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要有兩個孩子?你們都知道為什麼嗎?

有這麼一句話:“生二寶的, 生之前也許會糾結, 但是生了之後, 卻鮮少有後悔的”。 作為一個新晉的二寶媽, 我深深認同這句話。

自從有了二寶以來, 這個家變的還是蠻熱鬧的, 看著寶寶一點點從出生之初的懵懂裡頭醒來, 眉眼日益靈動。 也看著開心一點點接納家庭裡的新成員, 逐漸開始像個小姐姐一樣一起照顧妹妹。 即使前一秒, 可能倆孩子為了爭奪我的關注都在哭鬧, 下一秒, 卻又是肉肉的倆娃擁抱在一起甜死人的場景。

我知道, 他們都會慢慢長大, 有一天, 他們都會從我的身邊離開。 我更知道,

即使有一天我不在這個世上, 我也一定會慶倖, 自己已給了這倆孩子彼此最好的禮物, 那就是手足的陪伴。

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曾經這樣跟我說, 有一個兄弟姐妹的好處是, 即使曾經對父母有再多抱怨, 如何在早年被父母錯誤對待, 再或者, 即使父母的老去或者離世有多讓人悲傷, 總有另外一個人可以聊聊。 也只有這個人, 才真正明白你在說什麼, 並有切身體會。 這樣的陪伴, 是最有滋養的關係。 當然, 有一個兄弟姐妹的意義, 遠非如此。

大寶二寶是彼此的情感支撐。 年齡相近的兄弟姐妹之間摩擦和衝突越多, 他們之間的感情越深厚, 就越親密。 對於彼此來說, 他們還可以成為對方的情感支撐, 這也是大多數父母為孩子生一個伴兒的初衷所在。

一位媽媽這樣說:以前只有一個大寶的時候, 我們走哪兒都會帶著他, 總是不放心他一個人單獨呆著。 但隨著二寶的出生和逐漸長大, 兩個小傢伙在一起玩的時間越來越多。 偶爾我們出門辦事, 他倆嫌麻煩, 不願跟著, 會對我們說: 你們走吧, 我倆在家玩。 有時候出門, 我和老公走在後面, 會看到前面的兩個小傢伙手拉著手, 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會覺得他倆的世界我們根本插不進去, 會有一些失落, 但更多是感動。

心理學家發現,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與同齡夥伴的相處。 若是一個兒童沒有朋友或者他被同伴忽視, 他就會出現一系列適應問題。 可是, 如果他們對兄弟姐妹產生安全依戀, 就能夠有效避免焦慮、憂傷和其他適應問題的出現。

研究者曾對10-20個月大的嬰兒進行過一項陌生情境測驗, 即, 分別讓他們和4歲的哥哥/姐姐以及媽媽呆著一個陌生的房間中, 不久之後進來一個陌生的成年人, 隨後媽媽離開房間。 研究發現, 嬰兒會明顯變得很悲傷, 且他們會時常接近自己的哥哥/姐姐, 而哥哥/姐姐能給小嬰兒一些安慰和照顧, 這能很有效地緩解小寶的悲傷情緒, 大寶在安撫小寶的過程中, 也能有效地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 這個研究很有效地證明了, 大寶二寶能成為彼此感情上的重要支撐。

大寶是二寶成長路上的引導者

一位媽媽問:小寶簡直就是哥哥的跟屁蟲和粉絲, 經常把 哥哥好厲害 哥哥好棒 之類的話掛在嘴邊。

每天都盼著哥哥放學回家跟哥哥玩, 每次哥哥寫作業, 他也擠在哥哥旁邊, 學著哥哥的樣子拿個筆亂畫;他們來經常玩 小老師教學生 的遊戲, 哥哥在上面認真地講, 他能乖乖地坐地下面十分認真地聽;他不愛吃青菜, 哥哥在旁邊做榜樣, 馬上就舀起來有滋有味地嚼著;哥哥不喜歡的玩具車扔到一旁, 他也能撿過來玩半天……不知小傢伙這樣好不好, 會不會完全沒有主見?

家有二寶, 父母這麼做

當然, 要品嘗家有二寶的甜蜜, 也必須要有耐心, 去面對二寶之間的競爭。 兄弟姐妹之間會有天然的競爭。 父母如果掌握一些基本原則, 就能夠讓孩子們之間的競爭變為良性, 促進孩子們的手足之情, 以及長遠發展。

首先更愛大寶,

其次才是二寶。 很多家庭, 二寶出生後, 大寶都會有嚴重的被忽視感。 這是後來倆孩子無法和平共處的根本原因。 如果再遇上中國式大媽來句逗孩子的話:“你媽媽不要你了!”就可能會讓原本就存在的矛盾瞬間激化, 從而出現此前新聞中“大寶把二寶從樓上扔下去”的悲劇。 所以, 從二寶出生前, 一直到二寶出生後, 父母的更多關注都應該在大寶身上, 尤其不能夠以“你是哥哥/姐姐, 就應該……”。 須知, 只要不滿12歲, 老大也都只是個孩子。

給倆孩子的愛不要平均分, 要獨特。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父母必須要看到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 讓孩子明白他們各自是不同的, 而不必處處要和對方比較。 這樣, 父母給到孩子愛, 就不再局限於“一分為二”的困局, 而是兩個孩子都得到了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完整的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大寶二寶之間的競爭。

大寶二寶發生爭執時,父母不要做事件的評判者,而應做個調節者。首先要去看見衝突中每個孩子的情緒,而就爭執的問題則引導他們自己去處理。因為通常情況下,父母正是引發孩子衝突的根源,只有父母對兩個孩子表現出無偏愛跡象,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同樣愛他們,他們才不會因此而憎恨與自己“搶愛”的人。

如果能夠掌握上述原則,不帶評判地去接納每一個孩子,那麼,真正的美好就會悄悄地到來。

而是兩個孩子都得到了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完整的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大寶二寶之間的競爭。

大寶二寶發生爭執時,父母不要做事件的評判者,而應做個調節者。首先要去看見衝突中每個孩子的情緒,而就爭執的問題則引導他們自己去處理。因為通常情況下,父母正是引發孩子衝突的根源,只有父母對兩個孩子表現出無偏愛跡象,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同樣愛他們,他們才不會因此而憎恨與自己“搶愛”的人。

如果能夠掌握上述原則,不帶評判地去接納每一個孩子,那麼,真正的美好就會悄悄地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