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度資料|2017年上半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2017年上半年, 全球經濟溫和復蘇, 國內經濟穩中向好。 我國GDP增速達6.9%, 連續8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在此大環境下,

今年上半年長絲織造行業積極推進產業升級, 全行業生產穩定、經營效益良好、進出口保持增長, 多數企業在產品創新、技術改造、綠色生產等各方面都有進一步提升, 預計下半年行業經濟總體仍將保持平穩運行, 具體分析如下:

一、行業生產運行穩定

1、生產穩定

2017年春節後, 長絲織造行業開工率迅速恢復到90%以上, 儘管部分地區出現短期缺工現象, 但企業生產總體穩定。

2、利潤增幅較大

上半年, 我國化纖長絲織造加工業各項經濟指標保持增長, 企業經營情況好於去年同期。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1-6月我國規模以上化纖織造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548.94億元, 同比增長10.66%, 增速比去年同期增加5.87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10.52%, 增速比去年同期增加5.9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為28.96億元, 同比增長16.31%, 增速比去年同期增加6.01個百分點, 增幅較大。

3、庫存量控制在合理區間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 2017年1-6月, 我國化纖織造加工業產成品庫存為77.54億元, 同比增長3.77%, 其中, 91.18%為化纖長絲織造產成品庫存, 產成品庫存主要集中在織造產業。 為避免風險、減少庫存損失, 多數企業採取以銷定產的措施, 控制產成品數量在合理區間。

4、虧損面縮小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1-6月我國化纖織造精加工業虧損企業137家, 較去年同期減少24家, 虧損面縮小到12.51%, 比去年同期減少2.11個百分點。 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為2.18億元, 同比增長2.72%, 增幅比去年同期減少18.69個百分點。 織造類單個虧損企業平均虧損額為159.5萬元, 較印染類企業少虧損103.42萬元, 印染類企業虧損程度大於織造類企業。

5、投資減少

2017年受國家環保政策影響, 企業投資減少。 1-6月, 我國化纖織造加工業實際完成投資額178.46億元, 同比下降0.36%,增速比去年同期減少21.15個百分點;化纖織物印染精加工業實際完成投資額23.61億元, 同比下降30.23%, 增速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1.29個百分點。 投資下降主要是各地方政府對織造和印染企業限制政策, 2017年吳江、嘉興、廣東等地印染企業多次受到停產、限產調控, 直接影響了行業投資。

二、出口增速放緩

1、長絲織物出口增長

上半年,我國出口形勢受國際市場影響,紡織織物出口增速放緩,但長絲織物保持增長態勢。據中國海關資料統計,1-6月,我國紡織織物出口數量累計146.59億米,同比增長4.49%,增速減少5.49個百分點;其中,化纖長絲織物出口數量累計68.12億米,同比增長10.64%,增速減少3.57個百分點出口貢獻率達到104.05%。

就化纖長絲織造行業來看,1-6月,錦綸長絲織物累計出口2.2億米,同比增長13.79%,增速減少6.45個百分點;滌綸長絲織物累計出口58.36億米,同比增長10.16%,增速比去年同期減少3.27個百分點。

2、出口價格下跌

據海關統計,2017年1-6月我國化纖長絲織物出口平均價格為0.89美元/米,同比下降4.3%,剔除匯率變化,出口價格同比下降2.28%。其中滌綸長絲織物出口價格為0.86美元/米,同比下降6.52%。

原油價格方面,2017年1-6月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50.18美元/桶,同比增長25.79%。2017年1-6月滌綸FDY平均價格為1.03萬元/噸,同比增長34.8%;1-6月,長絲織物出口平均價格折合人民幣為6.02元/米,同比下降2.27%;國內面料市場平均價格為2.93元/米,同比下降0.67%。

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帶動化纖價格上漲,但化纖原料上漲幅度大於原油上漲幅度。與此相反,長絲面料內外銷價格皆呈下降走勢,與原料價格上漲態勢相差巨大。這一方面表明當前長絲織造企業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不匹配,利潤受到嚴重擠壓。另一方面提示長絲面料市場供大於求是基本事實,產銷倆旺的形勢不可持續。

