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美國維吉尼亞州爆發暴力衝突,羅伯特·李塑像被推倒?你們誤傷友軍了……

8月12日, 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場騷亂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自當地時間11日晚開始, 一場名為“團結右翼”(Unite the Right)的集會開始舉行, 數千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在維吉尼亞州(Virginia)的夏洛特維爾市(Charlottesville)舉行集會遊行活動。

集會在12日演變成了暴力衝突, 一輛汽車沖入現場集會人群。

據報導, 目前事件已造成至少1人死亡, 34人受傷。 維吉尼亞州警方8月13日發表聲明:已拘捕3人, 他們與夏洛特維爾解放公園集會以及後續騷亂有關。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引用曼德拉的名言, 來評論這場騷亂:

"No one is born hating another person because of the color of his skin or his background or his religion..."

“沒有人生來會因膚色、背景、宗教而憎恨他人……”

這一切的一切, 都源於一尊雕像。

夏洛特維爾市有座公園, 曾經以美國內戰期間南方邦聯軍司令羅伯特·李(Robert E. Lee)的名字命名, 今年六月被改名為解放公園(Emancipation Park, 其中emancipation特指解放奴隸, 來自于美國廢奴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此後, 當地政府又進一步決定移除市中心一尊羅伯特·李的雕像。 原因是他們認為羅伯特·李是奴隸制度和種族主義的擁護者, 因此他的塑像不應該出現在“解放公園”。

然而, 拆除雕像的決定引發了一部分人的不滿,

他們開始在公園中集會抗議, 然後又引發了反抗議。

無獨有偶, 據媒體報導, 15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 State)也爆發示威, 示威者移除一尊羅伯特·李的雕像。 示威者攀上梯子, 將雕像推倒, 人群隨即爆發一片歡呼聲……

北卡羅來納州的示威者面對被拆除的雕像歡呼雀躍

羅伯特·李的雕像並非事情起因, 但毫無疑問, 它是事情的導火索。

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是堅定地反對種族主義、提倡種族平等的, 更反對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盛行過的奴隸制。

但是, 我們今天要科普一下, 羅伯特·李並不是奴隸制度的提倡者, 也絕非種族主義的象徵, 所以, 要把羅伯特·李當作奴隸制度的象徵推倒, 實在是誤傷了他。

Upon George Washington Parke Custis’ death in 1857, he left the Arlington estate to Mary Custis Lee for her lifetime. The will also required the executor to free the slaves on the estate within five years of Custis’ death. Robert E. Lee fulfilled this requirement by manumitting the slaves in December 1862.

1857年, 他的岳父喬治·華盛頓·派克·卡斯蒂思去世後, 把阿靈頓的地產留給了羅伯特·李的妻子瑪麗·卡斯蒂斯·李。 卡斯蒂斯在遺囑中要求, 五年內讓該地產上的所有奴隸回歸自由, 羅伯特·李也按時完成了這個要求。

在羅伯特·李的支持下, 他的妻子和岳母解放奴隸並資助奴隸逃往賴比瑞亞(Liberia), 他的妻子和女兒還在阿靈頓的種植園裡為黑奴建立了一所學校,教他們讀書寫字。要知道,那個年代,讓奴隸受教育在維吉尼亞州是違反法律的,她們這麼做,風險很大。

著名的阿靈頓公墓,其前身其實是羅伯特·李的私宅

在流傳至今的羅伯特·李給妻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自己對奴隸制度的不贊同:

In this enlightened age, there are few I believe, but what will acknowledge, that slavery as an institution, is a moral and political evil in any country.

在這個文明時代,我相信只有很少人不承認,奴隸制度作為一種制度,在任何國家都是道德和政治上的罪惡。

但他不贊成用激進手段廢除奴隸制度,而且他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認為廢除奴隸制度的過程是漸進的:

While we see the course of the final abolition of human slavery is onward, we give it the aid of our prayers in all justifiable means in our power, we must leave the progress as well as the result in his hands who sees the end; who chooses to work by slow influences; with whom two thousand years are but as a single day.

