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馬上又是七夕了大家都咋過呢

人間有人間的制度, 天庭有天庭的天條, 這是規矩。 牛郎與織女兩情相依, 觸犯天條, 押解織女回天庭, 銀河劃下的距離, 只能一年見一次, 留下千古愛情。

現在我們每次過節, 千篇一律都幾乎重複著同樣的主題, 差不多把每個節日都過成了購物節、狂歡節、吃貨節……這樣的日子不叫節日, 叫假日;這樣的行為不叫過節, 叫放假。

而中國傳統節日, 是中國社會用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來固化某一個特殊的日子, 一年一度每到這一個時間節點上, 以節日的形式提醒人們進行一些儀式、完成一些禮俗。 節日之所以存在,

是為了傳達獨屬於這一個日子裡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核。 如果我們在過節的時候, 完全忽略了節日承載的精神主旨和文化傳統, 那麼就失去了“過節”的本來意義, 就喪失了“節日”的民族特性。

七夕節, 現在被廣泛稱作是“中國的情人節”, 這更多是出於商家宣傳的需要。 其實要論“中國的情人節”, 應該首推上元節, 也就是元宵節。 在這一天, 年輕的女孩子們可以借賞燈、遊街的風俗習慣, 自由走出家門, 從而悄悄完成她們嚮往中與情人的約會、或是期待中與良人的邂逅。 因此歐陽修的詞形容上元燈節的晚上是“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所謂的情人節, 那必須要有男女見面約會的實質意義。

而七夕節, 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

七夕節是女孩子們在自家庭院中度過的節日, 頂多只能是閨中女子充滿對愛情的渴望、對婚姻的期許、對幸福的寄託, 並不能像牛郎織女一樣實際相會情人。 因此, 七夕節裡, 對愛的願望, 是女孩兒對夢中人的單相思, 是女兒們對織女星的空許諾。

不知道大家都咋過呢?有沒有別出新裁的過法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