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流擔當頌|新城街道韓強:善作善成的80後“老街辦”

右二為韓強

韓強現為新城街道譚裡社區黨委書記。

“做好群眾工作, 首先要瞭解群眾想什麼, 通過工作讓群眾認可, 獲得群眾的支持,

同時要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 真正讓群眾認為你是可以值得信賴的人, 願意和你講心裡話, 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 這是我們的責任, 更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這些樸實的話語是新城街道櫻前社區黨委書記韓強的工作感悟, 也是一名80後社區“老街辦”的心裡話。

正是有著這樣的為民情懷, 才有了破解“拆遷最後一戶”難題的佳話, 讓人們對這個從村官幹起的社區黨委書記刮目相看。

從2010年9月考試進入新城街道北海社區到今天, 韓強雖然沒有離開過新城街道, 崗位卻在六七個社區轉過。 他一路走來, 腳踏實地, 善作善成, 以專案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為抓手, 推動了社區各項工作穩步有序的向前發展,

展現了一名年輕幹部的擔當和情懷 。

破解“拆遷最後一戶”的難題

2016年12月, 韓強被任命為新城街道櫻前社區黨委書記。 剛進社區大門, 首先面對的是兩個“最後一戶”:大觀天下專案最後一戶和省莊棚改最後一戶。

其實對於拆遷, 韓強並不陌生。 早在2014年8月, 在新城街道黨委、辦事處的支持下, 他通過不厭其煩的做工作, 清表大觀天下專案果樹30餘畝、墳20多處, 積累著用群眾路線做好棚改征遷的工作經驗。

然而這一次的拆遷, 情況更加複雜, 深深地考驗著他。 在大家眼裡, 棚改是“天下第一難”, 拆遷剩下的最後一戶更是難上加難, 大家開玩笑對韓強說, 這“大浪淘沙剩下的精華”需要你拿出“精華”的辦法。

大觀天下專案最後一戶占地將近3畝,

32間廠房, 戶主要求的補償金額與評估金額差距非常大, 社區“三委”入戶次數多達20多次均是無功而返, 大家的情緒低落下來, 但是專案的時間要求又非常緊。

士氣不足, 卡殼了, 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 韓強召開了社區“三委”會議, 一為提升士氣, 不能被困難嚇倒, 二為尋找辦法, 破解難題。 會議再次對社區“三委”人員進行了分組, 要求必須每天入戶做工作, 晚上召開專案調度會進行總結。 經過分析, 該戶雖然當時與省莊社區“三委”簽有協定, 但是協定已過期, 而且該戶的地面附著物沒有任何的建設和規劃手續, 屬於典型的違章建設。

摸清底牌, 韓強心裡有了底, 他向街道黨委、辦事處進行了彙報, 區直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

依法向其下達違章建設限期拆除通知書。 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 社區依然主動上門做工作,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就在限期拆除的前天下午, 韓強與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仍在該戶家中做工作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不料, 就在簽署拆遷協定的時候, 該戶又突然反悔, 拒不簽署協定。

一波三折, 勞而無功。 三人只能再回社區商量辦法, 簡單吃點飯之後又繼續去該戶家中做工作。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通過不懈努力, 就在當天晚上十一點終於簽署協議, 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對該戶進行了拆除。

再說省莊社區的這最後一戶, 情況也很複雜。 原來, 省莊社區的棚改工作歷經三次大的拆遷, 在2017年初剩餘最後一戶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支農人員。

該戶在上世紀80年代戶口全部遷出省莊社區, 鑒於歷史遺留原因, 該戶對於棚改補償要求過高, 而且其家庭成員之間意見不統一, 社區“三委”入戶幾十次仍未取得突破。

如何找到打開問題的鑰匙?韓強召集社區“三委”召開會議對其進行“會診”, 對該戶的情況和社區的棚改政策進行充分討論, 大家統一了意見, 認為該戶人口確實較多, 居住條件比較緊張, 綜合考慮了多方面情況提出了安置方案並交居民代表會議進行討論, 在居民代表會議上該方案得到了通過。

社區“三委”按照方案繼續同該戶進行協商, 該戶卻顧慮重重, 在協商的過程當中反復十餘次, 時間最長的一次韓強與“三委”和該戶從上午談到晚上十點仍未談成。 後來改變了方法,只固定和該戶一人協商,做通一人工作,再通過他做自己家裡成員的工作。終於在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之後,該戶簽署了拆遷協議並進行了拆除。自此之後,省莊社區再無一處舊房,社區棚改工作全面完成。

在兩個“最後一戶”的難題考驗前,韓強以身作則,充分調動社區“三委”積極性,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社區棚改和項目建設不僅要大幹,而且要快幹。

顧大局識大體的領頭羊

韓強到櫻前社區之後,正是下轄的泊子社區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此時,他媳婦剛生完孩子十幾天。一方面是大潤發一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五棟安置樓四萬平方米馬上要進行安置分配;另一方面是他的妻子正亟需他和家人的照顧。可是,瞭解他家庭的同事發現,泊子社區每晚的調度會,韓強從未缺席。

