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自我革新 或成IDC產業破局新“救贖”

導語:面對紛繁複雜的商海, 如何在市場風生水起時把握正確的方向, 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穩健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

近年來, 政府對雲計算、大資料等產業大力扶持與引導, 也讓作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資料中心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根據《2015~2016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未來幾年IDC市場增速將穩定在35%以上, 其中2018年我國IDC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400億元。

面對市場機遇, IT、地產、金融等行業企業憑藉自有資源逐漸向IDC市場延伸, 包括世紀互聯在內的多家IDC企業紛紛踏上了上市的征程,

希望通過資本市場鞏固各自在IDC市場的地位。

IDC建設沒有捷徑可走

然而, 在中國IDC產業表面看似繁華的背後, 卻隱藏著巨大的潛在危機, 在狂熱的利益追逐中, 許多風險的信號被人為忽視。 這情形好比股市從牛市到瘋牛的形成過程, 絕大多數人看到的不是處於5000點的風險壓力, 而是帳面上不斷增加的數字。 因而, 不顧一切地投入和衝刺, 但最終等來的卻是6000點的崩盤。

瘋狂的上漲總會有盡頭, 回頭再看, 很多股票的非理性上漲其實是價格背離了價值曲線, 所以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而那些真正有成長空間的, 穩步發展的企業才能最終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回顧當下的IDC市場, 又何嘗不是身處一個巨大的泡沫當中, 儘管市場蛋糕誘人,

但內部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 伴隨的潛在風險也隨之膨脹。 尤其面臨向服務型的雲化轉型, 如果不儘快調整戰略佈局, 很可能在行業格局重構的競爭中失去原有籌碼。

當然, 在IDC整個產業佈局中, 因IDC業務本身所要求具有的規劃性、系統性特徵, 決定著在該領域的佈局必須逐步推進, 步步為營, 沒有捷徑可走。

以精工科技宣佈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為例, 這個案例其實已經給IDC市場背後存在的隱憂提出預警。 業界在分析此次重組失敗緣由時, 列舉有三:政策因素終止重組、有利標的資金運作、高業績承諾成隱患。

在該重組案中, 精工科技看中了盈利能力較強、市場前景較好的IDC行業, 並給出了超出常理的價值判斷和財務預估,

並在未來三年給出了較高的業績承諾。 事實上, 精功科技擬收購的盤古資料近兩年的業績並不佳, 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2月, 公司並無實際營業收入。

由此可見, 從外看IDC產業依舊蓬勃, 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 但對內而言, 行業內所需解決的問題卻極為緊迫。 外熱內冷的行業發展狀態已經呈現出些許病態, 儘管備受資本熱捧, 但資本也絕非是解決行業問題的良藥, 還是要依靠更加長久的積累才可以真正立足, IDC產業建設無法一蹴而就。

民營IDC面臨增長的煩惱

有資料顯示, 目前在中國南方城市寬頻運營商流量分佈90%去往電信, 而中國北方城市寬頻運營商流量有90.7%去往聯通。 在主流基礎運營商佔據絕對優勢的中國互聯網市場,

中小寬頻運營商想要謀求發展, 必然要在強者夾縫之下謀取生存。

降價、送流量, 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 為了鞏固市場, 基礎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手段層出不窮。 在外看來, 運營商是壟斷行業, 但行業內卻因為資源的搶奪戰碰得頭破血流。

2016年, 在發佈利潤下滑80%業績預警的同時, 中國聯通宣佈開始著手整頓全國IDC業務。 與2010年中國電信的“流量穿透”整頓相似, 也讓本已經在寬頻接入專案經營困難的企業舉步維艱, 強勢運營商通過掌握市場定價權的優勢, 通過抬高競爭對手的寬頻接入成本, 從而遏制競爭對手的寬頻業務發展, 弱勢運營商以及民營IDC企業深受其累。

面對價格不斷下行的壓力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

獨立小型IP運營商及CDN公司生存環境出現嚴重的問題。 如此背景之下, 起源於ICP對網路高速互聯需求的零售IDC公司, 業績勢必受到巨大影響。

在此次整頓中, 首批中招的是CDN公司, 在美國上市的藍汛。 2016年7月28日, 擁有1800萬用戶的行業交流平臺——脈脈出現無法登錄的情況, 持續了近15個小時。 脈脈發表聲明介紹原因:其服務提供者藍汛北京機房在中國聯通的淨網行動中被斷網。 而這一整頓背後也必將導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或固網寬頻用戶的體驗大幅惡化。 對於類似藍汛之類的廠商業務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同時, 這一流量穿透事件對世紀互聯這樣的IDC公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 世紀互聯2016財年第四季度淨虧損為人民幣4.852億元, 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人民幣1.129億元相比有所擴大。財報中指出,主要的虧損來自艾普、MNS及CDN業務,世紀互聯對艾普進行一次性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損失人民幣3.929億元。

從財報角度來看,世紀互聯的痛點在於,在惡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與流量相關的業務不景氣帶來了營收的下降。據消息稱,實際上世紀互聯在做了業務拆分後扣除頻寬、歷史壞賬、折舊以及收購支出等項目後,世紀互聯核心資料中心業務並不示弱,核心機櫃業務營收增長為34%,雲業務及增值VPN業務也有不俗的表現。

