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新新加坡茶形象年輕化,創意又有意義

斑蘭戚風(Pandan Chiffon)和椰漿飯(Nasi Lemak)不單是本地人普遍愛吃的美食, 現在還可以當茶來喝。

最近, 新加坡有個性化茶葉品牌頻頻登場, 如Ette Tea、“品茶”(Pin Tea)和Infusion-de-vie。 Ette Tea以美食為靈感, 推出斑蘭戚風、椰漿飯、椰汁芒果糯米飯(Mango Sticky Rice)和荔枝蒟蒻(Lychee Konnyaku)等味道的茶包。 “品茶”則把牛車水、小印度和亞拉街等區域, 轉化為富有地域性味道的茶包。 這些新晉的新加坡茶品牌除了口味具本地特色, 包裝設計也走摩登風, 跳出了一般傳統的茶形象。 這些本地茶品牌創辦人都是30多歲, 他們都看好茶文化有年輕化的趨勢。

新加坡本地茶品牌的一大特色, 在於濃濃的本地風味。 像ETTE Tea的創辦人許偉雄(32歲), 他依據自己愛吃的食物, 愛聽的歌和愛看的電影, 創造出10種茶口味, 如斑蘭戚風和椰漿飯, 他說:“我在鄰里長大, 小時就愛吃這些美食, 所以把它們變成自己茶品牌的風味, 特別有意義。 ”其他源自食物的茶風味, 包括椰汁芒果糯米飯、荔枝蒟蒻和幸運簽餅印度香料茶(Fortune Cookie Chai)。

《月亮代表我的心》(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是許偉雄去年中秋節推出的茶, 一半是應節, 另一半是因為他從小聽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這首經典歌曲長大。 他愛看的電影《歌喉贊2》(Pitch Perfect 2), 也“轉化”為類似名稱的茶“Peach Perfect”。

眾多風味中, 椰汁芒果糯米飯最難調製, 它的用料包括玄米茶、黑茶、椰子幹、芒果幹和調味。 許偉雄花了近3個月, 試喝了上百次, 才取得椰漿和芒果之間的和諧口味。

他說, 當初要大家接受這些“食物口味”的茶並不容易, “很多人會質疑, 可以把這些口味當做茶喝嗎?所以, 我像在跑馬拉松賽, 需要時間來說服大家。 ”

許偉雄跟茶的淵源, 從小時候吃肉骨茶、點心, 喝茶開始, “那是我對茶最早的接觸。 2006年, 我當了空中服務員,

上過關於品酒課程, 發現品酒和品茶有許多相似之處, 兩者從烘焙到品味有複雜程式, 改變我對茶的看法。 過後, 我從事茶葉行銷生意, 一年多前創辦了ETTE Tea。 ”

目前, 他的茶葉來自中國、印度、日本、美國、歐洲, 還有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花茶。

由楊佩雯(30歲)跟哥哥楊振強(33歲)去年底創辦的“品茶”(Pin Tea),

則具有新加坡本地社區色彩。 有代表牛車水的Amoy Ahoy、小印度的Tekka Minute、甘榜格南亞拉街(Arab Street)的Kampong Glamour等。

楊佩雯說:“我們先選好要哪些社區作為靈感, 然後到該社區走一趟, 再挑選可以代表我們對個別社區印象的主要味道。 比如, 甘榜格南(Kampong Glam)出名的是摩洛哥薄荷茶(Moroccan Mint Tea), 我們的Kampong Glamour就以薄荷茶作為主調。 ”他們也有為顧客量身定做茶的口味, “顧客只需要選出想要的地區或地點, 我們就可以依據他們的要求調出相關味道的茶包。 ”

近年本地的咖啡館文化風行, 到新開的咖啡館喝咖啡成了件很時尚的活動。 相比下, 茶顯得是被忽略的飲料。

許偉雄同意說:“大家想到茶, 多數是外賣的奶茶, 沒有咖啡來得酷。 有很多咖啡館在開幕的前一天才聯絡我有關茶的供應。

或許是因為, 一般人認為茶比咖啡容易沖泡, 用茶袋就可以。 其實, 茶正處於過渡階段。 有越來越多新的咖啡館更講究茶的來源, 並願意花心思研究茶的沖泡方法以及新的茶飲料。 我覺得茶是個奢侈品, 是給懂它和欣賞它的人, 只不過市場不如咖啡的大眾化。 ”

胡妙蘭在2012年創辦Green Pot,所採用的茶葉有來自泰國的烏龍、德國的花茶,以及日本九州的抹茶。

她說:“茶向來不比咖啡受歡迎。多數年輕人比較喜歡喝咖啡,因為口感更濃,香味更香。相比下,茶顯得比較‘含蓄’,主要是中年消費者比較會欣賞品嘗。”不過,胡妙蘭也發現近年本地茶品牌的增加,比較之前的TWG Tea Company、Gryphon、The 1872 Clipper Tea Co.等幾家本地茶品牌,現在幾乎多了一倍,反映了茶越來越受歡迎。

楊佩雯認為,打造本地茶品牌的挑戰之一,在於說服購物商場售賣他們的茶。他們先跟餐館如Jones the Grocer,以及本地獨立零售店合作開始,大家秉持著支持新加坡製作的品牌。

“我們跟本地社區農園合作,用他們在屋頂農場栽種的薄荷葉,製作Kampong Glamour brand。”

儘管咖啡文化目前在本地佔優勢,本地茶品牌業者看好茶會越來越流行,甚至年輕化。

ETTE Tea跟“品茶”一樣,主打摩登時尚的品牌形象。比如,椰槳飯的茶罐包裝以黑色為主,搭配簡約顯眼的綠色標籤,具設計感。奢華背包宿舍亞樂旅館(Adler Hostel)就有售賣ETTE Tea。

