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跟毛主席學定位:在中國做定位諮詢與美國差異巨大

毛主席在論述《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時強調, 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 還要研究革命戰爭的規律, 更要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革命規律與經驗;我們要尊重別人流血的經驗, 但更應尊重自己流血的經驗。

那對於戰略定位諮詢行業來講, 是不是也需要研究更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定位諮詢規律與方法論?這是肯定的。 從我多年的定位諮詢經驗看, 在中國做定位與美國差異真的很大。 這導致很多人, 即使研究特勞特與裡斯的《定位》叢書很多遍, 對定位理論掌握很熟悉, 但依然難以有效指導中國企業產生卓越的諮詢成果。

今天, 我主要講一個很多資深定位諮詢人士都會忽略的一個重大區別。 這個區別對定位方向的界定以及整個定位戰略的佈局與規劃, 影響極大!

中國市場的戰略縱深遠大于歐美

這一重大區別就是中國市場的戰略縱深, 遠大于歐美市場, 也遠大于日韓市場。

戰略縱深是一個戰略空間的概念, 是指可供軍隊展開運動、斡旋的地域空間。 對企業來講, 就是指可供展開經營活動的市場空間。

中國市場的戰略縱深遠大于歐美, 主要是體現在兩大方面:

第一、中國大部分行業的競爭相對初級, 並未飽和

這是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的一個極大不同, 美國大部分行業都已經飽和, 市場份額、競爭格局非常穩定。

但中國太不一樣。 例如現在的建材產業、母嬰產業、護膚品產業、調味品產業、服裝產業等等, 競爭看似激烈、價格戰幾乎天天上演, 但是這些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依然非常低, 第一品牌往往連10%的市場份額都不到, 遠遠談不上主導市場, 競爭格局遠遠未定。

第二、中國地域面積大、人口眾多、發展不均衡

這導致於一個品牌若想主導整個中國市場, 難度非常之大, 對戰略能力、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 很多歐美品牌之所以最終被中國本土品牌幹掉, 就是由於難以適應,

難以下沉到四五線市場, 對本土品牌採取的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幾乎毫無辦法。

落後品牌的定位選擇, 必須考慮如何包抄領先品牌

市場地位落後的企業, 或是說遇到重大競爭壓制的企業, 這類企業是定位諮詢的主要客戶類型。 戰略縱深, 對這類企業的品牌定位界定與選擇, 影響極大。

在美國市場, 由於競爭飽和、格局穩定, 所以對於一個落後的品牌來講, 只要能夠搶佔到一個位置, 能生存下來, 就是極大的成功。 例如, 對於特勞特在美國的經典案例西南航空來說, 能在眾多航空巨頭的籠罩下, 搶佔到一個“低價”位置生存下來, 就已經很不錯了, 若想再去動美聯航等巨頭的中高價位的乳酪, 幾乎不可能。

但中國不一樣, 由於競爭初級、空間很大, 所以對於一個落後的品牌來講, 其定位的選擇, 必須考慮未來如何包抄領先品牌, 如何躋身行業第一。 而不僅僅是, 搶到一個位置, 生存下來, 這個標準、這個追求太低。

例如, 對於我們服務過的飛鶴奶粉。 從機會來看, 由於惠氏、美贊臣、雅培等進口品牌主要集中在中高端, 所以中低端市場對國產奶粉來講,是存在定位機會的,尤其是低端市場。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聚焦低端,即使利潤可以保持,但你如何包抄進口奶粉?如何引領整個中國奶粉陣營徹底扭轉被進口奶粉壓制的格局?如何在奶粉領域,承擔起中國品牌、中國文明的偉大復興?而且,中國奶粉的品質其實完全能夠媲美,甚至超越歐美品牌,所以長遠來看,聚焦低端,那豈不是太憋屈了。

正式考慮到這些,我們選擇了另一個位置,這是一個戰略制高點,即“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其實,在全球多個國家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最重要的消費者價值都是“適合寶寶營養需求”這個點,不是安全,安全只是基礎價值。所以,誰在這個點上做到領先,誰自然佔據戰場主動權,自然主導整個市場。

領先品牌的定位選擇,必須考慮搶奪整個產業的戰略制高點

何為戰略制高點?華為任正非有一個解釋,我認為非常恰當,即:任何不可替代的、具有戰略地位的地方就叫制高點。也就是說,一旦你拿下這個點,能奠定你在整個產業的江湖老大地位。

