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武殤(一):中國武術難以入奧的思考

中國自2003年申奧成功後, 就一直致力於武術入奧的有關事宜, 然而, 現實是殘酷的, 既便是2008年奧運會在自家門口舉辦, 武術入奧都沒有成功。 原因何在呢?

對於中國武術入奧屢屢失敗, 國際奧會執委奧斯維德說的很直白:世界普及程度不夠。 那麼, 中國武術存在什麼問題呢?如此改進呢?

第一:評分標準必須簡單明瞭, 中國所謂的武術大師們, 將簡單易學的武術攻防動作、組合成繁瑣、重複、毫無技擊作用的套路拳,

將不倫不類的技巧、體操、雜耍的連串的跟鬥, 一股腦兒地融入到武術套路拳中。 試問, 這跟體操有區別嗎?這跟雜技有區別嗎?你是以體操的標準評分呢?還是以雜技的標準評分呢?反觀跆拳道空手道, 評分標準簡單明瞭, 外行人都能看懂, 非常利於推廣。

第二:應該輕套路, 重散打, 中國武術分為套路和散打, 但我們武術套路的發展走偏了, 體操化和雜技化了, 應該逐漸改正並交由民間自由發展, 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散打的發展上。 例如空手道跆拳道等, 他們也有套路練習, 但進入奧運的卻是對抗性的專案, 套路的發展交給民間。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他人的成功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散打”這個名稱應該換掉, 改為“功夫”, 我一直覺得, 以“散打”這個名稱宣傳中國武術, 非常不好, 不要說外國人聽“散打”是一頭霧水, 就是很多中國人, 聽到“散打”這個詞都覺得拗口。 為什麼不用“功夫”取而代之呢?在國外, 你跟別人說“散打”, 沒人知道是什麼, 你要說“功夫”, 那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功夫之王”李小龍已經幫我們推廣了半個世紀的“功夫”, 我們竟視而不見, 非常可惜。

綜上, 中國武術的申奧,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我們還在固有的思維裡瞎忙, 成功將遙遙無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