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邊境線上的執著堅守

三岔口邊防官兵走村入戶開展群防群治。

建軍90周年記者進軍營系列報導之六

張旭光 記者 李玉梅

初秋, 綏芬河畔, 秋高氣爽。

“向右轉, 跑步走, 一、二、三、四……”在東寧市邊防大隊院內, 響起了一陣響亮的口號聲, 戰士們精神飽滿, 唱軍歌, 出早操。 8月8日, 記者來到牡丹江市邊防支隊東寧大隊, 走近守衛邊境線的衛士們身邊, 感受邊防官兵的苦與樂。

機動中隊官兵苦練殺敵本領。

堅守:責任重大守國門

初秋時節, 驕陽仍似火。 在老黑山邊境檢查站, 執勤官兵著裝整齊, 正站在公路邊不斷揮手指揮來往車輛接受檢查, 身挎10多公斤的裝備, 汗水濕透軍裝, 衣服上留下一圈圈白色的鹽漬。 “很苦很光榮!”執勤官兵微微一笑, 簡單而堅定的回答, 讓記者頓時肅然起敬。

東寧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 南與吉林省琿春、汪清毗鄰, 東與俄羅斯接壤。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經常有外地和國外車輛及人員出入東甯市境內, 老黑山檢查站成為了阻擊危險物品及可疑人員的一道重要關卡, 也是我市惟一的一處邊境檢查站。 檢查設在公路上, 除了夏天要忍受高溫, 冬天, 執勤官兵雖然穿著禦寒衣, 但他們的手腳也經常受凍皸裂。

一年365天, 平時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執勤檢查, 特殊時期還要全天候守護在公路上, 守衛國門和轄區的安全。

新立河口船管站官兵出勤。

奉獻:一心為民護平安

離開老黑山邊境檢查站, 經過半個多小時, 記者一行冒雨抵達了三岔口邊防派出所。 走進三岔口鎮,

典型的朝鮮族村落景象映入眼簾。 聽說記者要採訪邊防派出所, 村民金大娘熱情地把記者拉進了她家。 “若沒有邊防戰士駐守在這裡, 真會覺得不安全。 ”從金大娘的笑言中, 記者感受到了當地村民和邊防戰士的深厚情誼。

在派出所內, 執勤官兵正準備下到村裡巡邏, 順便對近期的防汛情況進行查看。 據瞭解, 為確保良好的治安秩序, 東寧市邊防大隊三岔口邊防派出所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和要求, 不斷加大巡邏密度, 實行“所站聯勤”巡邏制度, 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通過實行晝夜不定時巡邏, 尤其是延長了夜間巡邏時段, 對街面犯罪特別是“兩搶一盜”侵財犯罪起到了震懾作用。 此舉施行以來, 當地百姓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使居民上街購物時安心, 婦女夜間行路時放心, 學生晚課放學家長不擔心。

老黑山邊防檢查站官兵檢查過往車輛。

忠誠:使命光榮樹豐碑

“原來的辦公地點太遠了, 在界河邊成立了船管站後, 我們捕魚就能就近辦理手續了, 而且也少了許多非法捕魚的。 ”今年,新立河口船管站正式投入使用後,當地漁民對此讚不絕口。多年來,東寧市邊防大隊始終堅持把方便轄區居民及維護邊境口岸地區的安全穩定作為首要任務。今年,東寧市邊防大隊根據轄區邊境管理實際,全力打造界河船隻管理點,新立河口船管站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對禁漁期內所有漁船、工具等的統一管理,非禁漁期的日常巡邏防控,有效地提高了邊境轄區管控能力,減少了管理盲區,從而預防違邊涉外事件的發生。

臨近採訪結束,記者跟隨新立河口船管站的巡邏官兵,來到了界河邊上的一處界碑,幾位官兵去查看界河邊的情況。看著這些“橄欖綠”的身影穿梭在界河邊,再看看莊嚴的界碑,仿佛每位戰士就是一塊界碑,一班戰士就是一段堅實的國境線。

”今年,新立河口船管站正式投入使用後,當地漁民對此讚不絕口。多年來,東寧市邊防大隊始終堅持把方便轄區居民及維護邊境口岸地區的安全穩定作為首要任務。今年,東寧市邊防大隊根據轄區邊境管理實際,全力打造界河船隻管理點,新立河口船管站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對禁漁期內所有漁船、工具等的統一管理,非禁漁期的日常巡邏防控,有效地提高了邊境轄區管控能力,減少了管理盲區,從而預防違邊涉外事件的發生。

臨近採訪結束,記者跟隨新立河口船管站的巡邏官兵,來到了界河邊上的一處界碑,幾位官兵去查看界河邊的情況。看著這些“橄欖綠”的身影穿梭在界河邊,再看看莊嚴的界碑,仿佛每位戰士就是一塊界碑,一班戰士就是一段堅實的國境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