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海茲曼:一汽/大眾/奧迪團結協作 完成戰略轉型

從第一輛捷達A2轎車, 到8月21日晚從長春工廠下線的奧迪A6L e-tron, 一汽-大眾用26年完成了從1到1500萬的成長, 也伴隨了整個中國家庭轎車的成長。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向網上車市表示:“1500萬輛汽車是一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和奧迪, 三方攜手合作的典範, 只有堅定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 才能在這極速變化的汽車行業中, 直面挑戰。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 一汽-大眾將扮演不同角色, 完成從汽車製造商到出行服務者的轉變。

一汽-大眾于於1991年2月6日成立, 同年12月首款車型下線。 “1500萬輛汽車代表著近1500萬名客戶, 代表了一汽-大眾用戶的信任、期望、希冀及要求, 激勵著我們不斷砥礪前行”, 海茲曼表示:“1500萬輛汽車不僅體現了中德之間的偉大合作, 是一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和奧迪, 三方攜手合作的典範。 只有堅定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 才能在這極速變化的汽車行業中, 直面挑戰。 而持之以恆的合作, 則需攜手同心, 眼下我們必須啟程, 使願景成為現實。 ”

龐大的用戶, 無疑與過硬的產品聯繫緊密。 海茲曼強調:”一汽-大眾生產的1500萬輛奧迪及大眾汽車品牌汽車, 是品質、現代科技、安全、高效性的代名詞。 每一輛汽車、每一個小零部件、每一顆螺絲釘的背後是一線工人, 銷售人員, 管理人員等中外全體員工的辛勤付出。 ”在快速發展、急劇變革的時代, 一汽大眾深諳人才即關鍵之道。

“共進——2025戰略”, 是大眾汽車集團有史以來的最大變革。 在轉型道路上, 大眾將從傳統的汽車製造商轉變成為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 海茲曼表示:“必須在數位化服務、按需移動出行、 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四個領域增強自身實力。 ”在各方團結下, 未來大眾汽車將致力於在中國實現可持續移動出行這一主要目標。

(網上車市 2017年8月21日 長春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