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半“海歸”初就業工資低於6000元 仍高於應屆生

“海歸”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 是人才市場高薪聘請的“香餑餑”。 不過最近一份招聘網站發佈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

近50%的“海歸”初次就業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 68.9%的受訪海歸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

報告顯示, 海歸初次就業的工資分佈中, 6000元及以下占比最多, 為44.8%, 其次為6001~8000元, 占比22.7%。

當被問及實際工作收入與個人期望是否一致時, 認為高於期望的僅為1%, 認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 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的占比68.9%。 而這一薪酬水準與國內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相比也不算低。 《2017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 53.7%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實際簽約月薪集中在2000~3999元(稅前)。 專家表示, 由於海歸人員的家庭環境普遍較好, 前期投入較大, 再加上對國內的就業環境缺少瞭解, 對薪酬水準有較高的期待。

不過頂著“海歸”的頭銜, 仍然比較容易在國內謀得職業。 調查顯示, 38.6%的受訪海歸用1~3個月就能謀得第一份工作, 而花費1個月以內的占32.1%, 花費3~6個月的占18.5%, 花費6~12個月的占7%, 花費1年及以上的占3.8%。

不過, 總體上海歸群體對留學效益價值持肯定態度。 認為收益大於成本的占36.3%, 認為收益成本相當的占18.1%, 認為收益小於成本的占27.3%,

說不清的占18.3%。 50.1%的海歸認為留學經歷有利於個人職務提升, 44.8%的認為基本沒有影響, 剩餘5.1%的海歸人員認為留學背景不利於個人職務晉升。

海歸回國之後, 50.5%的受訪海歸表示能順利融入國內生活與工作, 認為雖有困難但能逐漸克服的占比44.7%, 4.8%的海歸表示始終無法完全融入。

就職行業方面, 海歸們偏好在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創業。 主要集中在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 占比為15.5%, 緊隨其後的是金融業, 占比為14.6%, 文體教育/工藝美術占比為9.9%。

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次調查中, 創業的受訪海歸僅占7.9%。 就業資訊諮詢、海歸政策解讀、職業規劃、就業推薦是海歸人員在回國之前最渴望獲得的四項服務,

分別占比19.8%、19.8%、19%和18.7%。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