當我們看到人類奴隸制度終將被廢除的前景時,我們所做的是通過所有方式祈禱來説明這一過程的實現,而且我們必須把推動力留給上帝。上帝決定了要慢慢廢除奴隸制,對上帝來說,兩千年不過是一天。

所以,要把羅伯特·李當作奴隸制度的象徵推倒,實在是冤枉了他。

在他那個年代,羅伯特·李不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radical abolitionist),但他的所做所為已經清楚地表示了,他是奴隸制度的反對者(an opposer to slavery)!

他既不應當作為奴隸制度的象徵被推倒,更不應當被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當作自己的偶像,因為他不信這種胡說八道。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時,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任命羅伯特·李為聯邦軍隊(the Union army)最高統帥,但李經過兩天痛苦的考慮後,拒絕了這一任命,辭去在聯邦軍隊中的職務,加入維吉尼亞州的軍隊。

因為他是維吉尼亞人,但他的家鄉維吉尼亞是蓄奴州,在內戰中站在邦聯軍隊(the Confederate army)一邊。他雖忠於美國聯邦,並極力反對南北開戰,但他也愛自己的家鄉,最終,他選擇為自己的家鄉而戰。

在流傳至今的一封信中,羅伯特·李解釋了他為什麼要做出這個決定:

Save for defense of my native state, I never desire again to draw my sword.

除非為保衛我的家鄉,我從來都不想拔出我的劍。

內戰中的羅伯特·李

而且,羅伯特·李也是反對國家分裂的:

I can anticipate no greater calamity for the country than a dissolution of the Union. It would be an accumulation of all the evils we complain of, and I am willing to sacrifice everything but honour for its preservation. I hope, therefore, that all constitutional means will be exhausted before there is a resort to force.

在我看來,沒有比聯邦分裂對這個國家更不幸的事件了。那將會是我們所抱怨的所有惡的集合,而且我也願意犧牲榮譽之外的一切來保全聯邦。所以,我希望在雙方兵戎相見之前,應當採取所有可能的合法手段來解決危機。

內戰最後還是爆發了。1865年4月,南軍敗局已定,有人想繼續戰鬥,卻被李將軍拒絕了。他對全軍的軍令,是這麼一句話:

"Abandon your animosities and make your sons Americans."

“收起你們的敵意,讓你們的兒子繼續當美國人。”

以羅伯特·李的威望,他的軍令對於南軍的順利投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贏得了北軍的尊重。北軍主將尤利西斯·格蘭特(General Ulysses Grant)將軍在整個投降儀式上對南軍表現出了莫大的尊重與敬意,甚至沒有主動提及“投降”(surrender)這個字眼。

內戰結束前的受降儀式,左為尤利西斯·格蘭特,右為羅伯特·李

投降儀式結束後,格蘭特甚至都禁止他的部下公開慶祝,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已經不再是敵人,而是同一個國家的公民同胞了。之後,南軍迅速解甲歸田,不再大規模反抗。直到戰後,羅伯特·李還被公認為“維吉尼亞第一紳士(First Gentleman of Virginia)”。

戰後,羅伯特·李回憶道:

"So far from engaging in a war to perpetuate slavery, I am rejoiced that slavery is abolished. I believe it will be greatly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South."

“我根本無心參與到維護奴隸制的戰爭中去,我欣喜的是奴隸制的廢除。我相信這對於南方來說大有裨益。”

美國郵政發行的羅伯特·李紀念郵票

所以可以肯定,儘管羅伯特·李作為蓄奴州的首領參戰,但那只不過是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忠誠,而他本人則是堅決反對奴隸制的。因此,說他是奴隸制的捍衛者,真的是冤枉他了......