白天,他和社區“三委”在一起打開思路,商量辦法,共同努力,確保專案和棚改工作的順利推進。而忙到晚上回家進家門時,已是夜深人靜,他都要躡手躡腳開門,擔心影響家人的休息。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泊子社區的大潤發專案全部清表完成,安置樓全部分配到戶,居民真正得到了社區發展帶來的實惠。此時,他看著妻子和滿百天的孩子,不只有著事業的成就感,還有對妻兒油然而生的愧疚感。

心往一處使,凝成一股繩。在他的帶動下,泊子社區“三委”表現出了更加團結協作,甘於奉獻的面貌,並將其轉化成了工作的動力,大家一起往前沖,帶來了加速度效應。

泊子支路在補償款尚未到賬的情況下,社區一周內做通三戶廠房和兩戶樹木的民事工作。在泰和上築北支路項目,社區“三委”帶頭將自家和親戚的樹木進行清表,這樣一來,整個泰和上築北支路專案涉及的樹木,從開始入戶做工作到全部清表完成僅用五天的時間。社區“三委”開玩笑稱這條路應該改名為“感情支路”。

正是有了“三委”幹部的這種衝鋒在前、不計得失精神,居民才對項目如此的支持,才會有如此之快的速度完成民事清表工作。

右三是韓強

扎實的作風來自強烈的責任感

扎實的作風非一日之功,從參加工作進入高新區新城街辦,韓強一直是主動作為,勇創一流,他身上有股子百折不撓的韌勁兒,在同齡的年輕人裡既穩重又扎實,工作起來有章有法,張馳有度。

2010年9月,他通過了濰坊高新區統一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進入新城街道北海社區工作。這期間恰逢國家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他主要負責入戶調查和相關資料的統計工作。針對北海社區社區多、人口多、流動人口多,為了得到更準確的資料,他多次進行入戶走訪。為了保證後期資料錄入工作的正確率,他多次對資料進行比對和分析,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在入戶的過程當中,韓強積累了一些與居民進行溝通的方式方法,為以後做群眾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1年8月,韓強又順利通過山東省統一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被分配到新城街道省莊村擔任村主任助理職務。他看到大家對於電腦等相關技術掌握不熟練,主動運用所學知識,承擔起省莊村的村內資料整理、資料包送等相關工作,並在村民溝通交流中真正瞭解村民的真實想法,不僅逐步掌握了與村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還改變了以前對於農村工作的看法,思想深深地紮在了基層,並於2013年12月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工作磨煉和積累讓韓強成熟成長起來,被街道黨委任命為府佑黨總支書記,成績突出的他第二年3月又被街道黨委任命為省莊村黨支部書記。

2014年4月,省莊社區進行集體資產改制,對於集體資產改制這個新生名詞,省莊村村民並不是很瞭解,更談不上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韓強依靠省莊村村“兩委”其他人員,不厭其煩的介紹集體資產改制的好處,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制度,聽取民意,充分討論,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召開村民代表會和黨員會13次,依法嚴格按照集體資產改制的程式一步步推進,在第二個月就完成了省莊村的集體資產評估、配股工作,對於戶口的限定也真正讓村民得到了實惠,解決了很多長期以來因為戶口待遇問題引起的糾紛。根據集體資產改制的經驗,他逐步在省莊社區推行民主議事制度,對於社區遇到的疑難問題,社區“兩委”充分討論,交由社區居民代表和黨員討論進行表決,再出現的問題依照表決結果進行,不開口子,一碗水端平,取得了居民的信任。

2014年9月,韓強參加濰坊高新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被錄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緊接著在街道黨委、辦事處和府佑黨委的領導下,完成了十甲社區、東三甲三區、三官廟社區、省莊社區的“兩委”換屆工作。2016年4月,作為韓譚社區黨委副書記的他,協助社區黨委書記開展王譚社區公交樞紐站工作,在附著物補償款到位的三天時間內實現集中清表。

2016年5月,作為韓譚社區黨支部書記,他針對韓譚社區遺留複雜問題較多,班子不強,通過走訪部分群眾深入瞭解韓譚社區的情況,説明韓譚社區捋清問題,對於存在問題的合同逐份進行分析,收回欠款近30萬元。

在高新區項目建設和棚改工作熱火朝天的大形勢下,韓強用甘於奉獻、滾石上山的精神,將民生工程做實做細,默默地為居民謀幸福,讓居民享受到了高新區發展帶來的紅利,有了更多更強的獲得感,也彰顯著這位80後“老街辦”的情懷和擔當。

編輯:樂樂

後來改變了方法,只固定和該戶一人協商,做通一人工作,再通過他做自己家裡成員的工作。終於在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之後,該戶簽署了拆遷協議並進行了拆除。自此之後,省莊社區再無一處舊房,社區棚改工作全面完成。

在兩個“最後一戶”的難題考驗前,韓強以身作則,充分調動社區“三委”積極性,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社區棚改和項目建設不僅要大幹,而且要快幹。

