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店門同鄉會浮出水面:隱蔽運作18年 幫年輕幹部謀官

幫年輕幹部謀官, 騙國家專項資金, 有分工、有章程、有經費:這個隱蔽運作18年的同鄉會能量咋這麼大?

一位副縣級幹部, 被人稱為“曠會長”;他參與組建的同鄉會組織嚴密, 有章程、有分工、有固定經費, 成為謀取政治經濟利益的“小圈子”……

近期, 湖南衡陽市紀委查辦了一起利用同鄉會資源、涉嫌騙取國家專項資金的大案, 一個隱蔽運作長達18年之久的店門同鄉會浮出水面。

編織關係網, 形成“同鄉幫”

店門鎮是南嶽衡山的南大門。 據湖南省衡陽市紀委調查, 1999年冬天, 29名店門籍政府官員集聚, 商議成立店門同鄉會,

入會門檻是衡山縣官場中店門籍的科級幹部。

2006年, 店門同鄉會換屆, 作為組建人之一的曠錦堂當選為會長。 時為科級幹部的曠錦堂接手後, 大量發展會員, 將店門籍年輕幹部、村幹部和企業老闆也吸納進來, 同鄉會規模增加到150人左右。

店門同鄉會幾乎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 通過搞活動聯絡感情。 活動經費除了每人每年繳納的會費, 更多來自會員贊助。 一些人甚至以單位的名義為活動買單。

為形成利益共同體, 曠錦堂在一次同鄉會全體會議上講, 要幫助會員中的年輕幹部謀取政治進步, 要扶持會員企業發展, 為他們爭資金、跑項目。

店門同鄉會組織嚴密, 有章程、有分工、有固定經費。 衡陽市紀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吳明偉說,

店門同鄉會理事會下設4個組:衡山行政組、南嶽行政組、民營企業組、科教及對外工作聯絡組。 加入店門同鄉會的黨員幹部眾多, 既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 也有已經退休的老幹部, 很多人是為了尋求政治資源。 衡山一度形成“店門幫”。

這一組織, 謀求不正當政治經濟利益, 對當地政治生態造成負面影響。 今年5月, 衡山縣民政局宣佈店門同鄉會為非法組織, 依法沒收活動經費7萬多元。 6名縣處級幹部、32名正科級幹部、21名副科級幹部被提醒談話, 曠錦堂、李某琪等人被移送司法機關。

“眾籌”權力變現, 合謀騙取資金

表面上是鄉情, 背後是謀私的把戲。 根據衡陽市紀委調查, 2013年底, 店門籍商人文某、劉某邀請“曠會長”一起成立天華公司,

從事農業專案, 曠錦堂負責協調政府關係和政策扶持。 文某、劉某分別投入47萬元、20萬元, 曠錦堂夫婦分文未出, 卻占股25%。

時任衡山縣農業局局長的李某琪是店門同鄉會的常務理事長。 他通過兒媳婦持有這家公司15%的股份。 入股後, 李某琪多次參與公司經營管理活動, 並為公司爭取專案資金。

2014年初, 曠錦堂倡議會員集資建設“天華山莊”, 並承諾每個參與人員可擁有一間房屋的產權。 最後10多名黨政幹部投資, “眾籌”資金60萬元。

然而, 天華山莊建設計畫投資額達300萬元。 面對資金缺口, 曠錦堂、李某琪等人合謀打起國家項目資金的主意。 2014年至2016年, 天華公司以天華生態農莊為載體, 共獲得國家專案資金近800萬元。 其中, 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同鄉會成員的職務便利弄虛作假而來。

天華山莊所在地店門鎮能仁村, 有一處“天華人防疏散基地”, 僅見一些規劃圖和標誌牌。 村幹部說, 村裡從沒有和基地對接過, 相關資金不知用途。 據調查, 衡山縣人防辦原副主任正是該同鄉會成員, 人防專案的一大筆資金主要用於天華山莊建設。

聽說國家大力扶持合作社, 曠錦堂又“指導”天華公司虛設一個樂源蔬菜種植合作社, 通過偽造工商登記資料、編造合作社成員名單、虛開銷售收入證明材料, 騙取國家專項扶持資金50萬元。

同鄉會變異, 折射“圈子文化”毒害

店門同鄉會是一起違反政治紀律的典型案件。 衡陽市紀委書記包昌林認為, 黨員幹部搞“圈子文化”“山頭主義”,

導致上級政策在執行中變形走樣, 削弱執政能力。

有的幹部受到提拔後, 並不認為是組織的信任和培養, 而是感激某個圈子或其中的某個領導。 如果沒有圈子, 便設法造圈子。 衡陽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過去一些幹部“認乾親”“拜兄弟”, 有的幹部在討論人事調整的會議上直接說“某某是我乾兒子, 要多關照”。

針對此, 2016年衡陽市出臺從嚴監督幹部的10項規定, 同時對“認乾親”進行了專項整治和全面清理, “認乾親”的風氣得到有效遏制。 衡陽市委負責人表示, 必須營造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以及“親”上加“清”的政商關係。 (半月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