楊佩雯以自家是新加坡品牌為傲,“我們覺得缺少本地的茶品牌,多數牌子的包裝不是太西式,就是過於傳統,無法吸引年輕人。我們希望打造新加坡的品牌,所以跟本地設計師合作包裝設計,同年輕Instagram食物攝影師策劃品牌形象。”

她說:“我和哥哥都愛喝茶。2010年,我到上海念書時,到訪了不少茶場和茶莊,發現茶是一門學問,尤其是中國茶,但在新加坡卻缺乏欣賞它的消費者。於是,我們希望推廣茶文化,讓茶像咖啡那樣流行,同樣受年輕人喜歡,同時也可以成為新加坡的伴手禮。”

楊佩雯看好茶在本地市場的發揮空間,“在一般的咖啡館,咖啡的選擇很多,但茶就只是那幾種而已。因此,我們也售賣茶葉給個別的咖啡館,例如SPR MRKT和Kapok Cafe。這不但給消費者多一些選擇,也可以讓他們試喝後,再決定要不要買我們的茶。”

她認為,新加坡茶文化目前類似當年的“星巴克(Starbucks)階段”,當時多數人在喝加了香草或榛子等香味的咖啡,而不是咖啡的原味。她期待本地茶文化可以提升到大家懂得品嘗茶的味道,認識茶的種類、來源以及不同的烘焙方式,“希望有一天,大家都可以分辨綠茶和烏龍茶。”

陳錫煜(38歲)與三名朋友,去年創辦了Infusion-de-vie,強打融入中藥材的臺灣深山有機茶葉,希望宣揚茶道與草藥文化。他們售賣的茶,有臺灣宜蘭綠茶及靈芝、有機白菊與枸杞子等。

陳錫煜說,據美國國家咖啡協會(National Coffee Association)研究顯示,去年有59%的美國人每天喝一杯咖啡,美國算是消耗咖啡數量最多的國家,因此咖啡可稱是主要的飲料,但美國銷售的茶量也有上升的趨勢,而喝茶的年輕人也在增加。

他相信,新加坡受西方趨勢的影響,可能會有更多人傾向喝茶,加上中國的崛起,促使茶文化在本地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胡妙蘭在2012年創辦Green Pot,所採用的茶葉有來自泰國的烏龍、德國的花茶,以及日本九州的抹茶。

她說:“茶向來不比咖啡受歡迎。多數年輕人比較喜歡喝咖啡,因為口感更濃,香味更香。相比下,茶顯得比較‘含蓄’,主要是中年消費者比較會欣賞品嘗。”不過,胡妙蘭也發現近年本地茶品牌的增加,比較之前的TWG Tea Company、Gryphon、The 1872 Clipper Tea Co.等幾家本地茶品牌,現在幾乎多了一倍,反映了茶越來越受歡迎。

楊佩雯認為,打造本地茶品牌的挑戰之一,在於說服購物商場售賣他們的茶。他們先跟餐館如Jones the Grocer,以及本地獨立零售店合作開始,大家秉持著支持新加坡製作的品牌。

“我們跟本地社區農園合作,用他們在屋頂農場栽種的薄荷葉,製作Kampong Glamour brand。”

儘管咖啡文化目前在本地佔優勢,本地茶品牌業者看好茶會越來越流行,甚至年輕化。

ETTE Tea跟“品茶”一樣,主打摩登時尚的品牌形象。比如,椰槳飯的茶罐包裝以黑色為主,搭配簡約顯眼的綠色標籤,具設計感。奢華背包宿舍亞樂旅館(Adler Hostel)就有售賣ETTE Tea。

楊佩雯以自家是新加坡品牌為傲,“我們覺得缺少本地的茶品牌,多數牌子的包裝不是太西式,就是過於傳統,無法吸引年輕人。我們希望打造新加坡的品牌,所以跟本地設計師合作包裝設計,同年輕Instagram食物攝影師策劃品牌形象。”

她說:“我和哥哥都愛喝茶。2010年,我到上海念書時,到訪了不少茶場和茶莊,發現茶是一門學問,尤其是中國茶,但在新加坡卻缺乏欣賞它的消費者。於是,我們希望推廣茶文化,讓茶像咖啡那樣流行,同樣受年輕人喜歡,同時也可以成為新加坡的伴手禮。”

楊佩雯看好茶在本地市場的發揮空間,“在一般的咖啡館,咖啡的選擇很多,但茶就只是那幾種而已。因此,我們也售賣茶葉給個別的咖啡館,例如SPR MRKT和Kapok Cafe。這不但給消費者多一些選擇,也可以讓他們試喝後,再決定要不要買我們的茶。”

她認為,新加坡茶文化目前類似當年的“星巴克(Starbucks)階段”,當時多數人在喝加了香草或榛子等香味的咖啡,而不是咖啡的原味。她期待本地茶文化可以提升到大家懂得品嘗茶的味道,認識茶的種類、來源以及不同的烘焙方式,“希望有一天,大家都可以分辨綠茶和烏龍茶。”

陳錫煜(38歲)與三名朋友,去年創辦了Infusion-de-vie,強打融入中藥材的臺灣深山有機茶葉,希望宣揚茶道與草藥文化。他們售賣的茶,有臺灣宜蘭綠茶及靈芝、有機白菊與枸杞子等。

陳錫煜說,據美國國家咖啡協會(National Coffee Association)研究顯示,去年有59%的美國人每天喝一杯咖啡,美國算是消耗咖啡數量最多的國家,因此咖啡可稱是主要的飲料,但美國銷售的茶量也有上升的趨勢,而喝茶的年輕人也在增加。

他相信,新加坡受西方趨勢的影響,可能會有更多人傾向喝茶,加上中國的崛起,促使茶文化在本地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