顧大局識大體的領頭羊

韓強到櫻前社區之後,正是下轄的泊子社區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此時,他媳婦剛生完孩子十幾天。一方面是大潤發一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五棟安置樓四萬平方米馬上要進行安置分配;另一方面是他的妻子正亟需他和家人的照顧。可是,瞭解他家庭的同事發現,泊子社區每晚的調度會,韓強從未缺席。

白天,他和社區“三委”在一起打開思路,商量辦法,共同努力,確保專案和棚改工作的順利推進。而忙到晚上回家進家門時,已是夜深人靜,他都要躡手躡腳開門,擔心影響家人的休息。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泊子社區的大潤發專案全部清表完成,安置樓全部分配到戶,居民真正得到了社區發展帶來的實惠。此時,他看著妻子和滿百天的孩子,不只有著事業的成就感,還有對妻兒油然而生的愧疚感。

心往一處使,凝成一股繩。在他的帶動下,泊子社區“三委”表現出了更加團結協作,甘於奉獻的面貌,並將其轉化成了工作的動力,大家一起往前沖,帶來了加速度效應。

泊子支路在補償款尚未到賬的情況下,社區一周內做通三戶廠房和兩戶樹木的民事工作。在泰和上築北支路項目,社區“三委”帶頭將自家和親戚的樹木進行清表,這樣一來,整個泰和上築北支路專案涉及的樹木,從開始入戶做工作到全部清表完成僅用五天的時間。社區“三委”開玩笑稱這條路應該改名為“感情支路”。

正是有了“三委”幹部的這種衝鋒在前、不計得失精神,居民才對項目如此的支持,才會有如此之快的速度完成民事清表工作。

右三是韓強

扎實的作風來自強烈的責任感

扎實的作風非一日之功,從參加工作進入高新區新城街辦,韓強一直是主動作為,勇創一流,他身上有股子百折不撓的韌勁兒,在同齡的年輕人裡既穩重又扎實,工作起來有章有法,張馳有度。

2010年9月,他通過了濰坊高新區統一招聘社區工作者考試,進入新城街道北海社區工作。這期間恰逢國家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他主要負責入戶調查和相關資料的統計工作。針對北海社區社區多、人口多、流動人口多,為了得到更準確的資料,他多次進行入戶走訪。為了保證後期資料錄入工作的正確率,他多次對資料進行比對和分析,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在入戶的過程當中,韓強積累了一些與居民進行溝通的方式方法,為以後做群眾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1年8月,韓強又順利通過山東省統一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被分配到新城街道省莊村擔任村主任助理職務。他看到大家對於電腦等相關技術掌握不熟練,主動運用所學知識,承擔起省莊村的村內資料整理、資料包送等相關工作,並在村民溝通交流中真正瞭解村民的真實想法,不僅逐步掌握了與村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還改變了以前對於農村工作的看法,思想深深地紮在了基層,並於2013年12月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工作磨煉和積累讓韓強成熟成長起來,被街道黨委任命為府佑黨總支書記,成績突出的他第二年3月又被街道黨委任命為省莊村黨支部書記。

2014年4月,省莊社區進行集體資產改制,對於集體資產改制這個新生名詞,省莊村村民並不是很瞭解,更談不上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韓強依靠省莊村村“兩委”其他人員,不厭其煩的介紹集體資產改制的好處,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制度,聽取民意,充分討論,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召開村民代表會和黨員會13次,依法嚴格按照集體資產改制的程式一步步推進,在第二個月就完成了省莊村的集體資產評估、配股工作,對於戶口的限定也真正讓村民得到了實惠,解決了很多長期以來因為戶口待遇問題引起的糾紛。根據集體資產改制的經驗,他逐步在省莊社區推行民主議事制度,對於社區遇到的疑難問題,社區“兩委”充分討論,交由社區居民代表和黨員討論進行表決,再出現的問題依照表決結果進行,不開口子,一碗水端平,取得了居民的信任。

2014年9月,韓強參加濰坊高新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被錄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緊接著在街道黨委、辦事處和府佑黨委的領導下,完成了十甲社區、東三甲三區、三官廟社區、省莊社區的“兩委”換屆工作。2016年4月,作為韓譚社區黨委副書記的他,協助社區黨委書記開展王譚社區公交樞紐站工作,在附著物補償款到位的三天時間內實現集中清表。

2016年5月,作為韓譚社區黨支部書記,他針對韓譚社區遺留複雜問題較多,班子不強,通過走訪部分群眾深入瞭解韓譚社區的情況,説明韓譚社區捋清問題,對於存在問題的合同逐份進行分析,收回欠款近30萬元。

在高新區項目建設和棚改工作熱火朝天的大形勢下,韓強用甘於奉獻、滾石上山的精神,將民生工程做實做細,默默地為居民謀幸福,讓居民享受到了高新區發展帶來的紅利,有了更多更強的獲得感,也彰顯著這位80後“老街辦”的情懷和擔當。

編輯:樂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