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回眸江蘇女排15個賽季:曾無奈走日本路線,全隊最高的是自由人

二十年磨一劍, 江蘇女排終於在聯賽的第二十個年頭奪得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冠軍。 在這二十年時光裡, 一代又一代的江蘇姑娘們全力以赴, 卻沉沉浮浮始終無緣聯賽冠軍, 但新一代江蘇女排的姑娘們終於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 以酣暢淋漓的決戰贏得了久違的冠軍。

1米82的陸倩曾經以3米25的彈跳笑傲排壇

這一屆江蘇女排除了自由人外, 場上主力平均身高超過了1米89, 整體資料全國第一。 半決賽的對手天津女排的主教練王寶泉直言江蘇隊的身體條件太好了, 而且隊員都很年輕;浙江女排吳勝認為張常甯太強了,

讚歎若她也打不出來誰還能打出來。 的確, 江蘇姑娘們年輕有為、身體素質即便放在國際排壇也屬於一流, 令所有對手驚歎豔羨不已。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 在這過去的二十年裡, 江蘇女排也曾走過一條曲折坎坷的前進路。

1米92的惠若琪和1米88的龔翔宇

在2001-2003年, 孫玥們退役後的江蘇女排一度以新人出戰, 但那批隊員的整體身體條件並不好, 就好比是今天的日本女排。 不過年輕的江蘇姑娘們在身高有限的情況下, 依然保證了很強的競爭力。 當時引入河北隊的內援周媛, 全隊身高最高的是1米83的自由人鬱春玲, 二傳手趙雲1米78, 主攻周媛和張慧分別是1米78和1米80;副攻陸豔和武圓分別為1米83和1米80, 接應陸倩是1米82。

場上主力的整體身高在當時來看都是聯賽中最“可憐”的, 更別說在今天這個時代了;之後的江蘇女排也做出了調整, 副攻位置啟用了1米86的孫蕙取代了武圓, 主攻由於孫玥的回歸, 在2004賽季和2005年全運會一度是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最終奪得第四。

1米83的陸豔曾經拿過亞青賽最佳發球和聯賽最佳攔網

2005賽季的江蘇女排努力並嘗試著走高大化路線, 由1米83的副攻陸豔改打主攻, 啟用1米88的李珂佳和1米86的孫蕙做“雙塔副攻”, 但首秀完敗;於是陸豔重回副攻, 而主攻位置啟用了1米78的趙文英和1米86的史斐, 但那個賽季的成績並不理想, 而年輕的自由人陳展也正式上位, 開啟了她坎坷曲折的職業生涯。 2006賽季惠若琪和陳亞雲雙雙崛起,

江蘇女排終於湧現了超過1米90身高的球員, 但是到了2010賽季, 惠若琪受傷, 陳亞雲因為狀態不穩定, 一度被1米82的王偉取代, 那年江蘇女排有幾場比賽的場上主力, 最高陣容是二傳手1米86的李慧, 主攻是1米81的翟婷麗和1米82的王偉, 接應是當時身高1米85的劉沛宜, 副攻是1米84的任婧和1米85的許伶俐。 辛苦10年, 一朝回到解放前。

陸倩在東亞運動會上曾經拿過最佳得分

最終在2013賽季, 江蘇女排終於迎來了身高最可觀的一年。 惠若琪轉會恒大, 周煒在副攻位置啟用了1米90的褚悅明和1米93的王辰玥, 二傳是1米86的李慧, 接應是1米83的薑倩雯, 主攻是1米81的翟婷麗和1米92的許若亞, 後來接應又用了1米95的張常寧, 但這個賽季的江蘇女排驚險保級。 第二個賽季蔡斌出任主教練,

繼續高大化, 令江蘇排壇震驚, 認為高大化不利於小球技術的提高, 終究蔡斌選擇了高大化, 最終在2014賽季得到了第三名, 令江蘇女排重回巔峰。 回眸這15個賽季, 江蘇女排走了一條非常坎坷的前進道路, 從日本女排變成了俄羅斯女排, 最終以實際成績證明了隊伍高大化才是王道。

如今的江蘇女排整體條件令國際排壇都為之側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