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淒慘地哭聲並沒有改變母親的決定,孩子又一次被無情地拋棄了

暑假即將結束了, 孩子們又要依依不捨回到學校。 或許有一些家庭, 並不希望開學來得那麼快, 他們好不容易趁著暑假, 來到父母的城市, 開學意味著又一次分離。 他們像小候鳥, 每年的暑假, 飛奔到爸媽的身邊, 這是他們最快樂的日子。 有些孩子要等到過年才能與父母見上一面。 每年此時, 公交站, 地鐵站, 甚至是家門口都能看到一個個孩子不願意回老家, 在那裡撕心裂肺地大哭。

早上六點左右在廚房忙活, 不知道是哪棟樓傳來孩子淒慘的哭聲:“我不回去, 我不要回去, 我要和媽媽在一起!”

從孩子的哭聲和媽媽的說話聲, 隱約知道事情的原由:暑假要結束了, 孩子要回老家上學, 今天是離深的日子, 孩子不想回家, 用哭聲來反抗, 希望媽媽可以把他留下來。

母子的對話持續了半個小時左右, 隨著孩子哭聲的消失, 我的心碎了一地。 母親最終還是拖著孩子去趕火車,

孩子的心被距離撕裂成一片又一片, 掉落在了地上。

是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留守兒童”。

想到早上的一幕, 我的心很沉重。 不論是把孩子帶在身邊的全職媽媽或是職場媽媽, 還是把孩子留在老家的媽媽, 她們的選擇都是考慮再三做出的選擇,

都值得被尊重。 也許, 她們從來都沒有覺得與孩子分離是一種傷害, 才會輕而易舉地讓孩子成了“留守兒童”。

由於家鄉的落後, 有些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孩子, 來到陌生的城市努地工作著, 只為孩子能過得好一些。 也有一些父母寧願吃糠咽菜, 也要把孩子帶著身邊。

留守兒童, 一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很多時候, 它只是一個家庭的問題而以, 孩子是不是留守, 全憑父母的決定。

堂嫂育有兩個孩子, 孩子的奶奶要求嫂子把孩子放在老家照顧, 一來上學不要錢, 家裡有田地, 吃喝拉撒都花不了什麼錢, 二來哥嫂也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 一年下來也能攢下不少的錢。

嫂子很生氣地拒絕了婆婆的要求:”就算去討米, 我們一家人都要在一起, 有我一碗粥, 就有孩子吃的。 “

被留守的傷害是終生的。 正如早上哭泣的那個孩子所說:”不要拋下我, 我會很乖的, 只要有飯吃就行。 “

可惜孩子的懇求並沒有改變母親的決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