實際上,任何大的產業,一定會出現多個細分品類,一定會有多個定位機會。但是,這些機會的大與小,是不平等的,有大位置與小位置之分。

正如毛主席所說,對於一個複雜的事物來說,在其發展過程中,會有許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把握這個事物的發展,我們千萬不能把所有矛盾平均看待,必須把它們區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兩類,要重點捉住主要矛盾。

對於領先品牌來講,或者是有志於做整個產業主導者的企業家來講,必須考慮抓住大的戰略位置、抓住戰略制高點。例如互聯網產業的BAT,之所以長期佔據互聯網整個產業霸主的地位,本質是由於佔據了三大戰略制高點,即搜索、購物、社交,讓他們成為整個互聯網產業的流量入口。

在產業發展初期,領先品牌若不能把握住一個未來的大的戰略位置、不能把握未來的戰略制高點,若僅僅是佔據一個小位置,在未來很難成為產業的主導者,甚至還有被淘汰出局的風險,因為中國市場的戰略縱深實在太大。例如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等等,在早期,都比馬雲、馬化騰等更為成功,但現在和BAT的差距太大,本質都是錯失了對戰略制高點的識別與搶佔。

中國目前存在大量的超級產業,像餐飲行業、建材行業、母嬰行業等等,這些產業都處在發展初期,市場集中度很低,競爭很初級。對於這些產業的領先企業來說,例如餐飲行業的海底撈、西貝、望湘園等等,包括對於有志向主導餐飲產業的企業家來說,其品牌定位的選擇,必須考慮搶佔整個餐飲產業的戰略制高點,必須考慮到如何佈局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例如西貝正在使用的“蓧面村”定位,會是餐飲產業的一個戰略制高點嗎?顯而易見不是。

而且,未來這些產業也一定會出現類似BAT的巨無霸集團。例如餐飲行業,中國未來一定會出現比百勝餐飲集團還要大、還要有統治力的餐飲集團。

所以,為餐飲行業的已經取得規模領先的企業做定位諮詢,必須考慮你是準備做成百勝,還是準備做成一個麥當勞?你是準備做成阿裡,還是準備做成一個唯品會?必須考慮,當下的定位方向選擇,如何助推你成為你所在產業的百勝與阿裡巴巴。也就是說,你所選擇的位置是不是淘寶、QQ、微信等主幹位置?

把控全域,運籌帷幄

戰略縱深極大,這就是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的極大不同。也導致對定位選擇與界定的要求,有極大的不同。所以,這對於定位諮詢人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的要求,對如何展開定位研究的要求,也有極大的不同。

某種程度上,在美國做定位,只要求你具備界定一個定位的能力就足夠了。但在中國不同,在中國,能夠看到、選擇、界定一個定位,只是基礎能力,更為重要的能力是把控整個產業全域、運籌帷幄的能力。

也就是說,你必須對整個產業、對整個地域有所研究,對整個產業有哪些戰略性位置、這些位置的大與小、這些位置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些位置隨著趨勢在未來會如何演變,等等都要做到心中大體有數,才能幫助企業選擇最為恰當的品牌定位,才能制定真正偉大的發展戰略。

毛主席之所以能夠取得前無古人的豐功戰績,本質是因為他能把控整個戰略空間,不僅僅是中國的,還包括全球的,所以他的打法千變萬化,所能調動的力量至深、至遠,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農村包圍城市、二萬五千里長征、四渡赤水等等,無一不是對戰略空間、戰略全域完美掌控的經典作品。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呼籲大家一定要去研究毛主席、孫子等經典的中國戰略思想,去摸索總結更適合中國市場特點的定位諮詢方法論。就像毛主席所講,我們要研究革命戰爭的規律,但更要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作者:王博,定位方向專家,十年專研品牌定位方向,2015年為飛鶴奶粉研究界定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戰略定位,助其強勢逆襲洋品牌。 所以中低端市場對國產奶粉來講,是存在定位機會的,尤其是低端市場。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聚焦低端,即使利潤可以保持,但你如何包抄進口奶粉?如何引領整個中國奶粉陣營徹底扭轉被進口奶粉壓制的格局?如何在奶粉領域,承擔起中國品牌、中國文明的偉大復興?而且,中國奶粉的品質其實完全能夠媲美,甚至超越歐美品牌,所以長遠來看,聚焦低端,那豈不是太憋屈了。

