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是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也不是斯大林格勒,這才是二戰轉捩點

先從斯大林格勒談起吧

慘烈斯大林格勒戰役對於蘇德雙方而言, 事先都沒有預料到。 事實上, 蘇德雙方一直在重複著對對方的誤判。 蘇軍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中成長而強大, 而對於德軍, 一次誤判就可能是致命的。

1942年的德軍作戰計畫是著名的藍色方案, 以主力在蘇德戰場南線進行深遠突擊, 奪取高加索的豐富物產。

1942年的蘇軍計畫, 預測德軍主力突擊方向為莫斯科方向, 為此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 並佈置了多支最高統帥部預備隊。

而在南線, 蘇軍甚至認為這裡的德軍不堪一擊, 在夏天主動發起了進攻。

這是蘇軍1942年夏天的致命失誤。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最後打成了蘇軍送人頭, 鐵木辛哥後來也一直不受史達林待見。

藍色方案首役, 就這樣被蘇軍挑起。 德軍順勢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 蘇軍只能節節防禦, 丟掉了羅斯托夫, 丟掉了頓涅茨盆地, 丟掉了頓河, 一直到斯大林格勒。

按照德軍的設想, 斯大林格勒僅僅是這次進攻的中轉站, 是為了掩護高加索方向德軍的側翼而發起。 德軍誤判了蘇軍的抵抗能力, 也誤判了蘇軍的抵抗決心。

如果斯大林格勒失守, 對蘇聯不僅僅是一個重要工業城市的失守(一片廢墟的斯大林格勒恐怕也沒有什麼工業了…), 更意味著南北蘇軍之間的重要聯繫被切斷, 伏爾加河南北通航在這裡斷開。

高加索會不會進一步失守?獲得了豐富資源的德軍再休整之後能否恢復1941年的巔峰戰鬥力?

但歷史沒有假設, 第六軍團被崔可夫死死的拖在了斯大林格勒城的巷戰中, 並在隨後的天王星行動中被整個吃掉。 (第六軍團側翼全為僕從國軍隊, 可見德軍到斯大林格勒的確已經是精疲力竭)在1942年冬開始的大反攻中, 德軍又一次回到了進攻的起點哈爾科夫。 曼帥用自己的天才打出了第三次哈爾科夫反擊戰阻滯了蘇軍的反攻, 也就此確定了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南側戰線。

在冬季戰役結束後, 春天的蘇德雙方都開始休整, 為夏季戰役做準備。 庫爾斯克突出部是一個天然的戰場, 在這裡集中了大量蘇軍部隊,

德軍以南北兩翼實施突擊, 意圖吃掉這些蘇軍。

蘇軍沒有誤判。 兩個方面軍各守南北, 構築了大量的野戰工事, 佈置了多條防線, 意圖死守陣地消耗德軍, 他們的身後為總預備隊草原方面軍。

德軍喪失了戰役突然性, 甚至進攻時間都被蘇軍摸清而吃了一波蘇軍的炮火反準備。 這場戰役有趣在於蘇德雙方各自都知道對方在幹什麼, 想幹什麼。 儘管已經知道蘇軍的堅固防禦, 對於這時的德軍而言, 又有別的選擇麼?

這場戰役後來的看點是坦克大決戰。 德軍新的技術兵器虎式豹式坦克已經在冬天被蘇軍知曉, 為了應對這一情況而開發的T-34/85尚未列裝。 能有效應對德軍新銳坦克正面的只有應急列裝的SU152自行火炮, 以及57mm反坦克炮。

因此後來的坦克大決戰中出現了虎式吊打T-34/76小朋友的情況。 蘇軍坦克兵最後採取了坦海戰術, 和德軍坦克混戰在一起。 對於金貴的虎式而言, 斷了一條履帶就可能意味著被拋棄在戰場上回不來了。

庫爾斯克如果蘇軍失敗, 那意味著兩個方面軍的大量部隊被包圍, 意味著1943年的蘇軍可能要像1941年的蘇軍那樣經歷再一次大潰敗。 但此時, 蘇軍後方技術兵器的生產已經恢復, 很難說德軍能否在1943年的寒冬到來之前徹底打垮蘇聯的抵抗意志。 而再過一年, 美國爸爸就要在歐陸登場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