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半俗半僧一生孤獨,雖入空門卻是紅塵浪蕩子

蘇曼殊

蘇曼殊, 原名戩, 字子穀, 後更名元瑛, 改字子穀, 曼殊是他出家以後自取的法號。 此外, 他受當時文壇風氣的影響, 還使用過四十多個其他別號,

如燕子山僧、南國行人等。

蘇曼殊出家像

蘇曼殊以僧名風聞那個時代。 以他的才情, 他的膽識, 時人少有能出其左右。 但他卻袈裟披肩風雨一生。 他十六歲出家, 多半是以一種無言的行為抗爭其多舛的命運。 他以半僧半俗的形象參加了革命黨,

而被世人稱之為奇人, 或許, 奇就奇在他冷寂的面孔下蘊藏了多彩的人生。

蘇曼殊的生母是一位日本女子, 名叫若子, 是他父親蘇傑生的第四房妻河合仙氏的妹妹。 蘇家是廣東的巨族, 長年在日本橫濱經商。 若子生下蘇曼殊三個月後就離開了他, 蘇曼殊由其父蘇傑生帶回了國, 由河合仙氏撫養。 童年的蘇曼殊沒有感到多少家庭的溫情, 他在倍受冷漠的環境中一天天長大。 族人對這個異族所生的孩子總是看不慣, 蘇傑生的妻子陳氏更是把河合仙氏和曼殊看作眼中釘。 河合仙氏受不了白眼, 只好返回了日本。 這一年, 蘇傑生經營虧本, 回到廣東, 從此家道漸漸中落。

蘇曼殊十二歲那年, 蘇傑生去上海經商, 留曼殊在家鄉讀私塾。 養母河合仙氏從日本給他寄來的錢全被陳氏吞沒。 不久, 曼殊大病一場, 病中的曼殊被家人扔在柴房裡氣息奄奄而無人過問。 後來, 他又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這一經歷給幼小的曼殊沉重的打擊, 以至他小小年紀竟然看破紅塵,

而去廣州長壽寺由贊初和尚剃度出家, 然後受具足戒, 並嗣受禪宗曹洞宗衣缽。 但他畢竟是個孩子, 有一次他偷吃鴿肉被發現, 只得出了廟門。

十五歲那年, 蘇曼殊隨表兄去日本橫濱求學, 當他去養母河合仙氏老家時, 與日本姑娘菊子一見鍾情。 然而, 他們的戀情卻遭到蘇家的強烈反對。 蘇曼殊的本家叔叔知道這事後, 斥責蘇曼殊敗壞了蘇家名聲, 並問罪于菊子父母。 菊子父母盛怒之下, 當眾痛打了菊子, 結果夜裡菊子投海而死。 失戀的痛苦, 菊子的命運, 令蘇曼殊深感心灰意冷, 萬念俱灰。 回到廣州後, 他便去蒲澗寺出了家。 從此, 開始了他風雨飄泊的一生。

蘇曼殊是情僧。 面對關河蕭索的衰世慘像, 蘇曼殊痛不欲生。 渡湘水時, 他作賦吊屈原, 對著滔滔江水長歌嚎陶。 後來, 他以自己與菊子的初戀為題材創作了情愛小說《斷鴻零雁記》, 感慨幽冥永隔的愛戀之苦, 也引得不少癡情男女淚濕襟衫。 蘇曼殊因愛情不幸, 也曾流連于青樓之中, 但他卻能潔身自好, 與青樓女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他死後被葬於西泠橋,與江南名妓蘇小小墓南北相對,任幾多遊人唏噓不已。

蘇曼殊是詩僧,他為後世留下了不少令人歎絕的詩作。1909年,他在東京的一場小型音樂會上認識了彈箏女百助。因相似的遭遇,兩人一見如故。但此時的曼殊已了卻塵緣,無以相投,便垂淚揮毫,寫了一首詩:“鳥舍淩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讀來令人柔腸寸斷。他在日本從事反清活動時,時常為故國河山破碎而感傷。他在《憶西湖》中這樣寫道:“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還是一位畫僧。他的畫格調不凡,意境深邃。他曾做《寫憶翁詩意圖》,配詩“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無主月自圓”,其亡國之痛溢於紙面。曼殊作畫,不僅為抒寫懷抱,還想以此為反清革命作出更多貢獻。1907年章太炎等人在東京辦《民報》遇上經費困難,曼殊主動提出賣畫籌錢以解困。