3、國際主要貿易地區較為穩定

2017年,我國化纖長絲織物主要貿易地區相對穩定。由表3可見,我國對歐盟出口數量增長,但出口價格下跌;對奈及利亞出口數量、金額的大幅增加,一方面由於紡織品價格較低促進了該地區市場需求,二是2017年奈及利亞與我國貿易經濟往來較密切,是我國對非洲地區第三大交易夥伴。

據海關統計,2017年1-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國出口額為21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紡織品出口68.11億美元,同比增長6.1%。紡織品對美直接貿易數量、金額都有所增長,出口價格減少為0.86美元/米,同比下降6.34%。

4、進口量價齊跌

上半年,我國紡織織物進口量、進口額雙雙下降,國內市場對外紡織品需求量減少,一方面是受支持國貨消費的觀念引領;另一方面國產紡織品質量、技術較為成熟,足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三、 內銷市場向好

1、原料價格上漲

原料方面,國內化纖原料價格較2016年波動上漲,上漲幅度較大。由圖4可見,錦綸FDY價格在2月份達到最高,滌綸FDY、滌綸DTY價格高於去年同期。棉花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化纖價格的走高。

2、國內市場需求較大

上半年,國內市場需求增加,市場消費能力較強。盛澤地區上半年市場交易量增長,整體好於2016年同期。如圖5所示,盛澤市場自4月進入銷售旺季,直至7月市場銷售景氣指數一路走高,市場整體處於較為健康的狀態,一些廠家平均產銷率超100%。

此外,中國輕紡城市場成交量波動上漲,如圖6所示,2月份受春節影響銷量較低,4月份開始進入銷售旺季,柯橋地區市場整體較好。

3、面料價格偏低

由於化纖面料產量較大,市場對長絲面料產品價格預期較低,雖具有一定市場需求,但企業間同類產品競爭激烈。此外,消費升級引領消費者關注其他類面料較多,對化纖類面料認識不全面,企業需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提升產品檔次,逐步改善市場消費觀念。

分具體面料來看,化纖長絲織物羽絨服面料、休閒裝面料、輕型女裝面料基本保持穩定;商務裝面料略有下降,模擬絲系列面料價格自6月份開始進入銷售淡季價格下降,箱包布面料價格上漲。

四、2017年下半年趨勢

2017年上半年市場溫和,紡織企業在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抓住市場機遇、深化改革、推進生產,促使紡織品消費市場實現增收。長絲織造行業近期出現穩定發展態勢,下一步將結合市場在產業轉移、轉型升級上做出更多努力。

當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直接帶動了城鎮地區消費增長,居民服務性、隱性消費的需求促進了產品多樣化發展。未來消費主力軍將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轉移,這對城鄉結合地區的產業轉移工作有著積極意義。隨著人們對商品數量消費向品質消費升級的理念轉變,新銳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紡織產業在創新型產品、優質面料、高端服裝等領域將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2017年下半年,預計紡織行業將會迎來更多機遇,但同時風險增加。國際方面政治因素變動較多,無論是特朗普新政、還是亞洲經濟圈的建立,都將面對更加強勁的競爭對手。國內新興市場仍有較大潛力,紡織行業需要依靠自身動力修復來維持上行。紡織企業要積極配合行業發展,謹慎判斷市場形勢,調整策略、規避風險,同時精確產品定位、促進技術升級、加大產品創新,努力打造更加豐富多彩、時尚創意的面料產品。為應對下半年市場機遇和挑戰做好充足準備!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我們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微信號 : fzfzzk

直接影響了行業投資。

二、出口增速放緩

1、長絲織物出口增長

上半年,我國出口形勢受國際市場影響,紡織織物出口增速放緩,但長絲織物保持增長態勢。據中國海關資料統計,1-6月,我國紡織織物出口數量累計146.59億米,同比增長4.49%,增速減少5.49個百分點;其中,化纖長絲織物出口數量累計68.12億米,同比增長10.64%,增速減少3.57個百分點出口貢獻率達到104.05%。

就化纖長絲織造行業來看,1-6月,錦綸長絲織物累計出口2.2億米,同比增長13.79%,增速減少6.45個百分點;滌綸長絲織物累計出口58.36億米,同比增長10.16%,增速比去年同期減少3.27個百分點。

2、出口價格下跌

據海關統計,2017年1-6月我國化纖長絲織物出口平均價格為0.89美元/米,同比下降4.3%,剔除匯率變化,出口價格同比下降2.28%。其中滌綸長絲織物出口價格為0.86美元/米,同比下降6.52%。

