國稱“麵包新語”,創辦人郭明忠曾在臺灣留學,創業後就順理成章申請了米其林餐廳鼎泰豐在新加坡的特許經營權,一直經營到現在。現任八邑會館會長的他,2005年曾因酒後駕車,被罰4000新幣並吊銷駕照30個月。

目前,大食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大陸、香港以及臺灣,經營了超過33間店面。

▲臺灣台中大遠百內以上世紀50年代臺灣老街為場景的大食代

以下這幾個咖啡店集團,主要轉戰組屋區~

創始人洪鼎良,是金山嶺美食中心集團的董事經理,也是新加坡老闆聯誼會的發起人,同樣享有“咖啡店大王”的美譽。

▲“咖啡店大王”洪鼎良(左)和他的得力助手,大兒子洪啟強和小兒子洪啟煒。兩兄弟相隔4年,娶了一對林姓姐妹花,你說是不是緣分太深?

洪鼎良最令人津津樂道之處,是他在1990年,以352萬元標下了碧山地鐵站附近的一家僅有10個左右攤位的咖啡店,幾乎讓所有人跌破眼鏡。但事實勝於雄辯,金山嶺現在已是有30家咖啡店,資產上億的美食集團。

▲這就是碧山金山嶺咖啡店了!今年1月,因鼠患被令停業一天,洪鼎良索性花一萬元,進行了24小時的清洗、裝修及粉刷工程,簡直是網紅的節奏。

創辦人兼董事主席,48歲的郭觀華,小小年紀就從馬來西亞芙蓉南下新加坡打工。21歲那年,原本想存些錢趁中元節假期回家鄉看父母,不曾想為生計奔波的父母卻在節前1星期慘遭車禍,雙雙去世。

1994年5月1日,他以1萬2000元頂下大巴窯1巷第126座的一個雜菜飯攤位,開啟了創業之路。從一個個攤位到一間間咖啡店,逐漸開創出一片事業天,成為擁有220飲食營業處和30間咖啡店的大集團,包括榮記燒臘、名廚海鮮餐館,也都是它家的!

▲郭觀華(中)在他的長城集團總部裡

新加坡眼讀者第一次看到“郭觀華”這個名字,應該是在去年一篇新加坡土豪3小時"揮霍"500萬,這樣的炫富我們喜歡。在那次善濟籌款晚宴中,他以8萬元標得著名書法家林子平的作品《鴻福》。

目前,長城美華咖啡店在全島鄰里。念舊的郭觀華說了~第一個雜菜飯攤名叫“長成”,我把它改成“長城”,第一間咖啡店叫作“美華”,就把後來的咖啡店一律叫成“長城美華”了。

宏茂橋地鐵站附近,至少就有2家S11。S11是由郭書明、王朝生、王明星(是把F1帶進新加坡、去年又和大舅子吵得不可開交那位大佬嗎?)、郭燕娥在1993年共同創立的事業。第一家咖啡店開在碧山11街,華文名字“食藝”,和“11”諧音,是不是很有“墨水”?

在過去24年裡,S11在新加坡開了約20家咖啡店,生意都還挺不錯滴。

近年來屢屢傳出要脫售業務的消息,特別這幾個月,幾乎已是鐵板釘釘!有知情人爆料,目前出價最高的是大路美食集團,要以3億元收購食藝的業務及咖啡店!前面提到的金山嶺老闆洪鼎良就說了~如果收購成功,將創下咖啡店史上的先例!

終於輪到神秘大佬大路(Broadway)出場,就前面所說要收購S11的那家!關於出價3億元的傳言,老闆陳圖茂曾表示“不否認,也不承認”,很會賣關子啊!

早在2013年,大路就創造了組屋區咖啡店歷來收購的最高紀錄,2000萬買了個店,財大氣粗得一時震驚業內!不過卻因把“後港”翻譯成“歐陽康”而惹來笑話!

▲曾經坊間議論紛紛的“歐陽康”大路咖啡店

2015年12月,位於森林商業中心(Sim Lim Square)底層的大路,也曾趁濱海市區線第二階段的12個地鐵站在27日通車(“森林”就在梧槽地鐵站旁),特別舉辦過6天促銷~5毛錢的咖啡或茶、1塊錢的汽水,著實吸引了不少食客光顧。

新加坡眼,帶你看新加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kanxinjiap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