蘇曼殊還是一個愛國的革命僧人。他在東京加入過興中會、光復會等革命組織。1903年,他在日本參加了反對沙俄侵佔我國東北的“抗俄義勇隊”,同年他在上海參加了由章士釗等人創辦的《國民日報》的翻譯之作,為聲援章太炎、鄒容,反對清廷查封《蘇報》做了大量工作。他也醉心於宣傳無政府主義的救國思想,贊同暗殺活動。他甚至還曾打算去刺殺保皇黨首領康有為。後經人勸阻而終止。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勝利果實,並暗殺了宋教仁,從而引發了李烈鈞等人發動的“二次革命”。蘇曼殊又積極參加反袁鬥爭。

情僧、詩僧、畫僧、革命僧,如此一位集才、情、膽識于一身的蘇曼殊,竟然半僧半俗地孤獨一生。1918年,他經過三十五年的紅塵孤旅,留下八個字:“一切有情,都無掛礙”,然後離開了人世,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感慨

附蘇曼殊詩詞:

《住西湖白雲禪院》

白雲深處擁雷峰,幾樹寒梅帶雪紅。

齋罷垂垂渾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鐘。

《佳人》

佳人名小品,絕世已無儔。橫波翻瀉淚,綠黛自生愁。

舞袖傾東海,纖腰惑九洲。傳歌如有訴,餘轉雜箜篌。

《春日》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碧闌幹》

碧闌幹外遇嬋娟,故弄雲鬟不肯前。

問到年華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他死後被葬於西泠橋,與江南名妓蘇小小墓南北相對,任幾多遊人唏噓不已。

蘇曼殊是詩僧,他為後世留下了不少令人歎絕的詩作。1909年,他在東京的一場小型音樂會上認識了彈箏女百助。因相似的遭遇,兩人一見如故。但此時的曼殊已了卻塵緣,無以相投,便垂淚揮毫,寫了一首詩:“鳥舍淩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讀來令人柔腸寸斷。他在日本從事反清活動時,時常為故國河山破碎而感傷。他在《憶西湖》中這樣寫道:“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還是一位畫僧。他的畫格調不凡,意境深邃。他曾做《寫憶翁詩意圖》,配詩“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無主月自圓”,其亡國之痛溢於紙面。曼殊作畫,不僅為抒寫懷抱,還想以此為反清革命作出更多貢獻。1907年章太炎等人在東京辦《民報》遇上經費困難,曼殊主動提出賣畫籌錢以解困。

蘇曼殊還是一個愛國的革命僧人。他在東京加入過興中會、光復會等革命組織。1903年,他在日本參加了反對沙俄侵佔我國東北的“抗俄義勇隊”,同年他在上海參加了由章士釗等人創辦的《國民日報》的翻譯之作,為聲援章太炎、鄒容,反對清廷查封《蘇報》做了大量工作。他也醉心於宣傳無政府主義的救國思想,贊同暗殺活動。他甚至還曾打算去刺殺保皇黨首領康有為。後經人勸阻而終止。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勝利果實,並暗殺了宋教仁,從而引發了李烈鈞等人發動的“二次革命”。蘇曼殊又積極參加反袁鬥爭。

情僧、詩僧、畫僧、革命僧,如此一位集才、情、膽識于一身的蘇曼殊,竟然半僧半俗地孤獨一生。1918年,他經過三十五年的紅塵孤旅,留下八個字:“一切有情,都無掛礙”,然後離開了人世,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感慨

附蘇曼殊詩詞:

《住西湖白雲禪院》

白雲深處擁雷峰,幾樹寒梅帶雪紅。

齋罷垂垂渾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鐘。

《佳人》

佳人名小品,絕世已無儔。橫波翻瀉淚,綠黛自生愁。

舞袖傾東海,纖腰惑九洲。傳歌如有訴,餘轉雜箜篌。

《春日》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碧闌幹》

碧闌幹外遇嬋娟,故弄雲鬟不肯前。

問到年華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