正式考慮到這些,我們選擇了另一個位置,這是一個戰略制高點,即“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其實,在全球多個國家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最重要的消費者價值都是“適合寶寶營養需求”這個點,不是安全,安全只是基礎價值。所以,誰在這個點上做到領先,誰自然佔據戰場主動權,自然主導整個市場。

領先品牌的定位選擇,必須考慮搶奪整個產業的戰略制高點

何為戰略制高點?華為任正非有一個解釋,我認為非常恰當,即:任何不可替代的、具有戰略地位的地方就叫制高點。也就是說,一旦你拿下這個點,能奠定你在整個產業的江湖老大地位。

實際上,任何大的產業,一定會出現多個細分品類,一定會有多個定位機會。但是,這些機會的大與小,是不平等的,有大位置與小位置之分。

正如毛主席所說,對於一個複雜的事物來說,在其發展過程中,會有許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把握這個事物的發展,我們千萬不能把所有矛盾平均看待,必須把它們區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兩類,要重點捉住主要矛盾。

對於領先品牌來講,或者是有志於做整個產業主導者的企業家來講,必須考慮抓住大的戰略位置、抓住戰略制高點。例如互聯網產業的BAT,之所以長期佔據互聯網整個產業霸主的地位,本質是由於佔據了三大戰略制高點,即搜索、購物、社交,讓他們成為整個互聯網產業的流量入口。

在產業發展初期,領先品牌若不能把握住一個未來的大的戰略位置、不能把握未來的戰略制高點,若僅僅是佔據一個小位置,在未來很難成為產業的主導者,甚至還有被淘汰出局的風險,因為中國市場的戰略縱深實在太大。例如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等等,在早期,都比馬雲、馬化騰等更為成功,但現在和BAT的差距太大,本質都是錯失了對戰略制高點的識別與搶佔。

中國目前存在大量的超級產業,像餐飲行業、建材行業、母嬰行業等等,這些產業都處在發展初期,市場集中度很低,競爭很初級。對於這些產業的領先企業來說,例如餐飲行業的海底撈、西貝、望湘園等等,包括對於有志向主導餐飲產業的企業家來說,其品牌定位的選擇,必須考慮搶佔整個餐飲產業的戰略制高點,必須考慮到如何佈局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例如西貝正在使用的“蓧面村”定位,會是餐飲產業的一個戰略制高點嗎?顯而易見不是。

而且,未來這些產業也一定會出現類似BAT的巨無霸集團。例如餐飲行業,中國未來一定會出現比百勝餐飲集團還要大、還要有統治力的餐飲集團。

所以,為餐飲行業的已經取得規模領先的企業做定位諮詢,必須考慮你是準備做成百勝,還是準備做成一個麥當勞?你是準備做成阿裡,還是準備做成一個唯品會?必須考慮,當下的定位方向選擇,如何助推你成為你所在產業的百勝與阿裡巴巴。也就是說,你所選擇的位置是不是淘寶、QQ、微信等主幹位置?

把控全域,運籌帷幄

戰略縱深極大,這就是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的極大不同。也導致對定位選擇與界定的要求,有極大的不同。所以,這對於定位諮詢人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的要求,對如何展開定位研究的要求,也有極大的不同。

某種程度上,在美國做定位,只要求你具備界定一個定位的能力就足夠了。但在中國不同,在中國,能夠看到、選擇、界定一個定位,只是基礎能力,更為重要的能力是把控整個產業全域、運籌帷幄的能力。

也就是說,你必須對整個產業、對整個地域有所研究,對整個產業有哪些戰略性位置、這些位置的大與小、這些位置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些位置隨著趨勢在未來會如何演變,等等都要做到心中大體有數,才能幫助企業選擇最為恰當的品牌定位,才能制定真正偉大的發展戰略。

毛主席之所以能夠取得前無古人的豐功戰績,本質是因為他能把控整個戰略空間,不僅僅是中國的,還包括全球的,所以他的打法千變萬化,所能調動的力量至深、至遠,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農村包圍城市、二萬五千里長征、四渡赤水等等,無一不是對戰略空間、戰略全域完美掌控的經典作品。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呼籲大家一定要去研究毛主席、孫子等經典的中國戰略思想,去摸索總結更適合中國市場特點的定位諮詢方法論。就像毛主席所講,我們要研究革命戰爭的規律,但更要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作者:王博,定位方向專家,十年專研品牌定位方向,2015年為飛鶴奶粉研究界定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戰略定位,助其強勢逆襲洋品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