戰後的羅伯特·李

戰爭結束的1865年,羅伯特·李去了當時位於維吉尼亞萊剋星頓(Lexington)小鎮上的華盛頓學院(Washington College)擔任校長。執掌華盛頓學院期間,有一些白人學生對當地的黑人進行暴力襲擊,羅伯特·李屢次將他們開除,並且一再公開強調尊重法律和秩序。

當年的華盛頓學院已改名為華盛頓與李學院 是美國歷史悠久的文理學院

1869至1870年,他曾領導一場為黑人建立公立學校的運動,最終也成功了。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想,這與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呀,怎麼還會有人說他是種族主義者呢……

作為敗軍之將的羅伯特·李,其塑像能在維吉尼亞立起來,本身就是那個年代美國包容的體現。事實上,羅伯特·李的塑像不僅樹立在維吉尼亞,更樹立在美國參與過內戰的許多州,甚至美國國會雕塑大廳(National Statuary Hall Collection)也有他的一尊塑像。

也正是這種包容促進了美國戰後的迅速恢復,吸納了全世界的人才,成為了超級大國。

所以這次騷亂中,簡單粗暴地推倒羅伯特·李的塑像,說他是種族主義和奴隸制度的代表,是對歷史缺乏瞭解導致的,至少算是一種誤傷……

這也說明了維吉尼亞騷亂背後,美國社會、種族意見的極化加劇與矛盾對立深重。美國近年來衝突不斷,既有白人極端者針對少數族裔的暴力事件,也有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頻繁的反種族歧視遊行,種族矛盾近些年來一直在加劇。

在2016年美國媒體熱詞榜單上,“種族主義”(racism)和“排外主義”(exclusivism)並列為2016年年度熱詞。

面對一個撕裂的社會,美國將往何處走?讓我們拭目以待。

他的妻子和女兒還在阿靈頓的種植園裡為黑奴建立了一所學校,教他們讀書寫字。要知道,那個年代,讓奴隸受教育在維吉尼亞州是違反法律的,她們這麼做,風險很大。

著名的阿靈頓公墓,其前身其實是羅伯特·李的私宅

在流傳至今的羅伯特·李給妻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自己對奴隸制度的不贊同:

In this enlightened age, there are few I believe, but what will acknowledge, that slavery as an institution, is a moral and political evil in any country.

在這個文明時代,我相信只有很少人不承認,奴隸制度作為一種制度,在任何國家都是道德和政治上的罪惡。

但他不贊成用激進手段廢除奴隸制度,而且他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認為廢除奴隸制度的過程是漸進的:

While we see the course of the final abolition of human slavery is onward, we give it the aid of our prayers in all justifiable means in our power, we must leave the progress as well as the result in his hands who sees the end; who chooses to work by slow influences; with whom two thousand years are but as a single day.

當我們看到人類奴隸制度終將被廢除的前景時,我們所做的是通過所有方式祈禱來説明這一過程的實現,而且我們必須把推動力留給上帝。上帝決定了要慢慢廢除奴隸制,對上帝來說,兩千年不過是一天。

所以,要把羅伯特·李當作奴隸制度的象徵推倒,實在是冤枉了他。

在他那個年代,羅伯特·李不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radical abolitionist),但他的所做所為已經清楚地表示了,他是奴隸制度的反對者(an opposer to slavery)!

他既不應當作為奴隸制度的象徵被推倒,更不應當被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當作自己的偶像,因為他不信這種胡說八道。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時,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任命羅伯特·李為聯邦軍隊(the Union army)最高統帥,但李經過兩天痛苦的考慮後,拒絕了這一任命,辭去在聯邦軍隊中的職務,加入維吉尼亞州的軍隊。

因為他是維吉尼亞人,但他的家鄉維吉尼亞是蓄奴州,在內戰中站在邦聯軍隊(the Confederate army)一邊。他雖忠於美國聯邦,並極力反對南北開戰,但他也愛自己的家鄉,最終,他選擇為自己的家鄉而戰。

在流傳至今的一封信中,羅伯特·李解釋了他為什麼要做出這個決定:

Save for defense of my native state, I never desire again to draw my sword.

