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千塊是最低標準?大學生消費到底發生了什麼

近來, 關於大學生消費的新聞層出不窮, 大學生消費問題似乎不容樂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大學生消費支出逐年增加, 並且幅度越來越大, 大學生已成為重要的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 大學生日常消費狀況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想想又到了一批學生滿懷希望步入大學校園的時刻, 回想自己當年, 在上大學之前確實一直嚮往大學裡面的生活!大學不像高中管的那麼嚴, 重要的是沒有老媽的嘮叨, 但還有一點不好的是, 感覺家裡給的生活費從沒夠用過, 校園的日子過得總有點緊梆梆呀!不過相信這種情況每位元上過大學的朋友都深有感觸。

此前, 網上更是發佈了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每月), 可以說是最低標準了吧!

看完了最低標準, 大家可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現在養活一個大學生真心的不容易啊!從前幾十塊就能吃好喝好的時代的確一去不復返了。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從上世紀80年代到如今, 大學生消費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

1989年貴陽小夥回憶起自己的大學時代稱:那時候因為食堂沒有公共的餐具, 所以入學的必備品是自己的飯盒。 大學期間, 同學們的消遣娛樂項目就是打撲克,

也沒有什麼開銷, 偶爾會結伴去周邊旅遊, 也是窮游, 況且當年也不流行出去吃飯, 因為沒有錢, 大家都是老老實實吃食堂。 反觀現在, 簡單的打撲克恐怕已經滿足不了當代的大學生。

從這張資料圖來看, 現在的大學生消費主要是三點:“日常花銷、衣服化妝品、娛樂活動”,

占比在89.56%、51.29%及44.22%, 由此可見現在大學生消費遠遠超出過去的水準, 也變得更加多樣化, 精神支出越來越佔據更大的比重。

有同學表示:認識一大三的學姐, 一個月生活費1500元但只花了半個月, 期間買化妝品、買衣服、買零食、再加上每天吃飯的錢,

每天早上牛奶不可少, 中午可以稍微將就一些, 但是晚上喜歡吃零食, 剩下大半個月就在千方百計的騙老媽的錢, 拿的藉口永遠都是那幾項, 老媽我今天買書, 老媽明天要交保險, 老媽明天要……永遠都是藉口, 讓我感覺到了大學生活中的無奈, 原來到了大學生活也不是那麼美好。

當然,社會生活環境的改善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勢必影響大家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但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對大學生品德行為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行為,引導其正確消費,幫助他們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最後提醒一下已經入學或者即將入學的小夥伴,未來的大學生活中“不要比,踏踏實實做自己!

本文由闡驛風作者原創,轉載請標注,侵權必究!

當然,社會生活環境的改善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勢必影響大家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但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對大學生品德行為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行為,引導其正確消費,幫助他們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最後提醒一下已經入學或者即將入學的小夥伴,未來的大學生活中“不要比,踏踏實實做自己!

本文由闡驛風作者原創,轉載請標注,侵權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