原油價格方面,2017年1-6月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50.18美元/桶,同比增長25.79%。2017年1-6月滌綸FDY平均價格為1.03萬元/噸,同比增長34.8%;1-6月,長絲織物出口平均價格折合人民幣為6.02元/米,同比下降2.27%;國內面料市場平均價格為2.93元/米,同比下降0.67%。

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帶動化纖價格上漲,但化纖原料上漲幅度大於原油上漲幅度。與此相反,長絲面料內外銷價格皆呈下降走勢,與原料價格上漲態勢相差巨大。這一方面表明當前長絲織造企業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不匹配,利潤受到嚴重擠壓。另一方面提示長絲面料市場供大於求是基本事實,產銷倆旺的形勢不可持續。

3、國際主要貿易地區較為穩定

2017年,我國化纖長絲織物主要貿易地區相對穩定。由表3可見,我國對歐盟出口數量增長,但出口價格下跌;對奈及利亞出口數量、金額的大幅增加,一方面由於紡織品價格較低促進了該地區市場需求,二是2017年奈及利亞與我國貿易經濟往來較密切,是我國對非洲地區第三大交易夥伴。

據海關統計,2017年1-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國出口額為21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紡織品出口68.11億美元,同比增長6.1%。紡織品對美直接貿易數量、金額都有所增長,出口價格減少為0.86美元/米,同比下降6.34%。

4、進口量價齊跌

上半年,我國紡織織物進口量、進口額雙雙下降,國內市場對外紡織品需求量減少,一方面是受支持國貨消費的觀念引領;另一方面國產紡織品質量、技術較為成熟,足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三、 內銷市場向好

1、原料價格上漲

原料方面,國內化纖原料價格較2016年波動上漲,上漲幅度較大。由圖4可見,錦綸FDY價格在2月份達到最高,滌綸FDY、滌綸DTY價格高於去年同期。棉花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化纖價格的走高。

2、國內市場需求較大

上半年,國內市場需求增加,市場消費能力較強。盛澤地區上半年市場交易量增長,整體好於2016年同期。如圖5所示,盛澤市場自4月進入銷售旺季,直至7月市場銷售景氣指數一路走高,市場整體處於較為健康的狀態,一些廠家平均產銷率超100%。

此外,中國輕紡城市場成交量波動上漲,如圖6所示,2月份受春節影響銷量較低,4月份開始進入銷售旺季,柯橋地區市場整體較好。

3、面料價格偏低

由於化纖面料產量較大,市場對長絲面料產品價格預期較低,雖具有一定市場需求,但企業間同類產品競爭激烈。此外,消費升級引領消費者關注其他類面料較多,對化纖類面料認識不全面,企業需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提升產品檔次,逐步改善市場消費觀念。

分具體面料來看,化纖長絲織物羽絨服面料、休閒裝面料、輕型女裝面料基本保持穩定;商務裝面料略有下降,模擬絲系列面料價格自6月份開始進入銷售淡季價格下降,箱包布面料價格上漲。

四、2017年下半年趨勢

2017年上半年市場溫和,紡織企業在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抓住市場機遇、深化改革、推進生產,促使紡織品消費市場實現增收。長絲織造行業近期出現穩定發展態勢,下一步將結合市場在產業轉移、轉型升級上做出更多努力。

當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直接帶動了城鎮地區消費增長,居民服務性、隱性消費的需求促進了產品多樣化發展。未來消費主力軍將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轉移,這對城鄉結合地區的產業轉移工作有著積極意義。隨著人們對商品數量消費向品質消費升級的理念轉變,新銳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紡織產業在創新型產品、優質面料、高端服裝等領域將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2017年下半年,預計紡織行業將會迎來更多機遇,但同時風險增加。國際方面政治因素變動較多,無論是特朗普新政、還是亞洲經濟圈的建立,都將面對更加強勁的競爭對手。國內新興市場仍有較大潛力,紡織行業需要依靠自身動力修復來維持上行。紡織企業要積極配合行業發展,謹慎判斷市場形勢,調整策略、規避風險,同時精確產品定位、促進技術升級、加大產品創新,努力打造更加豐富多彩、時尚創意的面料產品。為應對下半年市場機遇和挑戰做好充足準備!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我們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微信號 : fzfzzk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