而此番世紀互聯將包括相關不符合預期的業務進行拆分,就好比是在5000點的股市中,通過剖析自身和行業隱患,將自己打回到4000點, 這看似更像是一種主動優化、提前改變業務形態,回歸核心的行為。

因此,基於目前的IDC市場,能夠發現問題並及時修正業務對於企業來說並非壞事。從世紀互聯之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明顯已意識到行業和自身發展中的問題,並試圖開始通過變革進行改變。

但變革就會意味著犧牲和捨棄,由此所帶來痛楚和結果,並沒有讓世紀互聯之後的步伐顯得慌亂,這也說明業務的短暫下滑雖是環境所迫,但也在世紀互聯的預料之中。

面對新藍海 主動變革或迎來新生機

當然,回看到整個IDC市場的發展現狀,我們不難發現,當前的IDC產業在呈現出巨大潛力的同時,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從需求端來看,未來國內 IDC 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主要是互聯網行業和雲計算行業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國家大力號召並宣導的“ 寬頻中國”戰略及“互聯網+”行動計畫,在促進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大幅度提高了對專業 IDC 服務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國內雲計算的高速發展也逐步在提升對 資料存儲和流量經營的需求。這不僅表明,IDC行業正身處一個行業和時代的黃金時期,也意味著,具有創新意識,能夠為客戶提供整合式按需服務的IDC企業將成為帶領IDC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中國IDC研究中心相關分析也顯示,伴隨著技術驅動智慧終端機、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高速發展,背後引發的資料存儲、計算力以及網路流量都將大幅增長。

該研究中心資料預測還顯示,未來IDC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8年整體IDC市場規模增速將保持在39.4%以上,國內IDC市場規模將接近1400億元。

因此,無論從產業宏觀發展角度、需求角度,亦或市場規模層面,未來的IDC市場前景是光明的。但是面對這種極具潛力的市場前景,作為IDC廠商而言,如何強化自身業務體系,通過自我變革,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領先位置。

而類似世紀互聯這種,通過推動資源向雙核聚焦,加快網路空間基礎服務的創新等,採取一種主動優化,自我變革的發展思維,或許會在一定意義上為自身在該領域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成為IDC產業破局的“新救贖”!

與去年同期的淨虧損人民幣1.129億元相比有所擴大。財報中指出,主要的虧損來自艾普、MNS及CDN業務,世紀互聯對艾普進行一次性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損失人民幣3.929億元。

從財報角度來看,世紀互聯的痛點在於,在惡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與流量相關的業務不景氣帶來了營收的下降。據消息稱,實際上世紀互聯在做了業務拆分後扣除頻寬、歷史壞賬、折舊以及收購支出等項目後,世紀互聯核心資料中心業務並不示弱,核心機櫃業務營收增長為34%,雲業務及增值VPN業務也有不俗的表現。

而此番世紀互聯將包括相關不符合預期的業務進行拆分,就好比是在5000點的股市中,通過剖析自身和行業隱患,將自己打回到4000點, 這看似更像是一種主動優化、提前改變業務形態,回歸核心的行為。

因此,基於目前的IDC市場,能夠發現問題並及時修正業務對於企業來說並非壞事。從世紀互聯之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明顯已意識到行業和自身發展中的問題,並試圖開始通過變革進行改變。

但變革就會意味著犧牲和捨棄,由此所帶來痛楚和結果,並沒有讓世紀互聯之後的步伐顯得慌亂,這也說明業務的短暫下滑雖是環境所迫,但也在世紀互聯的預料之中。

面對新藍海 主動變革或迎來新生機

當然,回看到整個IDC市場的發展現狀,我們不難發現,當前的IDC產業在呈現出巨大潛力的同時,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從需求端來看,未來國內 IDC 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主要是互聯網行業和雲計算行業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國家大力號召並宣導的“ 寬頻中國”戰略及“互聯網+”行動計畫,在促進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大幅度提高了對專業 IDC 服務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國內雲計算的高速發展也逐步在提升對 資料存儲和流量經營的需求。這不僅表明,IDC行業正身處一個行業和時代的黃金時期,也意味著,具有創新意識,能夠為客戶提供整合式按需服務的IDC企業將成為帶領IDC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中國IDC研究中心相關分析也顯示,伴隨著技術驅動智慧終端機、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高速發展,背後引發的資料存儲、計算力以及網路流量都將大幅增長。

該研究中心資料預測還顯示,未來IDC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8年整體IDC市場規模增速將保持在39.4%以上,國內IDC市場規模將接近1400億元。

因此,無論從產業宏觀發展角度、需求角度,亦或市場規模層面,未來的IDC市場前景是光明的。但是面對這種極具潛力的市場前景,作為IDC廠商而言,如何強化自身業務體系,通過自我變革,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領先位置。

而類似世紀互聯這種,通過推動資源向雙核聚焦,加快網路空間基礎服務的創新等,採取一種主動優化,自我變革的發展思維,或許會在一定意義上為自身在該領域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成為IDC產業破局的“新救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