除非為保衛我的家鄉,我從來都不想拔出我的劍。

內戰中的羅伯特·李

而且,羅伯特·李也是反對國家分裂的:

I can anticipate no greater calamity for the country than a dissolution of the Union. It would be an accumulation of all the evils we complain of, and I am willing to sacrifice everything but honour for its preservation. I hope, therefore, that all constitutional means will be exhausted before there is a resort to force.

在我看來,沒有比聯邦分裂對這個國家更不幸的事件了。那將會是我們所抱怨的所有惡的集合,而且我也願意犧牲榮譽之外的一切來保全聯邦。所以,我希望在雙方兵戎相見之前,應當採取所有可能的合法手段來解決危機。

內戰最後還是爆發了。1865年4月,南軍敗局已定,有人想繼續戰鬥,卻被李將軍拒絕了。他對全軍的軍令,是這麼一句話:

"Abandon your animosities and make your sons Americans."

“收起你們的敵意,讓你們的兒子繼續當美國人。”

以羅伯特·李的威望,他的軍令對於南軍的順利投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也因此贏得了北軍的尊重。北軍主將尤利西斯·格蘭特(General Ulysses Grant)將軍在整個投降儀式上對南軍表現出了莫大的尊重與敬意,甚至沒有主動提及“投降”(surrender)這個字眼。

內戰結束前的受降儀式,左為尤利西斯·格蘭特,右為羅伯特·李

投降儀式結束後,格蘭特甚至都禁止他的部下公開慶祝,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已經不再是敵人,而是同一個國家的公民同胞了。之後,南軍迅速解甲歸田,不再大規模反抗。直到戰後,羅伯特·李還被公認為“維吉尼亞第一紳士(First Gentleman of Virginia)”。

戰後,羅伯特·李回憶道:

"So far from engaging in a war to perpetuate slavery, I am rejoiced that slavery is abolished. I believe it will be greatly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South."

“我根本無心參與到維護奴隸制的戰爭中去,我欣喜的是奴隸制的廢除。我相信這對於南方來說大有裨益。”

美國郵政發行的羅伯特·李紀念郵票

所以可以肯定,儘管羅伯特·李作為蓄奴州的首領參戰,但那只不過是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忠誠,而他本人則是堅決反對奴隸制的。因此,說他是奴隸制的捍衛者,真的是冤枉他了......

戰後的羅伯特·李

戰爭結束的1865年,羅伯特·李去了當時位於維吉尼亞萊剋星頓(Lexington)小鎮上的華盛頓學院(Washington College)擔任校長。執掌華盛頓學院期間,有一些白人學生對當地的黑人進行暴力襲擊,羅伯特·李屢次將他們開除,並且一再公開強調尊重法律和秩序。

當年的華盛頓學院已改名為華盛頓與李學院 是美國歷史悠久的文理學院

1869至1870年,他曾領導一場為黑人建立公立學校的運動,最終也成功了。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想,這與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呀,怎麼還會有人說他是種族主義者呢……

作為敗軍之將的羅伯特·李,其塑像能在維吉尼亞立起來,本身就是那個年代美國包容的體現。事實上,羅伯特·李的塑像不僅樹立在維吉尼亞,更樹立在美國參與過內戰的許多州,甚至美國國會雕塑大廳(National Statuary Hall Collection)也有他的一尊塑像。

也正是這種包容促進了美國戰後的迅速恢復,吸納了全世界的人才,成為了超級大國。

所以這次騷亂中,簡單粗暴地推倒羅伯特·李的塑像,說他是種族主義和奴隸制度的代表,是對歷史缺乏瞭解導致的,至少算是一種誤傷……

這也說明了維吉尼亞騷亂背後,美國社會、種族意見的極化加劇與矛盾對立深重。美國近年來衝突不斷,既有白人極端者針對少數族裔的暴力事件,也有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頻繁的反種族歧視遊行,種族矛盾近些年來一直在加劇。

在2016年美國媒體熱詞榜單上,“種族主義”(racism)和“排外主義”(exclusivism)並列為2016年年度熱詞。

面對一個撕裂的社會,美國將往何處走?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